□ 柳琪
夜讀劉春雄教授的《新營銷3.0∶bC 一體數字化轉型》。書未掩卷,心潮奔涌。
如今農機企業(yè)都講數字化,但相信多數難窺數字化的廬山真面目。筆者更是多年思索苦不得門徑,劉教授的一本書茅塞頓開。
當下的農機營銷數字化或仍是一個突兀概念。按照劉春雄教授的觀點,營銷數字化有三個關鍵詞:獲得用戶實時數據、從技術上連接用戶、用戶運營。其中的用戶是數字化用戶是C(機手或購機者),要實現營銷數字化,還要做到三個方面:其一,“認知、交易、關系”三位一體;其二,“線上、社群、線上”三度空間打通;其三,渠道一體化。也就是說,F2B2b2C 或F2b2C,其 中F 是廠家,B 是代理商或大經銷商,b 是終端零售店(縣級直銷店或鄉(xiāng)鎮(zhèn)零售店)。
農機營銷數字化,最先要從激活b 開始,用信息化工具把b 和C 連接起來,收集數據,應用數據進行精準化運營和內部改善,最終讓用戶受益。其中,最關鍵環(huán)節(jié)是b。因為b 能連接大量終端用戶,用戶買什么和不買什么,終端零售店起著最直接作用;鄉(xiāng)土社會,農機手和用戶對b 最信任,通過給b賦能,激活b 能量,最終實現“百萬終端、千萬觸角、億萬用戶”。所以,筆者說農機營銷數字化主戰(zhàn)場先從b 開始。
以上能不能看懂不要緊,要緊的是農機營銷數字化該怎么下手?
其一,要認識到數字化的重要性,嘗試用數字化做營銷。過去農機營銷競爭的主要手段是品牌驅動和渠道驅動,如:久保田、約翰迪爾等國際大品牌是單一的品牌營銷;自主品牌品牌力不夠,用的是渠道力量,也就是深度分銷。在數字化時代,這兩種驅動力并沒有消失,相反要通過數字化來強化,讓品牌直達終端,與用戶良性互動,讓渠道發(fā)揮更高效率,彌補品牌力的不足。
其二,農機營銷數字化就是F2B2b2C 或F2b2C。具體說,由廠家到大經銷商,再到零售店,再到用戶;也可以由廠家直達用戶,或大經銷商直達用戶。用戶信息和流量可以來自零售店,但交易可以發(fā)生在廠家、大商家、零售商任何一端。這就是全渠道一體營銷,其核心是,廠家要牽頭組織好利潤分配,關鍵點在于用戶流量入口的b 端。
其三,內部信息化和外部數字化的一體與融合。很多人認為,通過技術手段實現F2B、F2b、B2b 就是數字化了,但其實這三者仍是企業(yè)內部信息化建設,其實就是ERP,真正的數字化要加上b2C,就是F2B2b2C 或F2b2C,把企業(yè)內部信息化與外部數字化打通,才是真正的營銷數字化。
其四,線上線下融合。農機營銷數字化欠缺的是線上能力,目前線上業(yè)務稍有眉目的典型有兩個:一是東北經銷商直播帶貨;二是臨沂郯城二手農機直播、短視頻帶貨。然而,一方面只是b2C 行為,另一方面,星星之火無法成燎原之勢。農機數字化營銷要補上線上短板,企業(yè)既要懂互聯(lián)網運營又要懂傳統(tǒng)深度分銷,線上和線下應是同一個團隊,兩者不能搶生意,線上是增量,線下相當于線上的基礎設施。
其五,成建制有組織地動員b端。對于傳統(tǒng)農機生產企業(yè),其最大渠道資源其實是長期積累的b 端和b 端資源,如濰柴雷沃就有2000 多家縣級經銷商,營銷數字化并不是線上漫無目標撒大網,而是廠家下決心,成建制、有組織地動員幾千個b端以及 b 端連接的千萬直接用戶和農業(yè)種植者,這就是“百萬終端、千萬觸角、億萬用戶”。如此,農機營銷數字化就會水到渠成、撲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