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鳳
一、愛哭的小思
小思(化名),八年級女生,長相清秀,做事認真細致,愛好音樂,是班級的文娛委員。自從進入八年級,她經常因考試成績不好而哭泣,后來發(fā)展到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會哭,甚至感覺自己的情緒逐漸崩潰。期中考試前,小思因體育課上發(fā)生的事情哭了一節(jié)課,她擔心自己的狀態(tài)無法參加下午的期中考試,于是到心理咨詢室求助。
二、小思的成長環(huán)境
小思的成長環(huán)境比較復雜。她在小學期間與爺爺奶奶同住,父母關系一直很差?,F在父母已經離婚,但一家人仍然住在一起。小思特別不喜歡父親,也不愿意談論家庭,直到第三次咨詢才愿意談及家庭情況。小思自述怨恨父親,她從來沒有感受過父愛,認為父親是一個小氣的男人,對他非常失望。小思小學時成績較差,母親十分焦慮,幾乎天天罵她不求上進。小思每次被罵都覺得很難受,所以考差了都不敢告訴母親,怕被責罵。但小思理解母親的做法,認為母親的言行都是為了她好。
三、合理情緒療法輔導
1.建立關系,確定方案。
通過會談,我了解到小思到心理咨詢室是因為情緒崩潰,可能無法正常參加期中考試。同時,我也了解到小思近期的情緒狀況,對她進行了初步評估,確定本次咨詢目標及后期咨詢目標。根據小思的實際情況,我將第一次的咨詢目標定為“穩(wěn)定情緒,能正常參加下午的期中考試”,并與她進行了溝通。會談結束后,我利用心理咨詢室的放松椅對她進行了15分鐘的音樂放松訓練。放松訓練前后的情緒指數對比及小思的自評顯示:此次咨詢效果較好,小思的情緒趨于穩(wěn)定,能正常參加期中考試。同時,針對小思擔心的考試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緊張、焦慮等情緒,我引導她進行了簡單的呼吸放松訓練。第一次咨詢結束,我與小思建立了良好的咨訪關系。
根據會談收集的資料,我初步判定小思是由于不合理的認知引發(fā)緊張、焦慮等情緒,導致經??奁?。我決定采用合理情緒療法對她進行輔導。合理情緒療法是一種療程較短的心理治療方法,旨在通過純理性分析和邏輯思辨的途徑,改變來訪者的不合理信念,或形成新的合理信念替代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幫助其解決情緒和行為上的問題。
第二次咨詢,我針對小思期中考試的成績以及接下來一周可能導致她情緒波動的事件進行了情緒處理。我結合即將發(fā)生的可能引發(fā)她情緒波動的事件,向小思解釋了合理情緒療法的理論及要求等。在征得她的同意后,我們確定了具體的咨詢方案,同時布置作業(yè),要求小思在表格中記錄:引發(fā)自己強烈情緒的事件(A),事件發(fā)生時的想法或想到的場景、圖片等(B),事件發(fā)生時自己的情緒與行為(C)。
2.填寫表格,識別情緒。
我根據小思填寫的表格內容重點進行情緒的具體化識別。我在咨詢中引導小思回顧自己的“不開心”具體是怎樣的,是什么情緒讓自己不開心,并對這些情緒的強度進行評估(0~100評分,0代表“無明顯感覺”,100代表“感覺糟糕透頂”)。
在分析、討論近期事件引發(fā)的情緒波動時,我也進一步收集了小思的資料(主要是家庭環(huán)境和學校環(huán)境的資料),分析小思不合理信念的形成原因;同時,通過分析事件發(fā)生時小思的想法或想到場景、圖片等,確認對她的初步評估是正確的,咨詢方案無須做調整。
3.發(fā)現不合理信念,建立新的合理信念。
此階段咨詢的任務是讓小思發(fā)現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并建立新的合理的信念。新信念形成后,當再遇到事件(A)時,合理信念(D)會替代原來的不合理信念(B),從而形成新的情緒與行為(E)。具體過程如下:針對事件發(fā)生時小思的想法或想到的場景、圖片等(B),我讓她思考“除了這些還可以有哪些想法?”“你現在能舉出具體的例子證明這些想法是不對的嗎?”“如果你的好朋友面對這些事情,她可能會怎么想?”……并填寫表格中的D欄。我根據小思所填寫的表格內容進一步引導小思:“當你這樣想時,你的情緒如何?這種情緒的強度如何?”讓她重新識別自己的情緒并對情緒進行評估,記錄在表格中的E欄。咨詢的最后,我讓小思對比表格的C欄(原有的情緒和行為)和E欄(新的情緒和行為),讓她自己去發(fā)現:面對同樣的事件,如果我們能夠換一種想法,那么,緊張、焦慮等情緒就會有所緩和。
4.回顧總結,結束咨詢。
最后一次咨詢發(fā)生在新學期的第二周。我和小思對上學期的咨詢進行了總結,她對咨詢效果進行了自評,認為自己基本形成了新的合理信念,情緒起伏不大,遇到事情時緊張、焦慮的程度明顯下降,只在每次考試后略有上升;同時小思向我提出,由于升入九年級,學習任務重、時間緊,希望能結束咨詢。我對小思進行了評估,認為前期咨詢效果較好,可以結束咨詢。
四、咨詢反思
本案例一共進行了9次咨詢,采用合理情緒療法對來訪者進行輔導。對于由不合理認知引發(fā)情緒困擾的來訪者來說,合理情緒療法具有很好的輔導效果。其主要流程是識別情緒、對情緒進行具體化和評估,采用提問、辯論、再評估等方式對來訪者的不合理信念進行調整,用合理信念替代不合理信念,從而克服負面情緒。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樹人學校)
300250190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