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珊 王淑紅 雷建軍
(1.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腫瘤內科 陜西西安 710061;2.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肝膽外科 陜西西安 710061)
目前,醫(yī)學研究與國際交流迅速深入,醫(yī)學科研人員及醫(yī)學生需要將其研究成果運用英語在國際雜志特別是SCI收錄的期刊上發(fā)表。各大醫(yī)學院校一直致力于提高醫(yī)學研究生SCI論文寫作水平[1]。為此,眾多院校進行了許多探索嘗試,如倚重翻譯法教學,或從文化差異方面進行解析教學,抑或是融入現(xiàn)代科技手段教學[2][3],對于過程體裁教學法指導醫(yī)學SCI論文寫作教學闡述較少。
既往的寫作教學方法不斷演變?yōu)槿N:結果教學法、過程教學法和體裁教學法。而這三種教學法雖各有優(yōu)勢,但也各自存在明顯不足。近期,研究學者將 “過程教學法”與“體裁教學法”相互糅合,提出“過程體裁教學法”[4]。國內學者將過程體裁教學法大致分為范文分析、模仿寫作(集體仿寫)、獨立寫作、編輯修訂四個階段[5]。這種方法既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亦可消除學生對寫作的焦慮情緒[6]。范文分析,教師將典型的語篇作為示范,介紹醫(yī)學論文的特定體裁及相關語言特點并進行分析。模仿寫作,學生將范文分析中所學到的醫(yī)學論文語言知識,有意識地進行模仿學習,應用于寫作中。獨立寫作,學生對所要寫作的體裁知識進行實際寫作,直至初稿完成。編輯修訂,包含同伴互評和教師批改。
本文主要闡述過程體裁教學法在醫(yī)學SCI論文寫作教學中的理論及具體操作,通過范文分析、模仿寫作、獨立寫作、編輯修訂四個階段,使學生逐步了解掌握醫(yī)學學術論文的體裁和語言特點,提高醫(yī)學SCI論文寫作能力。接受該教學模式的學生人群主要是醫(yī)學院校準備和已經(jīng)從事科研的研究生。
具體實施步驟如下:將學生劃分成幾個小組,按照小組互動的形式參與教學,將學生的習作以共享郵箱的方式進行傳播分析共享。根據(jù)該教學法的步驟,將其分段介紹。
教師在教授醫(yī)學SCI寫作技巧之前,可以引導學生分組討論以下問題:醫(yī)學SCI論文主要介紹什么?包含幾個部分?邏輯順序是什么?引導學生討論的過程中,學生會下意識思考醫(yī)學SCI的寫作目的,對論文特點有所了解。
醫(yī)學SCI論文主要目的是揭示新發(fā)現(xiàn)、闡釋新機制。論文主體包含背景回顧、材料與方法、研究結果和討論四個部分。背景回顧部分主要通過回顧既往研究,提煉研究有關的研究背景及基礎,進一步提出新的研究目的;材料與方法部分主要闡釋本研究需要的實驗材料與方法步驟,采集數(shù)據(jù)和進行分析的方法;研究結果部分著重論述本研究的結果及新發(fā)現(xiàn);討論部分通過將本研究的新發(fā)現(xiàn)與既往相關研究文獻進行比較和討論,提出新的見解和結論。
醫(yī)學學術論文需要借助恰當?shù)恼Z言將研究結果完美展示出來,而醫(yī)學論文擁有比較特殊的語言特點,包括所用的時態(tài)、人稱及常用句型等等。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以下以2020年5月發(fā)表在Nature(2020年SCI影響因子為49.96)的論文為例,來了解醫(yī)學論文的語言特點[7]。
在銜接方面。醫(yī)學論文通過使用恰當?shù)你暯臃绞绞刮恼逻B貫,如指稱,連接和詞匯銜接。如Human PDAC cell lines expressed…,and notably,exhibited a punctate...;By contrast,non-transformed HPDE cells showed...;Indeed,MHC-I molecules were...;Moreover,lysosomal inhibition resulted...。這里運用了and,indeed,moreover等進行上下文銜接。Common mechanisms of evasion include…MHC-I,which has been...。常運用從句which進行代指并連接上下文。
