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晨語
我第一次讀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集《夏天的昆蟲》時,感覺它就像一瓶催眠藥水,看著看著,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眼皮一塌,手一顫,書就掉了。第二天早上起床時,書就在我的旁邊,我又拿起來試著看,但看著看著又犯困了。所以,那段時間,我就一直把它放在書柜上。大約一個月后,我再想讀它的時候,上面已經(jīng)布滿了灰塵。但是我翻開它時,“催眠藥水”好像失效了,因為慢慢讀下去,我發(fā)現(xiàn)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片段。
比如《豌豆》那一篇里寫道:
離我家不遠的越塘旁邊的空地上,經(jīng)常有幾副賣零吃的擔子,賣花生糖的。大粒兒去皮的花生仁兒,炒熟仍是雪白的,平攤在抹了油的白石板上。冰糖熬好,均勻地澆在花生米上,候冷,鏟起。這種花生糖晶亮透明,不用刀切,大片,放在玻璃匣里,要買,取出一片,現(xiàn)稱,論價。冰糖極脆,花生很香。
看完這段,我這個對甜食沒有抵抗力的人立馬垂涎欲滴。我感覺自己穿越到了當時的場面,看到了整個制作過程。真想買一塊嘗一嘗??!
還有一次,我和天然、天然媽媽一起去網(wǎng)球館打網(wǎng)球,吃完飯休息的時候,我們習慣一起看會兒書。我看的是天然媽媽給我的《少年》,天然看的是《夏天的昆蟲》。天然對這本書的感覺跟我一樣。
她給我分享了她最喜歡的片段,其中一個是《菊花》這篇里的:
秋季廣交會上擺了很多盆菊花。廣交會結(jié)束了,菊花還沒有完全開殘。有一個日本商人問管理人員:“這些花你們打算怎么處理?”答云:“扔了!”——“別扔,我買。”他給了一點兒錢,把開得還正盛的菊花全部包了,訂了一架飛機,把菊花從廣州空運到日本,張貼了很大的海報:“中國菊展”。賣門票,參觀的人很多。他撈了一大筆錢。
我覺得這篇很有意思,讓我想起媽媽以前講過的“國際貿(mào)易”。大概就是你在一個國家花低價買一樣東西,運到另一個國家,以高價賣掉,中間的價格差就是你賺的錢。這個日本人真是個精明的商人。
我往后看,書里后面的美食又吸引了我,比如獅子頭、糖炒栗子等。我最喜歡《石榴》那一篇寫的:
我在北京吃過河南石榴,覺得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粒小、色淡、味薄,比起昆明的宜良石榴差得遠了。宜良石榴都很大,個個開裂,顆粒甚大,色如紅寶石——有一種名貴的紅寶石即名為“石榴米”,味道很甜。蘇東坡曾謂讀賈島詩如食小魚,“所得不償勞”。我小時吃石榴,覺得吃得一嘴籽兒,而吮不出多少味道,真是“所得不償勞”。在昆明吃宜良石榴卻無此感,覺得很滿足,很值得。
我姥爺家也種過石榴。家里種的石榴可好吃了,個大,汁兒多,味甜。把石榴粒兒全部剝出來,一口吃掉,滿嘴全是汁兒,真是太美味了,吃一口,好像煩惱也忘到腦后了。
但我也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比如《蕉葉白 ?田黃 ?珍珠》里說道:
我的祖父有幾件心愛的寶貝,一到“鬧兵荒”,就叫我的父親用油布包好,埋在我母親病逝前住的一個小院的地下,把小院的門用磚砌死。
“鬧兵荒”到底是什么呢?我后來查了一下,原來是社會秩序不安定、兵荒馬亂的意思。那個時候的他們真可憐,不像我們現(xiàn)在,過著安寧的生活。
再比如,《花園》那一篇里寫道:
每當家像一個概念一樣浮現(xiàn)于我的記憶之上,它的顏色是深沉的。
我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后來我琢磨了一下,“深沉”這個詞在這里是表達不好、不開心之類的意思,所以我想:汪老先生是不是在家里有一些不美好的記憶呢?
汪老先生,我覺得您的散文真是深藏不露。一開始,我都讀不懂,后來越讀越覺得有意思了。您寫作的手法簡要,用詞精確,總能讓人身臨其境。我最近很喜歡模仿您的寫作手法,在冷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中,我描寫榴梿時寫道:“個大、刺多、肉足,味臭而濃?!笔遣皇歉鑼懯駮r用的“粒小、色淡、味薄”很像???
100034 ?北京市西城區(qū)官苑八號
指導老師 ?冷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