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微
曹夢熱愛寫生,在深入生活的基礎上,她用心提煉出今日西藏給她的感受,油畫色彩明亮而不失厚重,一掃過去人們對于西藏的印象,將觀眾帶進童話般的世界。
在她眼里,古建筑已經(jīng)不單單是一些石木結構的房子,其表面之下潛藏的獨特內涵才是最吸引人的,她行走在深宅古寺,尋找繪畫的樂趣。一畫就是整整六年。其間,光是哲蚌寺,她就流連了三年之久,并在那時期創(chuàng)作了《哲蚌寺措欽大殿》。2022年,西藏美術館開館在即,作為年輕畫家的代表,曹夢這幅作品得以入選收藏。
《措欽大殿 》
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曹夢熟練地合上面前的筆記本電腦,靠在藏大美術系辦公室的靠椅上,剛處理完一篇論文之后的她,以輕松的下班狀態(tài)接受了筆者的采訪。
德國詩人歌德曾說:“除了藝術之外,沒有更妥善的逃世之方;而要與世界聯(lián)系,也沒有一種方法比藝術更好。”對于曹夢來說,她無疑深感藝術在這兩方面的功用。
2010年到西藏后,她堅持用這門被主流藝評界唱衰的傳統(tǒng)藝術語言連接自己的精神世界和這片熱土,書寫一場屬于自己的北京和拉薩雙城記。
從中央美術學院畢業(yè),曹夢先后在北京從事了幾年教書工作。大城市對曹夢最直接的壓力來源于生存,現(xiàn)實和理想的差距讓曹夢備受煎熬。
“在當時看到大學同學為了生存,而放棄一些高要求去迎合市場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和想要的繪畫漸行漸遠,我不愿意再過這樣的生活。”回憶進藏的初衷,曹夢這樣說。
轉機出現(xiàn)在2009年。當時北京正好有一批杰出的老中青畫家被組織到西藏采風,而曹夢在這首次的西藏之行中選擇了古建筑繪畫題材。
“選擇這個題材,起初只是被西藏古建筑獨特的形式所吸引,而2010年再度進藏時,我的想法已經(jīng)發(fā)生了改變。覺得西藏更有利于自己的事業(yè)發(fā)展?!庇谑?,她一意孤行地辭去南京藝術學院的工作,決定徹底扎根西藏。
《卓瑪一家 》布面油畫,2018年
《生生不息—轉場》布面油畫,2021年
進藏之前的曹夢都是在北京生活,家庭環(huán)境為她此后的愛好撒播了無形的種子。對繪畫的興趣最初是受到母親的啟蒙和鼓勵?!拔覌寢屢彩且幻嫾?,我很小的時候,一家人曾居住在安徽,那時是由媽媽教我畫畫,再后來,我又被送到文化宮繼續(xù)學習繪畫,直到初中、高中乃至考上中央美術學院。因為是真的喜歡,所以會堅持,繪畫讓我有一種幸福感,也賦予我一種抒發(fā)和表達情感的力量?!?/p>
讀大學時,在中央美術學院整體濃厚的求學氛圍下,心智逐漸覺醒的曹夢開始思考如何使用畫筆傳達出對于人類的理解,她畫了一系列關于生死命題的創(chuàng)作。之后,家中親人意外罹難,對她產(chǎn)生了更加直接的觸動。同時期因為受到幾位喜歡的藝術大師的影響,這期間的作品基調比較沉重,她開始大面積使用紅色和少量的黑色,這些設色使人聯(lián)想到血液、生命、沖突,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則模糊不清,每個人身上仿佛都透露著悲傷和扭曲。
再次進藏,曹夢不再是過客,她開始以當?shù)厝说囊暯菍徱曇荒昵拔墓沤ㄖ?/p>
在她眼里,古建筑已經(jīng)不單單是一些石木結構的房子,其表面之下潛藏的獨特內涵才是最吸引人的,她踐行著央美恩師羅工柳“寫生即創(chuàng)作”的教誨,行走在深宅古寺,尋找繪畫的樂趣。這一畫就是整整六年。其間,光是哲蚌寺,她就流連了三年之久。
2022年,西藏美術館開館在即,作為年輕畫家的代表,曹夢2015年畫的《哲蚌寺措欽大殿》被入選收藏,正是那個階段的作品。
聊到那時的繪畫心態(tài),她認真地說:“所有際遇都是命運對自己的恩惠,這種寫生沒有預設的方案,每天迎接新的課題、新的挑戰(zhàn),乘興而來興盡而歸。寫生既能借景表達我自己的生活,還能讓看到我畫的人感受到這是一個美妙的世界?!?/p>
“寫生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遇到突然變天,要背著沉重的工具躲在屋檐下;有時正畫得投入,突然被沖下山坡的牦牛打擾。不過我不想半途而廢,只要沒有特殊情況,就一定會堅持完成寫生,因為每一幅作品都是畫家應有的‘使命’。”當然,也有很多讓她難忘的溫暖瞬間:“寫生途中會有好心人送來吃食和茶水,還有人豎起大拇指夸我畫得好、畫得像,這些都讓我很感動?!?/p>
苦行僧般的虔誠創(chuàng)作,讓曹夢體會到了西班牙畫家安東尼奧·洛佩茲終其一生對馬德里街景的描繪、莫奈對魯昂大教堂的年耕不輟、保羅·塞尚對圣維多克山無數(shù)次的解讀詮釋。
