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江南園林中的文人精神淺析
      ——以無錫寄暢園為例

      2022-03-17 14:53:56楊帥琦王金葉
      園林 2022年3期
      關鍵詞:文人山水園林

      楊帥琦 王金葉

      (桂林理工大學旅游與風景園林學院,桂林 541006)

      從時代變遷之視鏡洞觀中國古典園林,最具“精神”的莫過于明清江南園林。寄暢園作為江南園林的典型個案,始終受錫山秦氏家族傳承之影響,彰顯了不同時期的文人精神和家族風貌。其文源體現(xiàn)隱逸風情和詩畫情意;文脈貫穿于寄暢園初建、轉折、改建和興盛各時期,從最初的山林原野到臻入佳境;文體集中體現(xiàn)在山水、植物和建筑方面,園林山水具有環(huán)山而園、山水相依的特點;園林植物具有錯落搭配、時序有節(jié)等特點;園林建筑以“鳳谷行窩”為特色,集詩書文化于一體。探析寄暢園文人精神不僅可觀察江南“山水園林”之實,亦可知文學望族孝友傳承之禮,以及江南文人樂知天命、隱遁自然之風骨。

      山水園林;景面文心;文人精神;錫山秦氏;寄暢園

      中國古典園林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蘊含著豐富的自然人文觀念,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屬江南園林。寄暢園作為保存至今的江南四大名園之一,是典型的文人造園、家族造園的研究個案。寄暢園現(xiàn)位于江蘇無錫西郊錫惠風景區(qū)內,西側惠山相倚,東南錫山相靠,整座園林占地1 hm2左右[1]。其始于秦金建造的“鳳谷行窩”,經歷了始—轉—改—興—變—盛—傳—衰—新生共9個階段,園史與家史相融合[2]。寄暢園從相地選址、山水格局、余韻借景等方面體現(xiàn)了景面文心的特質[3],對其他園林建設產生了深厚的影響,清漪園是對寄暢園的寫仿[4],豫園的掇山技法與寄暢園有相同之處等[5]。除此,寄暢園還具有寫實性的山水景觀圖像特征[6-7],在景觀空間結構呈現(xiàn)出向心性、欲揚先抑等特征[8]。

      寄暢園自建造以來,承于秦氏家族,浸染了文人墨客之感,家族興衰之情,是典型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結合體,其蘊含的文化特質對今天的園林建設仍然具有較大影響。研究其文人精神及傳承的家風,對于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民族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在知網輸入主題為“寄暢園”or題名為“寄暢園”對總庫進行檢索,共檢索到主題或題名含有“寄暢園”的論文202篇;最早文獻出現(xiàn)在1981年(1篇),2010年和2018年論文數(shù)量出現(xiàn)兩個小高峰。選擇題目中含有“寄暢園”的68篇論文進行分析,顯示以往專家學者對寄暢園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歷史演變、造園手法、園林寫仿對比等幾個方面[9-11]。文章基于寄暢園傳承史,從寄暢園建設與文人精神融合的角度出發(fā),探尋在園林建設傳承中體現(xiàn)的時代特點、文人情結和家風精神,以期溯源造園者的自然心境,分析以秦氏園林為代表的江南園林的文人園特性,為推動園林遺產保護以及風景園林歷史理論學科發(fā)展提供參考。

      1 文源——江南文蘊塑其元

      中國自古在園林領域便有江南園林甲天下的說法?!督蠄@林志》記載:“吾國凡有富宦大賈文人之地,殆皆私家園林之所薈萃,而其多半精華實聚于江南一隅?!盵12]江南地域文化經歷了轉型、定型、輝煌和近代演化幾個階段(表1),時代背景影響下在園林營建領域著重體現(xiàn)為隱逸風情和詩情畫意[13-14]。

      1.1 隱逸風情

      中國江南園林發(fā)展受統(tǒng)治者的政策影響較大?!昂┯拱浮笔伦冎螅煸邦C布法令限制民間造園,嚴重限制園林的發(fā)展?!叭市巍睍r期,文人士大夫階層逐漸活躍于政治領域,此時君臣矛盾突顯,官場腐朽,多數(shù)有識之士難以實現(xiàn)自身的抱負理想,秦金便因此隱遁山林建造“鳳谷行窩”作安身立命之所。從地域經濟發(fā)展來看,明中期以后朝廷實施休養(yǎng)生息政策,江南地區(qū)經濟蓬勃發(fā)展,社會穩(wěn)定,江南一帶文人開始追求更高的審美情趣,特別是隱逸風氣廣為流傳,園林作為重要的雅集場所得到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具體來看,這一階段江南私家園林可細分為士人園林——追求浪漫主義思想,市民園林——注重享樂、生活化,商賈園林——競奢攀比[15]。時境下多有江南名園出世,園林創(chuàng)作“爭奇斗艷”,如留園、拙政園、個園等,寄暢園便為其中名勝。其選址錫惠兩山之間山林地,占盡先天優(yōu)勢,自然情趣更濃,整體保持疏朗雅致的特點;山水骨架構建借得錫惠兩山景,天下第二泉,總體表現(xiàn)為山林野趣,在歷任園主傳承下始終保持文人園林天然疏朗的特性。

