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美嶺中學 張文鈥
在以往比較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閱讀和寫作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將其當成了兩個完全分開的部分。在閱讀課堂的時候,就只是閱讀,在寫作的時候就單純的寫作,這一種教學的方式會讓學生感受到一種十分強烈的“疏離感”,也就是在閱讀時候?qū)W習到的知識只會用來去解決閱讀上遇到的問題,無法運用到寫作的過程中,完不成知識的遷移,就很難真正地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為了避免這一種情況的發(fā)生,教師可以開展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將閱讀和寫作融合在一起,讓二者之間去相互促進,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知識時的整體性,本文就如何基于教材開展英語讀寫結合的教學實踐提出幾點淺見。
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教材是至關重要的一個依據(jù),也是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要重點遵循的一個基礎內(nèi)容。而且能夠被選入教材的內(nèi)容其實質(zhì)量都比較高,對于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有著很大的幫助。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不應該脫離課本,而是應該對教材中的內(nèi)容進行深度的挖掘。生活是學生進行英語表達的重要舞臺,也是教材編寫的重要依據(jù),特別是語言類學科,只有在生活中進行實踐,語言才會變得感性,教師在深挖教材內(nèi)容時,一定不能繞開生活,而應該積極從教材中發(fā)現(xiàn)生活的素材,并引導學生在讀寫中感知生活,借助生活題材引導學生展開英語對話,巧妙遷移到英語寫作中,以此幫助學生提升英語綜合能力。
例如,在學習到了“our school life”一個章節(jié)中,最主要的內(nèi)容就是讓學生能夠去描述一下自己的學校生活,是比較廣泛的一個話題。很多教師在講解到這些閱讀文章的時候,只是帶領學生簡單地過一遍教材中的閱讀內(nèi)容,然后再讓學生去做大量的課外閱讀。其實這一種教學的方式會在無形中增加學生的閱讀壓力,因為要閱讀的內(nèi)容數(shù)量比較多,所以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就容易出現(xiàn)囫圇吞棗的情況,追求數(shù)量而達不到閱讀的質(zhì)量。教師若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對教材中的閱讀內(nèi)容進行深度的挖掘。找到閱讀中的典型案例來為學生詳細的講解,直到學生能夠真正的吃透這一個知識點,并且可將跟其有關的知識點都詳細地寫到筆記本上面,形成在學習時候自己的知識網(wǎng)絡,寫作的時候若是遇到同樣的問題,拿過來就用,奠定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積累。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始終牢記“貪多嚼不爛”這個觀點,尤其是對于玩心比較重的初中學生來說,過多的學習內(nèi)容不僅會給學生帶來過重的學習壓力,時間久了,甚至會催生出來學生厭學的情緒,讓教學的成果適得其反。
有些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花費的時間比較多,但是得到的收獲卻很少。這是因為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在看到了重點內(nèi)容的時候也不知道標記,讀完就像是沒讀一樣,在寫作的時候才無從下手。為了能夠改善這一種情況,教師可以嘗試著開展使用問題來引導學生的閱讀,讓學生能夠在清楚自己閱讀目標的情況下再去閱讀,就一定能有所收獲。在英語教學中,問題能夠引領學生探究,特別是閱讀教學課堂,問題能夠為學生的閱讀提供切入口,學生借助問題深入文章,通過閱讀尋找問題的答案,這能夠達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的閱讀帶有更強的目的性。同時,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的,教師通過問題讓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進行英語表達的,這其實也是滲透寫作方法的重要過程。
