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良宏,徐 陸,艾 琦,宋志蕓,朱 林
錯牙合畸形是口腔頜面部常見疾病,它不僅影響牙齒功能和牙列美觀,而且還影響容貌,尤其對側貌、面型有不同程度的影響[1-3]。面部美學可以通過二維影像如彩色照片和剪影,也可以通過三維方向如3dMD、CBCT、結構光、激光掃描等技術進行分析評價。面部美學的評價常因人而異,面對同一對象,不同觀察者即使以相同的視角進行觀察,所得出的美貌評價結果也會有所不同。
NRS(numerical rating scale) 數字評分法[4],起初用于患者對治療疼痛的評分,0分表示無疼痛,10分表示最疼痛,取整數。現在類似的評分方法也常用于美學的評價[5],AbuArqoub等[6]利用NRS方法,認為評分結果與性別、專業(yè)等因素有關。正畸患者由于缺乏系統(tǒng)面部美學的學習,很難通過客觀數據反映面部軟組織美觀程度,故主觀方法如NRS評分更廣泛用于非專業(yè)人群對面部美學的評價,該法較為直接、利于統(tǒng)計且具有一定可信度[4]。
本研究通過分析不同錯牙合畸形人群對于各類骨性錯牙合患者側位剪影的NRS評分,探究其二維側貌審美的差異。
選取2019年1月—12月于玉蕙口腔醫(yī)院正畸科和蘇州大學附屬口腔醫(yī)院正畸科就診的患者60例,骨性Ⅰ類20例,骨性Ⅱ類20例,骨性Ⅲ類20例;年齡 12~30歲。納入標準:①中國人,漢族。②骨性Ⅰ類錯牙合畸形:0°≤ANB≤5°;骨性Ⅱ類錯牙合畸形:ANB>5°;骨性Ⅲ錯牙合畸形:ANB<0°[7]。③治療前后面相照及臨床檢查資料齊全。④面部無明顯不對稱。⑤無先天面部畸形或頜面部缺損。
選取30名評價者:① 2019年1月—12月于常熟玉蕙口腔醫(yī)院正畸科和蘇州口腔醫(yī)院正畸科就診,不含已被選擇的病例患者。其中骨性Ⅰ類10例(男性5例,女性5例);骨性Ⅱ類10例(男性5例,女性5例);骨性Ⅲ類10例(男性5例,女性5例)。骨性Ⅰ類錯牙合畸形:0°≤ANB≤5°;骨性Ⅱ類錯牙合畸形:ANB>5°; 骨性Ⅲ類錯牙合畸形:ANB<0°[7]。②年滿18周歲。③精神狀態(tài)良好。④無系統(tǒng)正畸專業(yè)學習經歷[8]。
研究經蘇州大學附屬口腔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同意,所有病例及評價人員簽署知情同意書后納入。
1.3.1 側位剪影拍攝要求 拍攝設備:佳能Canon單反相機(佳能(中國)有限公司)。拍攝環(huán)境:自然光線照射下。拍攝體位:60例錯牙合畸形患者術前右側90°側面剪影照。拍攝要求:①牙尖交錯位;②嘴唇放松;③自然頭位,眼睛平視正前方;④頭、頸部暴露。
1.3.2 資料處理 去除頭發(fā)、睫毛喉結等具有性別特征的部位,照片以.jpg格式保存(圖1)。將拍攝好的60張側位剪影照以幻燈片形式隨機播放,間隔10 s。
圖1 右側90°側面剪影照
采用數字評分表(NRS),0分表示極其不美觀,10分表示極其美觀[4],取整數表示美觀程度。用A4紙打印30份評分表,囑評價者分別對60張剪影逐一打分,收集評分表。
采用SPSS 25.0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不同評價人群對不同錯牙合畸形剪影評分的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男、女性評分差異。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不同錯牙合畸形剪影打分比較,Ⅰ類患者得分更高,Ⅱ、Ⅲ類剪影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其中Ⅲ類患者打分,Ⅱ類得分高于Ⅲ類(表1)。
表1 不同類型患者對不同錯牙合類型剪影的NRS評分分值比較
