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源
摘要:《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对娊洝肥占宋髦艹跄曛链呵镏腥~(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共311篇?!对娊洝穬热葚S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zhàn)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而在《詩經》眾多的愛情詩之中,或以水抒發(fā)愛慕思戀之情,或以水訴說愛而不得、思而不見的痛苦,或描寫二人在水邊一見鐘情的場景。使“水”成為了中國早期文學中的一種不可或缺的意象。
關鍵詞:《詩經》、愛情詩、水意象
一、水意象在愛情詩中的體現(xiàn)
“意象”一詞是中國古代文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古人以為意是內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體的物象;意源于內心并借助于象來表達,象其實是意的寄托物。中國傳統(tǒng)詩論實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藝術處理技巧。水作為一種自然意象,在《詩經》中為愛情添加了不少的柔美雋永,令人回味無窮,而它在愛情詩中則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1以水起興,抒發(fā)對心愛之人的思戀愛慕之情
起興,又叫“興”。朱熹曾在《詩集傳》中作出解釋:“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它一般用在詩章或各節(jié)的開頭,是一種利用語言因素建立在語句基礎上的“借物言情,以此引彼”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就像我國第一首經典情詩《詩經·周南·關雎》中寫到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首詩沒有直接描述作者夢寐以求之人的容貌,而是以水這個意向起興,寫作者因看到河中之洲成對的雎鳩而聯(lián)想到自己思慕的女子是自己的佳偶,從側面將這位“窈窕淑女”的美好展現(xiàn)出來,真實、毫無保留地表達了自己的相思愛慕之情。
1.2表達愛情不如意時的痛苦
錢鐘書在《管錐編》中寫到:“夫情之所鐘, 古之‘ 士 ’ 則登山臨水, 恣其汗浸, 爭利求名, 得以排遺; 亂思移愛, 事尚匪艱。古之‘女’閨房窈窕, 不能游目騁懷, 薪米叢脞, 未足忘情攝志; 心乎愛矣, 獨居深念,思蹇產而勿釋, 魂屏營若有之,理絲愈紛, 解帶反結。”《詩經》中情詩則往往通過水之悠悠表達被自愛情、婚姻不如意時的痛苦?!对娊洝ばl(wèi)風·氓》是一位遭丈夫遺棄的女子的深刻控訴,其中“淇則有岸 , 隰則有泮?!眲t用了比喻:浩浩湯湯的淇水,總有堤岸;廣闊連綿的沼澤,也有邊際。言外之意則是比喻了作者愛情不如意,婚姻失敗的痛苦是沒有終結的。這首詩描寫的情感真實強烈,將水與愛情失意的痛苦聯(lián)系在一起,讓人不禁對作者的遭遇產生深切的同情。
1.3體現(xiàn)了追逐愛情而不得時的惆悵之情
《詩經》作品還常以水的寬廣、幽深和水流的洄漩湍急象征愛情的莫測高深,迂回宛轉、一波三折。體現(xiàn)了追逐愛情而不如所愿時的惆悵。我國最早的朦朧詩之一《秦風·蒹葭》中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眲t表達了這種感情。作者沿著河水不停尋覓,而“伊人”卻仍“在水一方”,亦真亦幻,可望不可及?!八蒌А薄八萦巍薄暗雷枨议L”“宛在水中央”也不過是作者反復追尋,心有愛慕卻愛而不得的艱難和渺茫的象征,表達了作者的悵惋之情。
二、水意象的成因
2.1自然地理原因
“水”,最早見于商代甲骨文,其本義是河流,引申泛指一切水域。觀察中國歷史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我們的祖先一直是緣水而居,中國文化的發(fā)祥地為長江黃河,而黃河也被譽為“中華文明的搖籃”。由此可見,水與先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成為一種文學意象也是不足為奇的了。
2.2社會風俗習慣
關于水的文化意義 ,傅道彬曾從文化原型的角度做過一番分析考究,并總結說 :“首先水限制了異性之間的隨意接觸 ,在這一點上它服從于禮義的需要和目的 ,于是它獲得了與禮義相同的象征意味。 其次也正因為水的禁忌作用 ,也使水成為人們寄托相互思慕之情的地方?!?/p>
《詩經》產生的年代正是禮樂盛行的時候,而水是具有分隔阻礙的作用的。結合時代及其當時的愛情與道德觀念,我們就可以意識到作為意象的水不僅僅代表空間上的分隔,而更像是一股約束男女之間愛情的力量。
2.3水本身具有的獨特意義
水是人類的生命之源,地球有72%的表面被水覆蓋。水在空氣中含量雖少,但卻是空氣的重要組分。水的出現(xiàn)與存在遠遠多于人類的文明,人類的生活中處處有水相伴,如江、湖、河、海、雨、雪、霜、露,還有一些自然景觀,均少不了水的參與。正是水本身具有的獨特意義,使其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三、影響
受《詩經》影響,水意象在后世作品中大量出現(xiàn)。例如,秦觀《鵲橋仙》中的:“柔情似水 ,佳期如夢”,運用了水意象來描寫愛情;李白《渡荊門送別》中的“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睂懽约簩枢l(xiāng)之水戀戀不舍,表達出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與惜別之意;再如李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中的“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睂懗隽俗约旱膶θ松б獾倪z憾之情?,F(xiàn)當代作家沈從文對《詩經》中水意象進行了繼承和創(chuàng)新,形成獨具特色的“現(xiàn)代水世界”。 總之,這些水意象,都對《詩經》及后世的文學作品添磚加瓦,令人讀來不覺有感同身受,流連忘返之感。
注釋:
1.《詩集傳》:是宋代朱熹著《詩經》研究著作?!对娂瘋鳌番F(xiàn)存兩部宋刻本,都不全,其一藏北京圖書館,另一部原系杭州丁氏八千卷樓藏書,殘存 8卷。元刻本亦存兩部,其一藏國家圖書館,另一部現(xiàn)存臺灣。明清刻本較多。
2.《管錐編》:是錢鍾書先生于1960至1970年代寫作的古文筆記體著作。全書約一百三十萬字,論述范圍由先秦迄于唐前,用文言文以讀書筆記的形式寫成。此書考論詞章及義理,打通時間、空間、語言、文化和學科的壁障,其間多有新說創(chuàng)見。書中引述四千位著作家的上萬種著作中的數(shù)萬條書證,所論除了文學之外,還兼及幾乎全部的社會科學、人文學科。1979年8月由中華書局出版一套四冊。后錢鐘書又出了一套《管錐編增訂》增加改正原來的內容,共五冊,均為中文繁體版本。2001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又發(fā)行了一套四冊的版本。
3.傅道彬,男,1960年生于吉林省蛟河縣,全國政協(xié)委員,歷史學博士,哈爾濱師范大學教授,首都師范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黑龍江省文聯(lián)主席,黑龍江省文學學會會長。中國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第十屆全委會委員。出版有《詩可以觀》《晚唐鐘聲》《中國文學的文化批評》《中國生殖崇拜文化論》《文學是什么》(合著)等著作。
參考文獻:
1.傅道彬編著.中國生殖崇拜文化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
2.劉 廷.《詩經》愛情詩中的水意象探究.文藝生活,2012(12)
3.趙逵夫注評.《詩經》.長江文藝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