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州市第十二中學 王 靜
當前時代教育的主題是學習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借助多種教育活動引領學生學習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學生在自我體驗、自我探索中獲得正確的價值體驗和價值判斷,使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成為青少年的自覺意識和精神追求,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因此,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必須適應時代發(fā)展的新要求,不斷豐富教育內(nèi)容,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加強對青少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讓學生在充滿活力的校園文化建設和班級文化建設中健康成長。
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渠道。語文教師在這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無論是祖國語言文字的熏陶感染,還是課程內(nèi)容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價值取向,在課堂上,繼承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和革命傳統(tǒng),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道德風尚,始終是語文教師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人文精神的主旋律。真摯動人的至愛親情,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史鐵生面對不幸的豁然達觀,海倫凱勒在逆境中奮進的精神和意志……在吟詠中,師生一起感受真善美,追求真善美,學知識與學做人緊密結(jié)合,和諧統(tǒng)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始終。但教育僅靠班主任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在班級教育實踐中,全體任課教師了解學生的總量大于班主任了解學生的總量,全體任課教師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作用大于班主任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作用。班主任必須調(diào)動科任教師利用教材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元素,在各門課程教學中努力體現(xiàn)并不斷拓展具有學科特色的育人內(nèi)容,把學知識技能與學做人做事緊密結(jié)合起來,把關心他人,自信、自尊、責任感和家庭觀、集體觀、民族觀等價值觀念融入課堂中,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不讓教育出現(xiàn)斷裂和斷層。如歷史教師在學雷鋒月給學生講“不同歷史時期的雷鋒精神”,政治教師“做一個有尊嚴的人”由社會主義榮辱觀引出了校園的八榮八恥,英語教師排演的情景劇主題是“學會感恩”,還有音樂教師的紅歌欣賞,書法教師的漢字書法欣賞……科任教師正在成為班級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一支主要力量。
對學生進行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過程,應該是引領學生去實踐、學習、感知、凝練的過程,一定要從生活實踐入手,變大道理為小道理,借助多種教育活動引領孩子去實踐、學習、感知、凝練,使學生在自我體驗、自我探索、自我選擇、自我實踐中獲得正確的價值體驗和價值判斷。班會課上,筆者讓學生講述一件自己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事,學生的故事與見解讓人嘆為觀止,給了大家很大的啟發(fā):
陳同學:“我認為每一位集體中的成員都應該有同樣的集體價值觀。而同樣,這個集體的核心價值觀就是成員們團結(jié)一致,共同促進團隊的進步。作為班級的一員,我通過這樣一件事來實踐核心價值觀:在校運會上,我們班的一位同學參加了長跑比賽,在堅持到最后一圈時,他已經(jīng)筋疲力盡了,雖然遠落到其他選手后面,但他仍盡力跑著,我和班里的其他同學深受感動,忙幫他準備水,并揮舞著旗幟喊加油。集體成員的相互支持,是優(yōu)良價值觀的體現(xiàn)?!鄙鐣髁x核心價值觀的一個顯著特征和重要品格是體現(xiàn)整體與局部、社會與個人的內(nèi)在統(tǒng)一。課程標準也指出中學階段德育的內(nèi)容包含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zhì)教育,強調(diào)個人在集體社會中的和諧成長。“集體成員的團結(jié)一致,相互支持,共同促進團隊的進步”正是學生應發(fā)展的集體主義精神。
甘同學:“在我看來,人與世界的核心價值都是愛。世界因有愛而精彩,而下到孝、善等分支,我實踐愛的主要方法是通過孝。平時我在家能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為他們分擔憂慮,我認為最能直接表現(xiàn)的事就是:每天睡前我都會為媽媽準備兩個熱水袋,天天如此,從不間斷,久而久之,這幾乎成了我的習慣。而每天都能看到媽媽欣慰的笑臉,我也深感滿足,愛是人間的永恒的核心價值?!?/p>
“人與世界的核心價值都是愛。”這名學生告訴大家這樣一個簡單卻又實在不簡單的道理。核心價值觀并不是抽象的深奧難懂的東西,而是鮮活地存在每一個學生身上,只要教師用心體驗細心尋找,就一定能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這些閃光的思想和言行,只要教師用心培養(yǎng)、善于引導,就一定能培養(yǎng)出更多的這樣美的思想和言行。