男女性患者評分比較,男性評分總體高于女性, 男性患者打分分值由高到低依次為:Ⅰ、Ⅱ、Ⅲ類;女性患者對Ⅰ類的打分明顯高于Ⅱ、Ⅲ類,且Ⅱ類和Ⅲ類的得分無統(tǒng)計學差異(表2)。
表2 男女性患者對圖像的評分差異
通過正畸排齊牙列的同時改善軟組織輪廓,使骨骼形態(tài)和面部協(xié)調一致成為現代正畸治療的目標之一。但對于同一對象,即使是同一觀察者,用不同的視角觀察后,其審美輪廓的評價結果也會有所不同[9-10]。以往很多研究者會采用照片、X線片研究側貌[11],現在學者們多集中于對三維測量的研究。但也有學者指出,二維和三維測量法于各指標間無明顯差異[12-13]。二維照片呈現的效果受光線、拍攝角度等因素干擾較大,X線片對軟組織的顯影效果不佳,故本研究為了盡量排除干擾選取側位剪影進行分析,并消除毛發(fā)喉結等性別特征,可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性別、年齡、種族、膚色等對評分的干擾[14],使評價人員的注意力集中于被評價者側貌輪廓的美觀程度,所得到的評分更加客觀準確。
就側貌評價而言,不同的評價者往往存在不同的側貌審美偏好,這種側貌審美偏好常與評價者自身的條件有關[15]。故本研究分別選取骨性Ⅰ、Ⅱ、Ⅲ類患者進行評價,從而探究評價者自身的面部骨性類型對其側貌審美偏好的影響。而且評價者均為正畸科就診患者,本身具有改善牙列形態(tài)或面部外觀的意愿,對側貌的美學敏感度較一般人群高,能更好地反映出不同骨性類型的評價者的側貌審美偏好。
骨性錯牙合常伴隨軟組織的改變[16],如Ⅱ類骨性錯牙合畸形患者常有面中1/3過突,面下1/3后縮的軟組織側貌,而骨性Ⅲ類者常伴上頜后縮,下頜前突的軟組織側貌[17]。而本研究結果表明,不同錯牙合類型的患者均認為骨性Ⅰ類側貌較Ⅱ、Ⅲ類美觀,骨性Ⅰ類患者多為雙頜前突或不伴軟組織側貌異常而僅有牙列不齊等錯牙合,故骨性Ⅰ類患者軟組織側貌大多較協(xié)調,相應NRS評分也最高。Ⅲ類患者打分,Ⅱ類得分高于Ⅲ類,說明Ⅲ類患者更偏好于Ⅱ類軟組織面型。本研究中骨性Ⅲ類的評價者皆為正畸科就診患者,一定程度上擁有改變自身側貌的意愿,對Ⅲ類軟組織面型接受度更低。張凱麗[15]的研究也發(fā)現,患者對自己側貌的不滿意程度隨著畸形嚴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這在骨性Ⅲ類患者中尤為明顯。與Ⅲ類患者打分不同的是, Ⅱ類患者對骨性Ⅱ類和骨性Ⅲ類的打分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這可能是因為漢族人屬于蒙古人種,面型寬短偏Ⅱ類[18],Ⅱ類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對自己與常人的側貌差異沒有Ⅲ類患者敏感。故在臨床診療中,對Ⅲ類骨性錯牙合畸形患者可適當過矯治,達到術后下頜后縮的偏Ⅱ類面型,對Ⅰ、Ⅱ類骨性畸形患者盡量達到術后Ⅰ類面型。
男性、女性NRS評分比較,女性打分普遍低于男性,這說明女性對側貌軟組織審美要求高于男性,這與Maganzini等[19]的研究結果一致。女性對于外形的關注度常高于男性,往往會更主動地追求軟組織側貌的美觀,這同時也解釋了臨床診療中正畸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的情況。本研究中,男女性都認為Ⅰ類骨面型較Ⅱ類、Ⅲ類美觀,但在Ⅱ類與Ⅲ類比較時,女性無明顯審美偏向,而男性認為Ⅱ類較Ⅲ類骨面型美觀。由此可見男性對于骨性Ⅲ類的容忍度低于骨性Ⅱ類。這進一步指導臨床對于軟組織側貌要求高的患者,正畸醫(yī)生要在術前與患者充分溝通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和患者滿意度[20]。
正畸醫(yī)生在臨床中要了解不同人群對各種側貌的偏好程度,這有利于正畸治療方案的制訂,同時也為良好的醫(yī)患溝通和醫(yī)患關系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