      1.2 詩畫情意

      早在魏晉時期,山水詩畫就與園林交匯發(fā)展,誕生出山水文化;隋唐階段,詩人畫家就有參與到園林創(chuàng)作追求意境美感;直至盛唐,園林中出現(xiàn)真正自然美,過渡為寫意山水園;宋代寫意山水成為主流畫派,多有文人畫家參與園林設計,園林意境表現(xiàn)為簡遠疏朗;明清階段的江南造園傳承于唐宋文人園林,此時園主人多為文人士人,喜好詩文創(chuàng)作,宴飲會友,對于園林的審美有著更高要求,一山一石皆有獨特韻味,追尋一種直指本心的天然境界。寄暢園的建造便受到無錫山水畫派影響,建構理念上追求“天人合一”“清遠恬淡”,園景展現(xiàn)盡顯自然山林之趣,在有限的空間流露出古樸天然意境。在構建手法上,運用對仗、藏漏、疏密等手段,寄暢園內錦匯漪南北陳設,西側假山古木與惠山余脈相接,東側建筑與東側建筑群相連接,展示出對仗手法;園內漏窗、長廊、門洞框剪景致,作“尺幅窗、無心畫”。在物質領域,園林建筑疏密有致,位置恰當,通過在凌虛閣、知魚檻等不同景點俯仰遠近觀賞,有著“三遠”感受,其次園內建筑小巧玲瓏,色彩素凈淡雅,其間常有飛檐翹角、雕梁畫棟,更顯江南靈秀;園內以池水為中心劃分東西兩向,隔池觀山借得惠山余脈,使園內假山與園外真山一氣呵成,縱向觀賞景觀層次更為豐富,宛若徐徐展開的畫卷。郭熙《山水畫論》述:“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盵16]山水詩、山水畫、山水園林共同成為當時文人的寫意方式,寄暢園便作為立體的詩畫,文人情結內化于園。

      2 文脈——秦風精神蘊其神

      姜宸英在《惠山秦園記中》道:“天地之大……至于官室之麗、亭臺之勝,直以為寓目而已,視其轉易、成毀、興廢之不常,特瞬息間耳,而傳之一姓、以至數(shù)百年之久,此自古未有也?!盵17]寄暢園發(fā)展終承秦氏之手,一個重要原因便為無錫秦氏家風的傳承,家族眾人恪守“詩禮孝友”的祖訓。輾轉百年,寄暢園歷經磨難與歲月洗禮,文化積淀寓于其內,在當今園林領域仍熠熠生輝。研究主要把握寄暢園初建、轉折、改建和興盛幾個時期(表2),同時繪制園主人宗族關系圖(圖1),以便于厘清秦氏家族脈絡[18]。

      表2 寄暢園發(fā)展歷程表Tab. 2 Development history of Jichang Garden

      圖1 寄暢園園主宗族關系圖Fig. 1 The clan relationship diagram of the owner of Jichang Garden

      2.1 初建——山林原野

      緣起,錫山秦氏一脈始祖為秦惟楨,錫山秦氏在秦惟楨三子后真正世代傳承。秦惟楨性喜松梅竹,由此將三子分為松隱、梅隱、竹隱三脈傳承,秦金出自梅隱一脈。秦金號鳳山,謚端敏,為寄暢園第一任園主,后世稱秦金乃“九轉三朝太保,兩京五部尚書”?!稛o錫縣志》記載:“寄暢園在惠山寺左,初本僧居,曰南隱,曰漚寓。正德中,秦端敏公金并其地以為園,名鳳谷行窩。”(圖2)為何建造此園,一與秦金晚年仕途失意有關,一與其家族文化氛圍有關。早在秦金建造鳳谷行窩之前,其叔祖修敬公秦旭便在惠山東第一峰建碧山吟社,以供文人雅士吟詠休憩,此外還與文人鄉(xiāng)紳組建“碧山十老”,效仿“香山九老”。[19]“十人之外,不參以俗客,雖盛暑祁寒,必各以其服至,不褻不散,一會一詩必命題、必起稿,若為課然。”[20]十老相繼過世后碧山吟社逐漸破敗,秦金耳濡目染之下心生痛惜之感,效仿其叔祖在鳳谷行窩舉辦詩社,于是乎此地多文人雅集,更顯臨泉之志,這便為家族傳承的印證。