“如果只是重復描繪物體的光影質感或者表面,那這樣的描繪是毫無意義的,我所追求的是思考中的真實,來源于我無數(shù)次的記憶和信息重合,尋找繪畫中的確定性?!彼龑⒆约鹤钪苯拥南敕ㄔV諸筆端,古建筑照應內心的圖景,激發(fā)了創(chuàng)作的靈感,與之前泥沙俱下不同,她的畫面逐漸充滿生機暖意、變得樸實而平常,唯一不變的是她對于生命的思考依然繼續(xù)著。
雖只鐘情于有深刻體悟之場景,經(jīng)過長期觀察錘煉,曹夢都會賦予它們更多的內涵呈現(xiàn),“我就想畫出建筑內幾百年的人流熙攘,但我不喜歡戰(zhàn)后現(xiàn)代主義和后現(xiàn)代主義的東西,我覺得那些都會走向虛無。”
《生命的吶喊》布面油畫,2009年
除了上課,曹夢會用很多時間去戶外寫生,她的足跡以拉薩為中心展開,遍布西藏各地,創(chuàng)作的場景也不拘泥于室內或者室外。從作畫工具上來講,她幾乎不會借助太多的輔助媒介或設備,在此過程中她始終不改現(xiàn)實主義的底色,運用自己獨特的描繪技巧把人們習以為常的景物呈現(xiàn)出新面貌,體現(xiàn)出人文關懷的視角。從表現(xiàn)語言來講,曹夢雖然在系統(tǒng)學習美術的過程中受到平面構成和色彩構成的巨大啟發(fā),但她卻拒絕徹底抽象化,堅定踐行具象表現(xiàn)的繪畫風格。
“在教學中,我很少刻意強調技術,更多的是鼓勵學生們開闊思路,希望能夠最大化地發(fā)揮每個學生的特點,不讓他們陷入某一種套路,才能做到最充分地表達?!辈軌粝矚g研究色彩,她曾經(jīng)通過“色彩實驗”來了解一些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成長背景等?!坝幸淮?,我問學生最喜歡什么顏色?他們的答案大多是明黃色、嫩綠色、粉色、紫色等,可有一個學生卻說喜歡暗灰色,探其原因,是因為那個孩子在幼年時的傷心記憶。”
《英雄先遣連》布面油畫,2021年
細細觀賞曹夢的作品,給人一種構圖大氣、色彩鮮明的感覺,仿佛折射出生命的璀璨和熾熱。“沒來西藏之前,我對這片凈土更多的是向往,來這里工作之后,除了震撼之外還多了一份敬畏——那是對生命的理解和尊重。比如,我在一處景物中主觀地處理各種建筑物、植物、人物、動物等細節(jié),對象也許似是而非,但這種重組式的畫面更加符合我追求的永恒主題?!?/p>
在她看來,這些造型語言的錘煉過程是漫長且波折的、苦澀的,是需要在創(chuàng)作現(xiàn)場即興完成的。曹夢說,任何相對成功的經(jīng)驗都是建立在多次失敗嘗試的基礎上。她通過大量的現(xiàn)場寫生,試圖將油畫語言向更加自由的方向拓展,即不拘泥于客觀色彩、結構形式的表達,在尊重客觀形體的基礎上向主觀形體轉換。“通常一個地方我會去好幾次,一個風景我會畫上3遍左右,每次的感受都不一樣,有時運氣好我就‘成’了,即抓住了瞬間、準確表達出自己想要訴說的情感。所以,我越來越相信,好運氣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p>
她指著畫室里一幅基調溫暖、房屋錯落有致、植物茂盛的布面油畫對我說:“我把它命名為《安逸的生活》。你看,畫面右下角的那一對老夫妻,他們穿著白色的馬甲,據(jù)說在當?shù)?,這是長壽康健老人的裝扮,畫下這一幕的時候,我打心眼里覺得幸福。我想通過對類似細節(jié)的捕捉,把看似平常的景象畫出‘韻味’?!?/p>
而她的油畫作品《夢境》,現(xiàn)實的真實和合理的想象共同存在。有評論家指出:現(xiàn)場性和重組性的重合是她進行油畫風景創(chuàng)作的重要方法,也是不同于其他風景畫家其中具有表現(xiàn)主義的特征之一。
“從視覺心理感受來說,色彩是復雜的,充滿著張力和生命力?!彼栽谒纳收Z言建構中,會積極調動主觀能動性,恰到好處使用純色,力求大膽奔放、艷而不俗。
“有的人用一生來治愈童年,有的人卻用童年治愈一生。我是一位剛剛做了母親的人,在畫畫的同時也在用色彩思考人生,我要好好引導教育自己的孩子,讓他健康成長,做一個充滿陽光的人?!?/p>
說起對今后的展望,她想把更多的視角放在人文上。
“這里的人大多性格淳樸、為人真誠,總給人一種無形的溫暖和力量。會特別關注女性,因為我也是女性,對女性同胞更具共情。像《納木錯卓瑪一家》就是我靈感的起源和再現(xiàn)。在牧區(qū)基層寫生的時候,我常常看到一家之中,女性扮演著中流砥柱的角色,她們主要做的就是放牧、帶孩子、打酥油、抬牛糞、做飯等,具有奉獻精神和強大的力量。西藏的女性讓我敬畏,甚至有些心疼,我想用畫筆一一記錄下來?!?/p>
生活在電氣時代,曹夢從不沉溺于電子產(chǎn)品,她借由繪畫脫離了電子產(chǎn)品對人的奴役,一如她藉由油畫這一傳統(tǒng)藝術表現(xiàn)形式,直面當代藝術求新求變、紛繁難解的局面。誠如她自己所說:在西藏,她尋找到了自己的世外桃源和精神歸屬。
386050021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