時態(tài)方面。醫(yī)學SCI論文所使用的時態(tài)在論文不同的部分根據(jù)其表述目的使用不同的時態(tài)。通常情況下,在背景回顧部分,多使用一般現(xiàn)在時或現(xiàn)在完成時來表述當前的研究狀態(tài)。如Immune evasion is...Common mechanisms include...,which has been implicated in...材料與方法部分多使用一般過去時,來表述已經(jīng)使用過的方法和步驟。如The cell lines...were obtained from...。Cells were grown in…研究結果部分亦是如此,使用一般過去時表述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觀察結果。如Human PDAC cell lines expressed...,and importantly,exhibited...HPDE cells showed predominant...而討論部分為結合目前的研究提出結論,故多使用一般現(xiàn)在時如果只是提及結果部分內容則與結果部分相同運用一般過去時。如Our results suggest that...is a critical regulator...This is in line with...。In this study,we focused on...。However,we also observed changes...。
人稱方面。一般多采用第一人稱如we,our等,能夠有效表述自己團隊的獨立研究成果與觀點,如We found that systemic autophagy inhibition...;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autophagy…;we also observed changes in other immune cells…
語態(tài)方面。近來醫(yī)學SCI論文常常使用主動語態(tài),如We also found that tumour-infiltrating CD103+DCs...We used mouse PDAC cells...and engineered them to...Here we find that,in PDAC,MHC-I molecules are...因為主動語態(tài)更能強調行為的主動性,結果表述更為直接,并簡捷有效。
常用句型方面。每一部分均存在各自常用句型。如研究背景部分:has been implicated in/have revealed/has been proved that...研究目的:To test this/To identify/To evaluate...研究結果的表達,we showed that/We found that...。
通過范文分析了解醫(yī)學SCI論文的情景語境及語言特點后,需要有意識地運用所學習的知識進行模仿寫作,以期達到逐步內化成自己的寫作知識結構。此階段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并可參與解答學生所提的問題,增加同學積極性,可以進行以下三個方面分析:①分析全文的語篇結構。故意將醫(yī)學SCI論文順序打亂,然后讓同學按照范文分析所獲得的語篇結構知識,將論文按照背景回顧、材料方法、研究結果及討論進行正確的排序。②研究全文的段落與段落,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銜接與連貫手段。尋找常用句型及連接詞。例如,背景回顧部分需要結合目前研究文獻,介紹想要研究的課題背景,最終提出研究的目的,尋找相關的段落與句子連接方式。③分析論文每個部分的常用時態(tài),句型及人稱代詞等。經(jīng)過此過程,通過有意識的模仿寫作,學生需要有意識地運用寫前所獲信息,熟練掌握醫(yī)學SCI的論文結構、語言及銜接特點及寫作方式,并且有效運用以發(fā)展自己的風格。
經(jīng)過有意識的模仿寫作之后,接下來要進行獨立寫作。此過程中,教師給學生指定論文題目,要求學生根據(jù)前期范文分析及模仿寫作學習的知識,進行列舉提綱、初步草稿及定稿。確定題目后,教師主要帶領學生對所指定題目展開探討,積極激發(fā)學生產生新思維,讓學生明確既定題目的論文寫作目的及結構,并結合前期所學知識梳理思路,列舉提綱,尋找論證論據(jù),自行發(fā)揮進行寫作。學生需要根據(jù)前期學習的步驟指引,并結合網(wǎng)絡資源文獻分析完成獨立的論文初稿寫作,寫作過程中盡量效仿教師前期所列舉的范文,模仿其語篇結構、句型銜接及語法語態(tài)等,使學生從宏觀結構到微觀語言掌握醫(yī)學文體的共性特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激發(fā)學生的自我探索創(chuàng)新并形成自我風格的過程,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學習嚴謹?shù)臉嬎?,為自己的文章添枝加葉。
