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蘋
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不僅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而且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提升審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更好地與他人進行溝通與交流。
除了課堂教學,還有哪些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呢?“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我校通過開展各項綜合實踐活動,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點燃了學生學習熱情,豐富和創(chuàng)新了學生學習方式方法。孩子們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成長,無形中提高了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一、開展豐富多彩校內特色活動
(一)每周訪談
每周一早上開展的“每周訪談”特色活動為學生提供了鍛煉和展示的平臺?;顒又幸粋€個優(yōu)秀的小主持人,臺風自然,言談舉止落落大方;活動內容豐富多才,包含愛國主義教育、德育教育、習慣養(yǎng)成教育等?!懊恐茉L談”活動不僅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而且鍛煉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二)綜合技能培訓? ?每周五下午舉行的的“綜合技能培訓”,又是我校的一個特色活動。該活動主要從學習日常生活基本技能入手,內容有《正確利用工具書》、《防疫小常識》、《防震減災技能》等,既豐富了孩子的知識,又給孩子們提供了動手實踐的機會。
(三)校園廣播
“尚德之聲”廣播站是對全體學生進行宣傳教育的主要陣地,動態(tài)播報欄目有《安全直通車》、《校園動態(tài)》、《文明伴我行》、《愛我中華》。固定的欄目有《紅色故事大家講》、《時事新聞》、《校園啟明星》等 。通過校園廣播,學生及時了解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新聞;輕松與嚴肅并重,關注孩子們的情感及心理問題等;是學校和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是團結全體同學的情感紐帶;拉近了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距離。
二、開展“語文大課堂”活動
(一)開展清明節(jié)活動
清明節(jié),我校組織全校師生到烈士陵園掃墓,站在列紀念碑前,聆聽著烈士的事跡,孩子們深深體會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shù)革命先烈前赴后繼、英勇犧牲換來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參觀結束,我校舉辦了“清明節(jié)”征文及手抄報評選活動,孩子們將自己對革命先輩時的無限崇敬,對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倍加珍惜,化為文字和圖畫記錄了下來。此次活動對孩子們進行了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二)開展研學活動
我校組織學生參觀仰韶文化博物館,尋找人類起源。孩子們提前了解了仰韶文化時期的生產生活、風俗習慣、彩陶等知識。在實地考察時,不時提出各種問題。先民們的勞動成果和智慧的結晶讓人贊嘆不已,同時大家也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而倍加自豪。
通過去函谷關研學旅行活動,學生在游歷中“感受祖國大好河山,感受中華傳統(tǒng)美德,感受革命光榮歷史,感受改革開放偉大成就”。大家一同走出校門,奔赴自然,暢游文化歷史,深入鄉(xiāng)土民俗,感懷經濟社會發(fā)展,以愉快的心境,通過以游兼學、學游相濟的方式,開闊視野、增智啟慧、涵養(yǎng)德行,在一定程度上舒緩因追逐“分數(shù)”而產生的“學習競爭病”。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三)舉辦讀書節(jié)活動
4月23日,我們學校成功舉辦“書香浸潤童年 閱讀陪伴成長”首屆讀書節(jié)展演活動。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睘榇罅ν七M書香校園建設,不斷提高學校的文化品位,積極展示學校閱讀活動成果,我校自三月份以來開展了一系列的讀書活動:
3月1日-3月14日,學校召開讀書活動啟動大會,營造書香濃郁的讀書氛圍,接著統(tǒng)籌布置并完善班級圖書角的建設,開展圖書漂流和好書共享活動。學校懸掛讀書標語,讓整個校園充滿濃烈的書香味。
3月15日開始,又開展了一系列常規(guī)活動,如每周一利用集會時間,組織好書推介活動,學生將看到、讀過的好書,推薦給大家。每月各班開展一次讀書交流會。分級開展“讀書節(jié)”活動,創(chuàng)建“書香校園”。一、二年級分別在三月第三四周舉行了“講故事比賽”;三月第四周,三年級開展“書本劇“”童話劇”展示活動;四年級開展“美文”、“詩歌”、“古詩詞誦讀”活動;四月第一周,五年級舉行“好書伴我成長”演講比賽;六年級開展“詩詞大會”活動。
讀書節(jié)活動成果展示分為兩方面:1.靜態(tài)活動,通過版面呈現(xiàn)學生們的自制書簽、讀書手抄報、主題征文、古詩配畫等。在各班主任的動員及指導下,同學們的作品設計新穎,富有創(chuàng)意,裝貼精美,融趣味性、教育性、實用性于一體。2.學校舉行總結表彰大會。4月23日開展讀書成果展示活動總結,評選出“個人最佳書簽獎”、“個人優(yōu)秀讀書手抄報獎”、評選“好書伴我成長”最佳征文獎、“集體誦讀獎”和書香班級獎。通過活動的開展,激發(fā)了廣大師生閱讀熱情,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風采的舞臺。在今后工作中,我們將不斷鞏固閱讀成果,讓書香浸潤每個孩子的童年,讓閱讀陪伴他們快樂成長。
(四)開展“家庭生活樂陶陶”活動
在“家務活我能行”活動中,孩子們每天堅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記錄點滴進步,定期交流分享,感受到了父母的辛勞;“不一樣的童年”活動中,孩子們或通過采訪筆記和錄音,或搜集資料,或用家里的舊照片,以自己獨特的視角了解到了新中國幾十年來發(fā)生的巨大變化,不僅激發(fā)了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而且感受到了語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環(huán)保家庭”活動中,通過和父母一起進行環(huán)保活動,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勞動意識、環(huán)保意識、家庭責任感,感受到了親情的溫馨,養(yǎng)成自立自強品質。
(五)開展慶六一“課本劇、童話劇展演”活動
6月1日,我校開展了慶六一“課本劇、童話劇展演”活動。為語文素質教育打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引來了一道清澈的活水,使長期沉悶的語文課堂顯出了勃勃生機,使學生感受到了語文的無窮魅力,孩子們在活動中解放了天性、張揚了個性。
(六)開展暑期讀書活動
暑假期間,我校開展了以“快樂讀書吧”為依托的讀書活動,孩子們通過閱讀中外名著,寫讀書筆記,開闊了視野,培養(yǎng)了興趣,啟迪了智慧,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了習作能力。
(七)開展“生態(tài)環(huán)境與我們息息相關”活動
孩子們來到澗河,撿拾公園里的垃圾,觀察公園的植被,尋找小動物的家,調查水資源污染情況,撰寫研究報告,增強了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八)開展采訪“我身邊的名人”活動
孩子們分成若干采訪小組,合理分工,相互配合,制定采訪計劃?;顒咏Y束后以手抄報、小作文等形式總結交流展示。通過活動,學生了解和認識了身邊的名人,心中有了榜樣,向榜樣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并且從中提高了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形成了團結合作意識。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扎實有效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為語文學習提供了源頭活水。學生在活動中自主觀察、動手操作、積極思考、暢所欲言。
在今后的具體實施過程中,要提前做好規(guī)劃,每次活動目標明確,及時給予多方面評價,注重活動的連續(xù)性和持續(xù)性,以便更好地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
390150033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