“you should see a dentist”這一個章節(jié)的內(nèi)容就是給予別人一些跟健康有關系的意見。在閱讀的時候,經(jīng)常有很多干擾項,比如有些人物雖然也給出了健康建議,但是方法不正確,或者是最后并沒有被主人公所采納。若是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沒有明確目標的話,就不知道這里面哪些是重點需要自己去留意的內(nèi)容。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布置一個學習的任務。比如,讓學生在閱讀完文章之后,嘗試著用幾句話的英文形式來概括一下文章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或者是主要表達了哪些觀點?讓學生在基于教材開始閱讀的時候能夠獲取到更多有效的信息。另外,若是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所得到的信息比較龐大,就需要一邊閱讀一邊記錄,在閱讀完之后再根據(jù)問題的需求進行刪減。這樣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輕松地分清重點內(nèi)容,在閱讀的時候就能夠形成一個比較合適的節(jié)奏,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用問題來引導學生的閱讀過程,就是讓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就能梳理出來一個比較清晰的條理,在得到閱讀信息的時候能夠分得清楚輕重緩急,合理地去解讀文章的內(nèi)容,在之后寫作的過程中自然也會按照該思路進行,將讀書和寫作變成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閱讀和寫作都是需要學生全神貫注去做的一件事情,若是學生在這個過程分心的話,就會讓學習的效率大打折扣。而環(huán)境是能夠直接影響學生的一個因素,所以教師就可以嘗試著從教材出發(fā),去創(chuàng)建一個合適的讀寫環(huán)境,給學生一個深度的讀寫體驗,讓學生可以由外而內(nèi)地參與到讀寫的過程中來。情境化場景能夠激活學生的交流欲望,也能夠為學生的語言交流營造氛圍,讀寫興趣的激發(fā)可以通過情境化場景去實現(xiàn)。教師可以設計與教材內(nèi)容相關的場景,然后將英語表達融入其中,使學生在場景中理解一些英語句子的用法,并在場景中更好地進行英語交流。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時,教師可以先從英語對話開始,通過巧妙引導讓學生嘗試地進行英語交流,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對話進行評價,通過評價糾正學生錯誤的表達,并逐步獲得英語表達的方法。讀寫結合在情境化的場景中得到了有效落實,學生的英語思維也會在場景表達中得到訓練。
“when is your birthday?”這一章節(jié),就是講述西方國家在過生日的時候有哪些習俗,其中生日聚會狂歡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形式,跟我們國家過生日的習慣可能有著很大的不同。當學生在進行讀書寫作的時候就很難有一個情感上的共鳴,所以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一起動手,將教室裝扮成為國外過生日的狂歡場景。若是時機合適的話,教師也可以選擇在班級里面學生生日的一天,將情境模擬變成真正的生日聚會的體驗。為了能夠讓每個學生都充分地參與進來,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分發(fā)一些學習小任務,比如,去統(tǒng)計全班有幾個學生的生日在五月,雙魚座的學生有幾個呢?當學生帶著這些小任務參與到情境化場景中的時候,在寫作的時候就會有更多的感悟和收獲。在讀寫結合的英語課堂上創(chuàng)建情境化的讀寫場景就是從根本上來激發(fā)學生的讀寫興趣,讓學生能夠?qū)W會用寫作去表達出來自己內(nèi)心最真實的情感,而不是為了應付教師布置的作業(yè)來進行寫作。
教師若是想要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比較有效的一個方式就是鼓勵學生進行文章的仿寫。讓學生通過仿寫來加深對于句子的理解,發(fā)現(xiàn)自己之前在寫作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還可以積累更多寫作的素材。仿寫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方法,教材是學習英語的重要載體,教材內(nèi)容的編寫是按照一定的主題和結構進行處理的,句子的表達也是遵循語法的法則,這些內(nèi)容就是學生進行仿寫的重要素材,教師要通過深挖教材內(nèi)容,提供一定的仿寫主題,引導學生結合教材進行仿寫,借助仿寫提升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又在仿寫中提升寫作能力。
本章節(jié)“how is the weather in winter?”主要的內(nèi)容就是讓學生能夠?qū)W會討論跟天氣有關系的知識點。其中就包含了很多對于天氣的表述形式,在學習到這一個章節(jié)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一個由淺到深的文章仿寫,先模仿寫一些比較簡單的短句子,等到有了一定的文章仿寫能力之后,再去進行一些長難句子的默寫。因為若是一開始就讓學生進行整篇文章仿寫的話,對于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學生來說其實有著很大的難度。但教師也應該意識到,再長的文章都是由句子組成的,當學生擁有了句子仿寫的能力,才算是具備了仿寫文章的基礎能力。同時當學生在不斷地提高自己仿寫難度的時候,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種挑戰(zhàn),讓學生始終保持學習的自信心。學生若是想要進行高質(zhì)量的文章仿寫,就要能夠明白其中每個單詞的含義以及語法和句式的知識點??偨Y其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情感價值觀和表達的方式,幫助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
