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豆粒金黃,又稱黃豆,位列五谷。五谷者,稻黍稷麥菽也。其中的“菽”,便是黃豆。成語五谷豐登,就是拿五谷代指糧食,意味著糧食豐收。不起眼的黃豆,不僅滋養(yǎng)著我們的胃,還是精神食糧。
種豆得豆??瓷先フf的是大豆,細味又有弦外之音。我國自古崇尚耕讀,耕是物質(zhì),讀是精神。學而優(yōu)則仕,仕途不如意,退而為耕。五柳先生不為五斗米折腰,歸田種地?!胺N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彼坪鯓吩谄渲小N鳚h的楊惲也曾種豆南山,豆子種下去,也就萬事大吉了,整日與好友高談闊論,結(jié)果是“蕪穢不治”?!胺N一頃豆,落而為萁?!边€不忘調(diào)侃,“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其意或許本不在豆。
說到大豆,怎么也繞不過曹植的《七步詩》,曹丕是想要曹植的命,情急之下,曹植沒有抓到稻草,卻摸到了一把大豆,他沒有撒豆成兵的本事,有的是滿腹才情,他把手中的豆子化成一行行詩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豆救了東阿王一命。
大豆有著豐厚的文化內(nèi)涵,不過,說到底,它終究是一種食物,供人果腹,也只有吃飽了,方有閑心閑情玩品味,讓生活錦上添花。
用句爛俗的話說,豆子渾身都是寶。黃豆隨便怎么吃都好,無不能吃出趣味、風致。每想到吃豆子,眼前便會浮現(xiàn)一幅畫面。話一說就遠了,遠到記憶深處——秋后,黃豆成熟了,黃澄澄的豆莢“賴”在豆棵子上,枯黃稀疏的豆葉企圖掩蓋飽滿的豆莢,徒勞。我伙同幾人,到田里偷拔一些,抱到僻靜的河邊,點火燒,大火熊熊,熱波把人往后推,呼呼的火聲中,夾雜著噼里啪啦的聲響,是豆莢在爆裂,火勢漸小直到火滅,豆秸已化作灰燼,黃黃的大豆隱沒其間,以褂子當做扇子,扇飛輕浮的草灰,沉下一地燦燦的燒熟的大黃豆。怎么知道大豆熟沒熟呢?黃豆攔腰開裂一條縫紋,就說明豆子燒熟了。大伙兒一擁而上,圍攏一圈,蹲在地上撿食,吃得滿手滿臉的黑灰,更別說嘴了。
農(nóng)歷的二月二,龍?zhí)ь^的日子,家鄉(xiāng)有個習俗——炒黃豆。干炒,蹦脆噴香,有條件的,趁熱可拌白砂糖,糖黏在黃豆上,謂之糖豆,香中帶甜,亦可以用鹽水浸泡之后再炒,稱之鹽豆,口感柔韌香咸。喝粥時必備。
黃豆剛剛成熟,豆莢青青,毛茸茸的,俗稱毛豆。此時,便可以水煮毛豆了,根據(jù)自己喜好的口味放作料,食鹽自不可少,其他的諸如八角、桂皮、香葉之類酌情添加,最有趣的是整棵煮,煮好之后,把豆棵子撈上來,可做酒肴佐酒,亦可當零嘴吃,吃時,從豆棵子上摘下來剝食,很有意思。
若再往上追溯,大豆發(fā)芽尚未放葉的時候,從地里拔出來清炒,味道極鮮美。大豆是可以用來生豆芽的,天然長的豆芽,和有意識生的豆芽是不同的,天然生長的豆芽有時令、環(huán)境管著,人工的豆芽一年四季都有,單憑這一點,天然的豆芽已勝了一籌。
黃豆可以磨豆?jié){,可以做豆花,做豆腐。不說別的,就豆腐家族而言,譜系就十分龐大,嫩豆腐、老豆腐、豆腐皮、素雞、千張、油豆腐、臭豆腐、豆腐乳、茶干、腐竹等等,不勝枚舉。
俗話說,青菜豆腐保平安。黃豆,你不愧一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