      圖2 鳳谷行窩Fig. 2 Fenggu Xingwo

      行窩初成時人工建筑較少,據(jù)史記載此時明確景點只有一鑒亭、鰲架亭,園林景致取法自然,與山水詩畫創(chuàng)作理念不謀而合。此時的園林特征整體表現(xiàn)為原野山林氣息、返璞歸真之意,為后世改建奠定了全園古樸自然的基調?!稛o錫文庫:慧山記》《筑鳳谷行窩成》《無錫縣志》等記載勝景——惠山九龍(圖3):峰高鳥渡,徑僻少人,曲澗幽石,長松碧蘿,數(shù)以百計,起伏不一,至第九峰環(huán)如龍尾,名山投老,筑有行窩,以勢筑之,初園蒼涼廓落,不以一亭一榭為奇[21-22]。

      圖3 九龍山圖[17]Fig. 3 The map of Jiulong Mountain[17]

      2.2 轉折——初具規(guī)模

      秦金過世之后,園林經秦梁之手轉予秦瀚,秦瀚逝世后園林歸其子琴梁,自此園林歸為竹隱一脈。至于為何將園林轉予秦瀚,最重要的便是秦瀚重組碧山吟社之舉。秦瀚敬慕先祖秦旭所為,與時人十八位將吟社贖回重建,后吸引無錫往來文人鄉(xiāng)紳,可謂承先人之業(yè),秦瀚完成此舉便于秦汴交好,這亦是文禮的傳承。

      嘉靖三十九年,秦瀚效仿白居易履道坊宅院改建鳳谷行窩,稱“鳳谷山莊”,此次改建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展開:(1)疊山。傳統(tǒng)手法的疊山置石常追求“一峰則太華千尋”的境界,強調以神觀園,而鳳谷山莊則以白居易《累土山》中“堆土漸高山意出”的做法為主,注重假山的“真山性”,山間植有花木,山頂座有小亭,可觀可游可攀,強調以身觀園。(2)鑿池。履道坊“有水一池、有竹千竿”,鳳谷山莊“水竹傍巖阿”;履道坊宅院以水為中心,周邊“靈鶴怪石,紫菱白蓮”,鳳谷山莊亦是水為中心,周邊“紅盡愁蓮老,閑舞鶴棲林”。(3)增加園林建筑。除了廳堂閣室之外,新增花菜、池魚、溪澗、橋船等園林景觀,特別是園林的生產功能,在廣池上篇多次提及,以彰顯園主自食其力的心態(tài)。秦瀚詩曰:“山莊又為鑿池過,欲看游魚濛碧波。我亦縱鱗巧浩渺,悠然物我兩無何?!盵17]無論山石建筑,或是平遠意境,寄暢園雖效仿履道坊宅院,卻又在園中增添新的元素,使之達到新高度。這是寄暢園首次大規(guī)模改建,亦是向文人精神的致敬。觀之園林景致,山之高聳屹立,存于小院之中,園內疊石鑿泉,翠植陰天蔽日,蔬菜花卉遍植,廳堂樓閣多樣,乘船放眼園亭,攀山放眼全園,整座園林呈現(xiàn)一種清幽自然的生氣。正如廣池上篇所言,身在園中,優(yōu)哉游哉,不知老于其間,秦瀚追求的是一種物我兩忘、悠然自得的情趣。秦瀚之后園林歸其子秦梁所有,該階段的園林景觀整體保持秦瀚時期的清遠風貌,并在此基礎之上局部點景,少施人工,保持自然深遠意境。

