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婷
近來讀了《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我心中極為感動。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中,朱光潛先生首先談了讀書。我們往往會被父母、老師要求讀某些書,或是出于某些目的而不得不讀某些書,卻很少發(fā)自內(nèi)心地“想讀”,所以這樣的“讀書”難免會讓人感到枯燥、迷茫、無趣、乏味。然而朱光潛先生在《談讀書》中提到,“讀書最重要的是興趣”,有了興趣才能對讀書產(chǎn)生熱情,在讀書的過程中才會有靈感迸發(fā)。朱光潛先生用他風(fēng)趣的語言給我們詮釋了一種好的讀書方式,讓我們對讀書有了新的認(rèn)知。
除了讀書,朱光潛先生還給我們解答了關(guān)于內(nèi)心情緒的一些問題,也就是《談動》與《談靜》。《談動》為我們解決了如何排解煩惱的問題。朱先生說:“煩惱來自抑郁,而郁在于泄,泄在于動”,排解煩惱最好的方式就是“動”,“動”可以是打羽毛球、慢跑、游泳等運(yùn)動,也可以是寫作、聽音樂、找人傾訴、放聲大哭等。而談到“靜”,朱光潛先生又說:“靜主要是來自于感受,感受來自于領(lǐng)略”,只要我們真誠地感受、領(lǐng)略這個(gè)世界,就會從中體會到生活的美好。
最后,朱光潛先生談到“人生與我”,他獨(dú)到的見解再次令我折服。朱光潛先生告訴我們,“生活自身就是方法,生活自身也就是目的,順著自然所給的本性生活,人們生活在變幻無常的世相中,生活就是為了生活?!薄叭松c我”這一哲理話題其實(shí)未必有我們想的那樣深奧,只要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就能體會到不同的生活境遇,也就能走出迷途,看清生活的道路。朱光潛先生用平淡樸實(shí)、真誠坦蕩的語言深深地打動著每一位讀者,讓我們愿意聆聽他的建議,并產(chǎn)生感動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