與數(shù)理化的學習有著很大的不同,在英語讀書和寫作的過程中并沒有一個準確到一字不差的答案,當教師給出閱讀材料之后,學生只需要從合適的角度去進行寫作,就不能算錯。所以,當學生在閱讀和寫作的過程中,教師就應該給與學生足夠的自由,去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激發(fā)學生在讀寫方面的熱情。想象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催化劑,它能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并在想象中延伸對教材的理解,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在想象中實現(xiàn)讀寫結合。
在“cooking is fun!”的章節(jié)中,主要討論的是做料理的趣味性。其實是學生都比較感興趣的一個章節(jié),但是每一個學生感興趣的點又都不一樣。比如,有的學生喜歡的是糕點和甜點的制作,而有的學生喜歡的就是家常菜的制作,甚至還有學生比較喜歡西餐。當學生的興趣點不同,教師對于學生的要求是相同的時候,其實很容易打擊學生的寫作熱情。為了避免這一種情況,教師在學生學習完文章里面的內(nèi)容后進行寫作的時候,可以只規(guī)定大方向,不做小范圍的要求。另外,當學生根據(jù)某些閱讀材料來進行寫作的時候,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嘗試著從不同的角度去進行寫作,彌補自己單方向思維的缺憾。想象力對于初中生來說是一種比較寶貴的能力,也是學生能夠表達自己個性化的一種有效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該扼殺學生的想象力,而是鼓勵學生在保持自己個性化的同時提升自己的個人能力,給予學生一個可以全面發(fā)展的機會。
在任何一個學科的學習中,教學評價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學生能夠知道自己水平的一種客觀有效的方式。但是以往的教學評價都不是很理想,不僅時效性慢而且這種評價都是單向的,為了能夠彌補這一個缺點,教師就應該嘗試將作文講評的方式變得更加多元化。在構建讀寫結合課堂時,評價要基于讀和寫而展開,當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教師的評價要從讀和寫兩個方向去展開,以實現(xiàn)評價的精準性。在評價學生的作文時,教師要注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評價要有針對性,而不能停留在表面的語言過渡,而應該評價出寫作優(yōu)缺點。同時,在評價時,應融入鼓勵性語言,去激活學生的寫作信心,引導學生深度參與課堂教學,幫助每個學生找到習作提升的空間,最終實現(xiàn)評價在英語課堂的靈性應用,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為了增加作文講評的參與度,教師可以改變之前只是單純的一對一批改的形式,可以將學生的作文用多媒體進行投影,讓全班的學生都可以看到。可以先讓其他的學生挑出來自己看到的錯誤,說出來改正的方式,最后再由教師統(tǒng)一進行挑錯評改。讓學生從他人的錯誤中正確的認識自己,也能夠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去學習。另外,教師在進行作文講評之前,可以先讓學生對自己的讀寫水平進行自我評價,指出來自己覺得掌握并不好的內(nèi)容,這樣教師在后續(xù)的講評中就可以在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缺點和漏洞,提高講評的針對性。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作文講評的方式也應該變得多元化起來,擺脫之前在時間和空間上面存在的限制,從多元化的角度去給學生提出更多的修改意見和建議,或者是讓學生意識到還有哪些更高級的表達方式,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深度。
總之,在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中開展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的完成知識的積累和遷移,用這種比較綜合性的方式來靈活地運用學習到的這些知識點。在提升學生閱讀和寫作質(zhì)量的同時優(yōu)化學生的英語語感,讓學生養(yǎng)成用英語思維去解決在英語學習上遇到的問題,全面地提升學生的綜合英語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