      2.3 改建——格局初成

      秦燿乃秦梁之侄,繼秦金之后秦氏家族又一權臣,派系失利后回鄉(xiāng)“治園惠山麓”,初成時園內構列二十景,秦燿作《寄暢園二十詠》,總名之曰“寄暢”,王穉登、屠隆作園記。園林建成后,秋時秦燿與秦焜、施策游園,秦焜詩“樓臺勝地連花色,竹樹晴天助鳥聲。澗水閑飛寒掛石,峰巧奇踞秀當楹”,施策詩“入徑蕭蕭萬竹叢,回廊宛轉逼禪宮。巖間翠靄當樓合,池上清流隔澗通。桂發(fā)天香侵席畔,花明秋色滿庭中。玄棲處處供幽賞,暝入煙蘿興未窮?!盵17]通過詩中描述可知,寄暢園建成后多設有亭臺樓閣,并增添珍奇樹石,往來賦詩對飲,忘乎其間,但園林景致仍以自然古樸為主,花木取勝。萬歷二十九年,秦燿與鄒迪光、屠隆等人在園內舉辦“曇花集”,園林也逐步擴大至五十之數(shù),宋懋晉逐景賦彩作《寄暢園五十景圖》(圖4)。

      圖4 寄暢園五十景圖(部分)[17]Fig. 4 Part of the 50 sceneries of Jichang Garden[17]

      經歷魏晉唐宋發(fā)展之后,明清時期正值文人園林的巔峰之境,詩情畫意內化為園林特征之一,在此影響下,中國園林的命名出現(xiàn)了園景名文學化及泛用典故的特征?!凹臅场币幻闳∽浴叭g仁智樂,寄暢山水陰”。也正如蘇軾所言“寄蜉蝣于天地”,人生如寄,寄暢一詞真實反映出秦燿知天命、逍遙身的心境,折射出江南文人隱逸自然的心態(tài)。明代的園景名命名可劃分為兩類,其一以“地”命名,其二以“意”命名,寄暢園景名便是其二。依據(jù)王穉登《寄暢園記》描述,引經據(jù)典者共11處,分別為清響扉取法孟浩然、知魚檻取法莊子、郁盤廊取法王維、臥云堂取法謝安、箕踞室取法王維、含貞齋取法陶弘景、鶴巢亭取法王維、棲玄堂取法揚雄、懸淙亭取法沈約、曲澗取法王羲之、桃花洞取法陶淵明[23]。此階段為寄暢園第二次重要改建,奠定了寄暢園的基本格局,使得園林達到“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境界,從秦燿時期寄暢園復原示意圖可觀(圖5)。

      圖5 寄暢園復原示意圖[8]Fig. 5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restoration of Jichang Garden[8]

      2.4 興盛——臻入佳境

      秦燿卒后寄暢園“析而為四”,后其曾孫秦德藻成園主將園林整合并一。在此階段秦德藻、秦松嶺父子尋得張漣及張鉽改建寄暢園,此為寄暢園第三次重要改建,為寄暢園成為天下名園奠定基礎??滴跗吣瓿酰臅硤@改筑完成,園內多有文集賦詩活動,其中秦松嶺、嚴繩孫等人結社效仿“碧山十老”,世稱“云門十子”。張鉽師承張南垣,而張南垣則是中國一代造園大師,開創(chuàng)了一個時代,張氏之山“另有學問”“治園林有巧思”[24]。張漣、張鉽叔侄主要改筑區(qū)域可劃分為山池區(qū)和谷澗區(qū),即園內中西部假山池泉,另張鉽作“八音澗”。山池區(qū)域為全園的主景區(qū),園中大小建筑20余座,張鉽將池中及池西與假山相接的一側建筑去除部分,保留廳堂樓閣亭廊以滿足游園所需;另一方面依據(jù)張氏之山“土石相間”做法“作假成真”,以園內假山一隅相連惠山余脈。谷澗區(qū)域原有“曲澗”“飛泉”(圖6),張鉽將二泉之流曲注層分改頭換面,呈“三疊泉”,聲若風雨,坐臥移日,忽忽在萬山之中[23]。整體上此次改建注重園林的真山水游觀體驗,如若畫中之游。后來康熙、乾隆多次游園寄暢(圖7),興致所至之處自題匾聯(lián),使得寄暢園聲名大噪。乾隆帝更是在北京仿建諧趣園,后經園主不斷修繕完善園景,該階段成為寄暢園造園藝術的鼎盛時期。

      圖6 曲澗、飛泉[17]Fig. 6 Crooked creek, the spring water gushing from the spring on the cliff[17]

      圖7 《清高宗南巡名勝圖·秦園圖》[25]Fig. 7 Qianlong emperor's Southern Tour Landscape Map·Qin Garden Map[25]

