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文
浪漫主義詩歌巨擘的李白,喜歡在詩歌里“吹牛”。翻翻《李白詩選》,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種“吹?!笔址ū缺冉允?。
譬如,李白說蜀道難:“噫吁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說北京雪下得大:“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說廬山瀑布高:“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說他的小船速度快:“輕舟已過萬重山”;說他一發(fā)愁,頭發(fā)就長:“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很多詩人都愛用“吹牛”手法。唐代“大歷十才子”之一的盧綸擅寫邊塞詩,他有首《塞下曲》很有名:“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痹妼懙煤〞沉芾?,可詩人所處的中唐藩鎮(zhèn)林立,胡人頻繁騷擾,回紇居功勒索,吐蕃更于廣德元年一度攻入長安。
這種狀況下,“單于夜遁逃”,怕只是一個美好的夢想吧?
其實這些詩句,是作者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或是一種想象,把事物夸大,展現(xiàn)其特點。強調(diào)他想表達的,或悲傷,或喜悅的情感,或?qū)ξ磥淼拿篮孟<健?/p>
325250033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