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瑞
星移斗轉(zhuǎn),暑往寒來,一晃牛年又快過完了,離農(nóng)歷虎年春節(jié)已經(jīng)越來越近。同大人們相比,小孩子更喜歡過年,因為到時不僅可以穿新衣新鞋,貼紅對聯(lián),燃放鞭炮,而且還可以收獲長輩和親友們贈送的“壓歲錢”,讓小荷包鼓起來。不是嗎?現(xiàn)如今大人們送給小孩子的壓歲錢,已不是以往塊兒八角或三五元錢所能應(yīng)付得了的,而是幾十元、上百元,乃至幾百元上千元。大人們都比著多送,看誰送的壓歲錢多,誰的面子就大。于是一個春節(jié)過后,有的小孩子可以收到幾千元,乃至上萬元的壓歲錢。你說他們咋不心花怒放,期盼早日過年呢?
過年長輩為啥要送給孩子們壓歲錢呢?民間有多種傳說,其中之一說的是:古時候有一種叫“祟”的怪獸,性情十分古怪,專喜歡在過年時偷摸睡覺小孩的頭,偷走孩子的思想。于是這孩子就變成了傻子,這是大人們最不愿看到的。據(jù)說有一山區(qū)窮人家,夫妻倆老來得子,把孩子看得特別金貴,呵護有加。有一年除夕晚上,老兩口害怕“祟”來偷走嬌兒的思想,于是便哄著孩子玩,不讓他睡覺。可孩子小,犯困了便哭鬧不已,夫妻倆實在沒辦法,就將家里僅有的8枚銅錢拿來當(dāng)玩具哄著孩子玩。誰知夜深人靜,孩子玩累了便攥著銅錢睡著了,夫妻倆也不知不覺進入了夢鄉(xiāng)。怪獸“祟”眼見這家人都睡著了,便偷偷溜進他們的家里,剛要伸手去摸小孩子的頭,突然被8束金光擊得連連后退,從此“祟”再也不敢隨便摸小孩子的頭了。原來這孩子玩的8枚銅錢正是八仙所幻化成的,是專門為百姓除魔降妖的。此事一經(jīng)傳開,人們都開始仿效那夫妻倆,過年時讓孩子手里拿些銅錢,防止怪獸靠近孩子偷走其思想。從此民間便流行過年給孩子送“壓祟錢”的習(xí)俗,認為這樣可以壓邪避晦氣。(見《中華文化1000問》一書第279-280頁)因“祟”與“歲”諧音,后來“壓祟錢”便演變成了“壓歲錢”,一直流傳至今,成為長輩對晚輩的一種美好祝福和精心呵護的形式。
不過,社會發(fā)展到今天,愚以為,過年時長輩和親友光給小孩子送壓歲錢似還不夠,從培養(yǎng)教育好下一代著想,老夫建議長輩在送壓歲錢的同時,最好還送上一份“壓歲言”,比如在紅包上書寫一兩句錦言或一首短詩,這樣或許更有意義一些。因為“言”的過程,是思想交流和汲取的過程,長輩和親友們通過“壓歲言”跟孩子談心,講理議事,提希望,談人生,說事業(yè),話理想未來,以寄托其厚望,其功效是錢所不能替代的。同時,“言”也是一種精神,用精神壓歲,其品位更高,似可成為一種移風(fēng)易俗,破舊立新的新嘗試。大人們一兩句“壓歲言”,如能有的放失,語重心長,說不定能讓孩子收到寶貴的啟迪和教益,乃至受益終身!
當(dāng)然,送“壓歲言”也要因孩子的年齡差異而有所區(qū)別:剛剛學(xué)語的嬰幼兒,不諳世事,“壓歲言”自可免送;已上幼兒園和小學(xué)低年級的孩子,開始懂得一些簡單的事理,“壓歲言”當(dāng)以鼓勵開導(dǎo)為主,如紅包上可書寫“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尊師敬老人人夸”“團結(jié)同學(xué)伙伴多”“從小勤動手腦,長大心靈手巧”等。而對于小學(xué)高年級和中學(xué)生,則可送上一些名言錦句和短詩妙語,講一點做人處事的基本道理,像愛國愛黨、勵志惜時、勤勉務(wù)實等方面的內(nèi)容。比如“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梁啟超語)“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保ā稑犯娂らL歌行》)“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保n愈《進學(xué)解》)“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dāng)勉勵,歲月不待人?!保ㄌ諟Y明《雜詩》之一)“古人學(xué)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保懹巍抖棺x書示子聿》)“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保ɡ献印秳駥W(xué)》)……
上述錦言和詩篇,情真意切,寓意深邃。長輩們作為“壓歲言”在歲末年初贈送給晚輩小孩,其意拳拳,其情殷殷,其盼切切,將親情與教誨有機融于一體,將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具有很好的啟蒙意義和導(dǎo)航作用,遠比光送壓歲錢所收到的效果要好得多,作為孩子們的長輩和親友,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