      3 文體——園法園物自在身

      斯園之興盛與秦氏相終始,數(shù)百年來,秦氏子孫繁昌,賢才輩出,赫然為梁溪巨族,寄暢園多次改筑修繕傳承至今,自在理中。造園之始,意在筆先,其次通過園林命名闡明心境,孟兆禎將其概括為:明旨、問名、立意[26]。在園中具體呈現(xiàn)為匾額、楹聯(lián)、園詩、園記、園畫等,其中匾額楹聯(lián)最為關鍵。其次,寄暢園構建離不開山石、水體、植物、建筑4個層面,以實現(xiàn)園景清幽質樸、恬淡歸真的境界,結合王穉登《寄暢園記》對其造園技法及園林要素進行分析。

      3.1 園林山水

      寄暢園得知天者什七,成之人者什三。園林山水,不可有無。其一為水,環(huán)惠山而園者,若棋布然,莫不以泉勝,秦公之園,得泉多而取泉又工,故其勝遂出諸園上[17]。二泉之水從空醞釀,不知所自出,吾引而歸之,為嶂障之,框掩之,使之可停、可走、可續(xù)、可斷、可巨、可細,而惟吾之所用[27]。水景布置因地制宜,作飛澗、瀑布、滄浪、池水等自然擬態(tài),真實再現(xiàn)自然山水。八音澗疊石技巧別有心思,穿行其中如幽深古道,其內寬窄聚放,斗折蛇行,其外周植古樟蔭天,可聽“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音,可謂是江南文人園林中溪澗的精品之作。園內錦匯漪南北陳設,作全園中心,西側假山古樹延于惠山余脈,盡顯山林野趣,東側建筑如知魚檻(圖8)、涵碧亭等與遠處建筑群相連,盡顯城市氣息,由此也可觀山水詩畫對仗之法。其二為山,此處山既可指錫惠兩山,也指園內假山置石。謝赫六法中其五為“經營位置”,這是繪畫中構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28]。而寄暢園選址山林地,天然更勝一籌,此外園內借得二山浩渺之景,龍光塔影,實乃大觀。園內的山更多表現(xiàn)為“張氏之山”,追求畫意中的簡明、天然之法,追求現(xiàn)實中的土石相間之勢,引入游觀之境,從“景”到“境”,視覺與游觀相結合,共同構筑畫意山水[29]。

      圖8 知魚檻古今對比Fig. 8 The comparison of ancient and modern of Zhiyu Kan

      3.2 園林植物

      園中第三勝為植物。整座園林最為盛景之處便為森沉古木,盤虬臥龍般,以活化園林空間??滴跖c寄暢園樟樹有著不解之緣,多次游園詢問百年樟樹安然否,查慎行詩曰:“合抱凌云勢不孤,名材得并豫章無,平安上報天顏喜,此樹江南只一株?!贝送猓瑘@內植物種類繁多,園記中可見修竹、桃花、煙柳、風松、翠松、香桂,宛轉繁花徑,參差嘉樹林,園內更是設梅花塢、芙蓉堤、薔薇幕等直接以植物命名的景點。寄暢園的植物配置還遵循古代風水之式,例如,錦匯漪東部假山遍植梅花,七星橋頭種植雞爪槭,印證古言“東植花樹,西植紅葉”;在植物意象方面,秉禮堂內種植有女貞、山茶、慈孝竹等,祠堂還種植有桂花,后部配置梅花等,以契合“秉禮”之意與女眷之所;最后植物的時空變化體現(xiàn)出“陰陽相濟”的古典哲學思想,木本草本、喬木灌木、常綠落葉結合,春玉蘭夏芭蕉秋桂花冬梅花,營建出一種自然之意。

