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珊,陳 佳
(云南藝術學院文華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2)
自“慕課”教學模式實施后,各大院校均取得一定成績,結合高校傳統(tǒng)計算機教學模式弊端,高校教師可將“慕課”創(chuàng)新型教學模式應用在計算機基礎課程當中,然后以“微課”教學資源為基礎,促進“慕課”教學模式實施,便于節(jié)約課堂教學時間,提高學生計算機基礎知識與技術能力。
信息化時代,國內各高校創(chuàng)建的計算機基礎知識體系、教學方法與理念日漸完善,因此可充分滿足在校學生學習需求。但現(xiàn)階段,高等教育對計算機知識教育要求不斷提升,高校開展計算機基礎知識教學期間,未制定與時代相符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缺少人才培養(yǎng)目標,使得高校教師向學生開展計算機教學期間,缺少具體培養(yǎng)目標,最終導致教學效果并不明顯。
日前,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學時逐漸減少,使用哪種教學模式,方能保證在規(guī)定時間內順利結束計算機基礎知識教學,同時得到最佳的教學成效,已成為各大院校面臨的主要難題。另外,對于部分以傳統(tǒng)教學模式為主的院校教師而言,課程講解難度仍然較大。
現(xiàn)階段,國內各大高校實施的傳統(tǒng)計算機基礎知識教學,多使用統(tǒng)一教材與教學方法。隨著教學課時的減少,傳統(tǒng)教學模式越來越難以滿足不同級別學生要求。再者,對班內高水平學生而言,傳統(tǒng)教學模式勢必會影響其學習進度。但針對接受力與理解力較弱的學生而言,使用這種教學模式則會增加學生學習壓力。
高校教學中,對于缺少自主學習力的學生來說,教師使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開展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很難引起學生關注。和枯燥的計算機基礎知識相比,游戲與手機對學生有更大吸引力。所以,很多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期間,多愿意將時間用在看電影與打游戲上面,不愿聽教師講解計算機知識,所以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學生學習質量。
當前,計算機逐漸在各家各戶普及,當前大部分學生都已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但部分學生計算機知識掌握情況仍存在差異,因此,部分學生對各大高校設立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意見并不統(tǒng)一。就高校而言,可將計算機課程和慕課網結合起來設置,同時增設計算機編程案例講解,然后結合學生意見,讓學生自主選擇。最終讓學生結合自身情況上網學習,教師則要通過課程作業(yè)與考試檢查學生情況。如此即可與慕課網及課堂學習情況相結合,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結合相關數(shù)據顯示,慕課網當中很少有人持續(xù)堅持學習,大部分人群都停留在參與階段,但很少能完整的學完課程內容。慕課僅能在一定程度上位人們提供學習內容與方法,但其并不能為學習人員帶來主動與積極性。
高校當中很多教師都會制作慕課,就計算機基礎與相關課程而言,高校間可通過開展合作共享課程內容。高校建設慕課課程期間,應加強學校間交流合作,同時合理進行課程規(guī)劃,防止出現(xiàn)慕課課程建設重復的情況。再者,還應做好前期課程申報、審批與后期評價制度,全面提升慕課課程平臺計算機課程質量,便于在網絡中共享優(yōu)質慕課資源。就慕課課程來說,大部分學生都會遇到一些疑惑,因此,高校實施慕課課程模式期間,還應關注組織教師與學生提出的在線問題,做好慕課課程模式維護工作。
自信息化社會的發(fā)展,慕課模式逐漸被應用在高校學生當中。但就一些課程來說,在線上很多學生問題可能并未解釋明白,因此,高??蓪煞N教學模式結合起來,確保計算機基礎教學學習質量。高校慕課模式的實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教師負擔。所以,教師應合理規(guī)劃慕課學習內容,便于在學習階段,定期開展課堂教學,如此即可通過課堂教學定期為學生提供師生交流機會,方便教師為學生解答疑惑。教師還可借助課堂教學檢測學生慕課學習情況,借助面對面檢測,教師可充分了解學生慕課學習情況,防止出現(xiàn)替考與代考情況。
