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蘭
夏日傍晚,滿載瓜兒的船剛停好碼頭,挎著籃子的一群孩子爭先恐后跳上船,我站在岸邊高處看,滿是羨慕。
甜甜脆脆的香瓜,有時要掰開分,黃黃的瓤子露出來,很誘人。孩子們拎著自家的份額開心地走了,我一直看到最后一只香瓜被領(lǐng)走才戀戀不舍離開。
回到家,母親招呼吃瓜,我十分驚奇。原來,是父親的好朋友彭叔從他家分得不多的里面,拿了一點過來。我喜笑顏開,不等坐下,就風(fēng)卷殘云。
少小的我疑惑不解,彭叔咋這么好?
父親笑著對我說:“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心換人心。你善待人家,人家會真心對你?!迸c人相處,父親始終遵循這一古訓(xùn)。這也是我們家傳了很多年的家訓(xùn),父親說以前他們的祖輩、父輩都是這樣與人相處的。
父親做事認(rèn)真,公私分明。他是供銷員,經(jīng)常出差,母親讓他帶孩子出去見見世面,父親一次沒有,至今說起來,母親還會嗔怪。父親一個笑臉,說一句“丁是丁,卯是卯,就當(dāng)我沒做這個供銷員。想帶孩子出去玩,我們可以自己花錢”。
父親出差從不舍得多花集體的錢,常常乘晚上的火車,這樣就能省下一天的旅館費。第二天一早到了目的地,不先找旅館,而是背著行李,按圖索驥,一家一家跑業(yè)務(wù)。跑得腳上起了泡,肩膀壓得疼,天黑才就近找旅館。有時旅館床位滿了,也不再找別處,將就在走廊上睡一宿。
憑著這股吃苦精神,父親得到很多訂單。廠里的產(chǎn)品源源不斷發(fā)往南方各大城市,父親成為銷售冠軍,年年評為先進(jìn)。去縣城參加表彰會,他借此勉勵我:“功夫不負(fù)有心人,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學(xué)習(xí)也一樣啊?!备赣H的精神感染著我,我在學(xué)習(xí)上也從不懈怠。
有一年快到中秋節(jié),廠里發(fā)不出工資,父親立下“軍令狀”,不把發(fā)工資的錢跑回來絕不回家!末了加了句“說話算數(shù),滴水成珠”。
那年中秋節(jié),父親在火車上度過。
哐當(dāng)哐當(dāng)?shù)能囕喡?,在寂靜的夜色里越來越遠(yuǎn),一輪明月冉冉升起。望著皓月當(dāng)空,喝了一點小酒的父親,忽而詩興大發(fā),掏出隨身攜帶的筆記本,寫下四句話:中秋明月天上掛,夜半無眠獨對它。二兩五酒不為過,兌現(xiàn)諾言好回家。
那次出差時間最長,前后奔波兩個多月,行程跨越六個省,風(fēng)塵仆仆,如期完成任務(wù),解決了廠里的燃眉之急。后向廠領(lǐng)導(dǎo)作書面匯報,父親特意加上即興寫下的打油詩,一時傳為美談。
“讓人三分不折本,容人三分無損失”“但能守本分,終身無煩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人過留名,雁過留聲”……這些耳熟能詳?shù)墓耪Z,言淺理深,造就了父親的善良、正直與豁達(dá),也影響了我們姐妹四個,古訓(xùn)成了家訓(xùn)。有時,我隨口也會給女兒說出一兩句,就像父親隨口給我們說出的一樣。
編輯?喬可可?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