完成獨立寫作的初稿后,先進行同學間的相互評閱,此過程中,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能更加明確不同角度的優(yōu)缺點,保證互評質量和效果。學生互評完成后,教師查閱同學所反饋存在的問題逐一修改并及時反饋。教師主要從語言的組織表達、結構安排、分析邏輯等方面進行評改,教師評改可采用書面形式與口頭形式,分別糾正學生的不同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互評進行培訓,以期達到有效的互評效果。除可以自制互評表外,互評活動也可采用公開出版的寫作類教材中的同伴互評表,既省時省力,又可最大限度地規(guī)范學生的互評活動。教師還可布置書面同伴互評反饋作業(yè),在完成互評過程中,學生能夠相互進行寫作點評并提出相應的修改意見。通過此過程,學生可以總結教師有效指導評閱后的經(jīng)驗,并針對同學或教師提出的具體問題,逐一思考并認真修改;教師可進行多次評閱,指導學生認識寫作問題,以達精益求精。而經(jīng)過這一階段后,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評改意見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寫作問題,及時反思并修改,寫作水平將會得到明顯提升。
教師以"褒多貶少,鼓勵為主"為原則,分別從結構、內容、語言三個方面給予書面反饋,總結學生文章中的錯誤類型,在課堂上從語法、語旨角度進行講解并逐步展示修改過程;展示點評優(yōu)秀學生習作,為學生進入下一修改過程階段提供規(guī)范。針對寫作問題較嚴重的學生,除書面反饋外,教師還應進行一對一的當面反饋,幫助學生走出寫作困擾。
過程體裁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在醫(yī)學研究生SCI論文寫作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也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該教學法既重視寫前計劃實施,又強調寫后同伴互評及教師修改,不僅能夠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的認知發(fā)展,促進學生情感體驗,尤其注重論文的體裁結構分析和語言特點的總結,既可修正“過程法”不重視文章體裁類別分析及寫作前缺乏語言知識的積累,又可避免“體裁法”忽視培養(yǎng)學生寫作技巧及創(chuàng)造性語言的缺點。
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在范文示范階段,除了教師向學生推介針對性、典型性、現(xiàn)實性及趣味性較強的范文外,還應鼓勵學生根據(jù)課堂主題及相關體裁,自主收集范文資料,然后以小組的形式對材料進行討論分析。需要強化教師在同伴評議和同伴編輯活動中的監(jiān)控職能。針對范文體裁的特點,教師制定出一套包括文章內容、文章組織以及句子和詞語的選擇等多種評估手段在內的評議細則,以供學生在課上或課后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評估,最后以口頭及書面報告的形式上交教師審閱。這樣既可以避免學生之間的評估流于形式,也可以強化學生在范文示范和范文分析階段重點學習的寫作技巧與理論。學生寫作理論的培養(yǎng)要遵循漸進性、系統(tǒng)性和實踐性的原則,以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醫(yī)學SCI論文寫作理論體系,避免理論學習的盲目性。教師在復習已學的寫作技巧基礎上增添新內容,并及時利用互評及反省加以鞏固總結,以確保寫作理論學習的效率和成果。
醫(yī)學SCI論文體裁特殊,立意鮮明,具有規(guī)范結構和語言特點,本文介紹運用過程體裁教學法指導醫(yī)學SCI論文寫作教學,提出反問分析、模仿寫作、獨立寫作、編輯修訂四個階段進行教學,從教師示范分析,到學生小組討論模仿寫作、獨立寫作到編輯修訂,既培養(yǎng)學生相互協(xié)作,共同學習進步,及自主鉆研及時糾正問題的能力,而且讓學生認識了解醫(yī)學SCI論文的體裁特征,使學生逐步提高醫(yī)學SCI論文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