課程評價對學生而言十分重要,其不僅是對學生整體課程學習情況的評價,也是對學生課程掌握情況的評價,再者,還能全面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所以,以慕課發(fā)展為基礎,計算機課程應設立最佳課程評價方式。借助慕課課程評價、課堂教學表現(xiàn)、學生統(tǒng)考成績等不同評價方式,獲得學生客觀學習成績。
將“慕課”教學模式當作基礎,開展計算機基礎知識教學期間,若教師將不同種類教學資源直接放在學生前面,很容易讓學生無從下手,有時還會讓學生產生焦慮情緒。所以,教師在向學生講述計算機基礎教育資源期間,教師需要提前做好系統(tǒng)分類,然后借助不同層次劃分,輔助學生建立學習計劃。比如,教師可將計算機基礎教學當作依據,整合“慕課”和自建資源系統(tǒng),然后結合不同學生情況推薦相應教學資源。針對基礎較好、自主學習力與控制力較強的學生來說,教師可將“慕課”和其他網絡教學資源推薦給學生;針對基礎不牢固的學生而言,教師可將自制“微課”資源和相關拓展資源推薦給學生;針對沒有基礎的學生,教師可鼓勵其在課程開始前,投入大量精力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便于縮短其和好學生間距離。
課前準備期間,教師需要提前準備和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例如C語言表達式、語法等,確保其與“慕課”教學模式形式相符,或者借助組織教研組團隊,將相關的課件同相關教學視頻結合起來,同時添上教師配音,方便學生理解,最后制成優(yōu)質“微課”。此外,教研教師還應積極開展團隊合作,便于為院校學生創(chuàng)建教學網絡平臺,同時不斷更新教學平臺資源,具體包含“微課”、C語言等,然后在平臺當中為學生提供免費資源和不同單位測試題,依次鼓勵高校學生自主學習。另外,“微課”資源制作期間,教師應合理精簡專業(yè)概念,降低專業(yè)術語應用概率,提高課堂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
計算機基礎教學期間,教師需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避免大量講解課程內容和語法知識,相反應簡化所有知識,通過精講理論知識,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澳秸n”教學模式中,計算機教師應努力幫助學生找到課件內容重點和容易混淆的知識點,然后統(tǒng)一指導學生作業(yè)中的共性問題,全面提升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此外,教師還能在課堂講述案例內容,然后在案例當中指引學生學習各項技能,最終帶領學生分析冒泡排序法,培養(yǎng)學生編程思維。除案例教學法外,教師還能安排課堂討論,例如,讓教師設計討論題目,題目設計應引導學生自主排序,同時鼓勵學生結合題目開展討論。
課后學習期間,教師可在網絡中上傳“微課”資源,讓學生反復觀看。學生還應將自身學習情況當作基礎,借助“微課”資源,全面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當中的難點內容。計算機教師還應將“微課”資源整理為計算機基礎“微課”,然后借助網絡平臺研發(fā)和計算機教學相關的練習模塊,這種模塊既能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還能利用網絡后臺,全面記錄學生練習成績,教師可參考學生成績,全面掌握學生問題,而后結合實際問題進行分析。此外,教師還可借助QQ與微信等平臺,在網絡中為學生答疑,然后利用在線平臺上傳學習資料,方便處理計算機學習中的各項問題。
慕課教學作為新的教學模式,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其優(yōu)勢十分明顯。高校教學中,傳統(tǒng)教學法的使用,不僅會影響學生學習興趣,還很難提高實際教學成效。所以,教師在實施慕課模式期間,應與教學內容相結合,而非單純將教學內容呈現(xiàn)在網絡當中。借助慕課教學形式,教師可向學生傳遞更多計算機基礎知識,鼓勵同學間積極開展互動交流,幫助學生全面解決學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