      3.3 園林建筑

      步移,入園可觀“鳳谷行窩”。牌匾兩側柱聯(lián)互對,“雜樹重蔭,云淡風清。風澤清爽,氣爽節(jié)和。”其外還有康熙帝題寫的“山色溪光”“松風水月”(圖9),此語出自于唐太宗“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喻指園主人自身高潔傲岸,如松晴朗,似水明潔,總體點明寄暢園景致之綺麗。從鳳谷行窩穿過“礙月”后就來到秉禮堂,“礙月”為西門,此處可眺望九龍山,因峰高阻礙月色命名,東門為“侵云”。秉禮堂取關公“秉禮”之意,堂內兩側有柱聯(lián)“景月中天鳳凰自舞,瑞芝五色壽星在弧”(圖10),景月即月影,月影中天,廣寒宮隱約鳳凰起舞,此乃祥瑞之兆,瑞芝即呈現(xiàn)祥瑞之象的蘭花。五色即青、赤、白、黑、黃,寓意萬方來朝。壽星在弧,弧為星名,九星成弓,且九為數(shù)之極,為帝王所有。從秉禮堂的小院穿行過后便是含貞齋,目視之處有兩柱聯(lián),一為“新添十竹皆紫玉,恰對九峰如畫屏,”一為“池含林采明于纈,山貽苔華媚若鈿?!保▓D11)可通俗解釋為池塘映樹影,碧水似絹緞,巖石長青苔,華媚如頭飾。此外含貞齋取自“歲寒挺高節(jié),吾自含我貞”,展現(xiàn)園主的高風亮節(jié)?!鞍自埔殉鲠叮瑥痛诉€山谷。幽人臥其間,常抱白云宿?!贝四饲貭d為二十詠中臥云堂題詩,感慨世事無常,突顯隱逸之情。臥云堂牌匾大有來歷,為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弟弟愛新覺羅·溥任題寫,作為接待皇帝之所,曹雪芹祖父還作詩“合抱楓香老桂枝,臥云堂上舊題詩。茲身久分無丘壑,可慕秦家濯足池?!贝送饴?lián)想到大觀園與寄暢園有著諸多相似之處,不覺讓人認為大觀園的原型便是寄暢園。其他園建如鄰梵閣等皆有種種園主意識及文化蘊意,在此不多闡述。

      圖9 山色溪光、松風水月Fig. 9 The plaque of Shanse Xiguang and Songfeng Shuiyue

      圖10 秉禮堂Fig. 10 The Bingli Hall

      圖11 含貞齋Fig. 11 The Hanzhen House

      4 小結

      寄暢園作為傳承數(shù)百年之名園,是典型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結合體。寄暢園建造始于明嘉靖初年(約1527年),后經歷代逐步擴建和修繕,形成了現(xiàn)在的規(guī)模和特點。建造承于秦氏家族,受當時社會環(huán)境和文人思想影響,具有典型的時代特質。特別是受當時因政局腐朽文人志士遁隱山林思想,以及江南地區(qū)經濟發(fā)達文人追尋更高審美情趣和文化修養(yǎng)的影響,隱逸風情和詩畫情意濃郁。寄暢園自秦金建造鳳谷行窩起,歷經初建、轉折、改建、興盛4個階段,始終彰顯文人精神及家族風貌。秦金最初建園效仿叔祖碧山吟社之舉,彰顯文人之心、家族之禮,抒發(fā)官場失意之感,彰顯歸隱之情;秦瀚建園效仿“白園”,追求悠閑自得情趣,彰顯文人風骨;秦燿改建五十景,景名泛用典故,更園名為“寄暢”,彰顯追憶歷史、隱遁自然之情;秦德藻和秦松嶺建園注重山水格局和開園社交,不僅將山石“作假成真”,而且廣泛邀請達官貴人和文人名流入園交流,彰顯江南園林文化。寄暢園建造選址山林,借景錫惠兩山,注重山水、植物搭配和傳統(tǒng)建筑藝術應用。山水體現(xiàn)環(huán)山而園、山水相依的特點,植物體現(xiàn)錯落搭配、時序有節(jié)等特點,建筑以“鳳谷行窩”為特色,集詩書文化于一體。寄暢園歷經多年整體上仍保持清幽自然的意境,所體現(xiàn)的文人精神和秦氏家風反映了江南園林發(fā)展的特點,對現(xiàn)代園林建設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仍然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猜你喜歡
      文人山水園林
      愛在一湖山水間
      心聲歌刊(2021年1期)2021-07-22 07:52:14
      山水之間
      清代園林初探
      藝術品鑒(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2
      文人與酒
      一處山水一首詩
      學生天地(2020年29期)2020-06-09 03:10:46
      古代園林里的“美人”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32
      文人吃蛙
      和千年園林的今世之約
      金橋(2018年6期)2018-09-22 02:18:50
      雪中園林的七個片段
      宋代文人愛睡覺
      句容市| 溧阳市| 玉田县| 手游| 新河县| 黔西县| 莱阳市| 洛宁县| 湖北省| 邹平县| 开封县| 保德县| 呼伦贝尔市| 内乡县| 奉新县| 横峰县| 赤城县| 务川| 新安县| 湟源县| 五指山市| 大丰市| 普陀区| 称多县| 龙里县| 宜州市| 兴国县| 丹棱县| 平潭县| 临泽县| 屏南县| 安义县| 精河县| 武平县| 和林格尔县| 永胜县| 准格尔旗| 象州县| 安塞县| 门源| 洞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