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說:“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育是用生命感動生命,用心靈去澆灌心靈,用思想去影響思想的過程。同學們的故事有的反映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有的表現(xiàn)個人修養(yǎng)、學業(yè)品德,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可貴品質(zhì)就閃爍在這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中,講故事、聽故事的過程,提高了教師價值分析和價值判斷的能力,使學生逐步形成了穩(wěn)定的價值取向和價值標準。
班集體是一個以集體主義價值為導向的社會共同體,是一種“精神共同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正是建設這樣一個優(yōu)秀班級所不可缺少的精神基礎,這種精神以其強大的凝聚力,把個體的思想、情感和目標聚合為集體共同的思想、情感和目標,同時,作為個體的學生也在這種價值觀的引領下,懂得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正確認識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和作用,認識自己對集體的責任和義務,并把自己的言行與集體榮譽聯(lián)系起來,最終把集體目標內(nèi)化為個體目標,逐漸變得強大起來。
在教育實踐中,筆者特別注重在細節(jié)中、小事中引導學生從我做起,培養(yǎng)學生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運會上,本班何同學在觀看比賽時因進入跑道而與棒棒隊發(fā)生沖突,班級因此被扣掉了精神文明分,筆者認為這是一個極好的不容錯過的教育機會,于是在放學前的總結(jié)會上,筆者讓學生對這件事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如此一來,學生不但認識到陳同學的行為違反了校規(guī)校紀,損壞了班級榮譽,更進一步認識到他的違紀行為不是偶然的,這是他平時的懶散態(tài)度造成的:缺乏紀律觀念,不服從班干管理,沒有集體意識……同學們在列舉他平時的不當言行時,諄諄告誡他“守紀律,無論在哪里,都是可愛的;不守紀律或沒紀律,就必然要遭到別人的厭惡。”這一定是讓何同學難忘的一節(jié)課,也是一次讓全班同學難忘的精神洗禮。
在一個班級中,大家有共同的追求、共同的榮辱、共同的價值觀念,成員之間互相友愛,互相幫助,每一個人為集體的挫折感到真誠的難過與憂慮,集體為每一個人的成績感到由衷的歡喜與自豪,這樣的班級才是一個真正的班集體。班級核心價值觀的形成,是班級全體師生共同行為上的升華。學生個體的價值觀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豐富、滋潤著班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了班級核心價值觀形成的養(yǎng)料;而不斷豐富完善的班級核心價值觀又反過來作用于學生個體的價值觀,影響著、引領著或改變著學生原有的價值觀,在這個“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的辯證發(fā)展過程中,班級核心價值觀逐漸形成。浸透了班級全體師生奮斗血汗的核心價值觀,才是最為堅固、無法撼動的。當班級中的每一個個體都向著、護著、豐富著班級核心價值觀的時候,這個班級所蘊涵的能量將是無比巨大的。
在學習和實踐中,筆者越來越深切地感到不應把價值觀當作一種知識單向地向?qū)W生教授,而應以學生的價值分析、價值判斷、價值實踐能力的提高為中心,注重引導學生自主討論、自主探究社會生活中的價值問題,重視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學習、鞏固、深化核心價值觀念,將價值觀教育融入實踐活動中。
筆者所生活的城市柳州是一個“山清水秀地干凈”的城市,2021 年9 月,生態(tài)環(huán)境部通報,在全國300 多個地級市中柳州地表水質(zhì)排名全國第一。可他們并不知道,柳州曾是酸雨之都,柳江水曾被檢測出重金屬鎘含量超標,嚴重威脅沿岸及下游居民飲水安全。有感于此,筆者請家長為學生做了“污水是怎樣變干凈的”的精彩講座,組織全班學生參觀柳州市白沙污水處理廠,親身感受污水處理的繁復過程,同學們在走向社會,融入生活的過程中,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和自覺性增強了,公民意識和責任感增強了。學生在日記里寫道:
“我從不知道水會這樣混濁。我們首先參觀了轉(zhuǎn)鼓式細格柵房。還沒走近,陣陣惡臭便不由分說地涌上鼻腔,令人感到有些難受。隨著步伐的臨近,給我們心靈的沖擊就更大。那是怎樣地令人心寒!本應只是用來處理污水的大大的轉(zhuǎn)鼓式細格柵上,竟堆滿了如此之多的生活垃圾:塑料袋、包裝袋和一些不知名的雜物……那是被市民遺棄的文明修養(yǎng)與道德品質(zhì);那是一個個不良行為習慣的惡果;那是令人悲哀與擔憂的社會公德心!塑料袋,本應完整地躺在屬于它們的垃圾箱內(nèi),而如今,它們卻無助地飄蕩在層層污水之中,這難道不應引起我們的深省、反思自己的種種不良行為嗎?一個文明的社會,是由千千萬萬個文明的人組成的;一條純清的江流,是由無數(shù)個純清的心滋養(yǎng)的。人若清,水才清?!?/p>
“看到我們那些來之不易的自來水,每一滴都是先從混濁再慢慢地清澈最后才成了我們的自來水,這就使我想到了自己曾經(jīng)在洗澡時玩玩具洗了幾個小時的澡,而感到無知;想到自己曾經(jīng)因為做水汽球撒了一地的水,而感到無聊;想到了自己曾經(jīng)看著別人把整瓶水拋向天空撒水花卻不去阻止,而感到無能;想著自己曾經(jīng)犯下的種種“罪行”而感到羞愧。在看到我們的每一滴水都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保護環(huán)境,呵護環(huán)境,愛護環(huán)境?!?/p>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育致力于孩子身心智趣發(fā)展最直接、最鮮明、最有效的載體就是實踐活動。蘇霍姆林斯基說:“不要讓學校的大門把兒童的意識跟周圍世界隔絕開來,這一點多么重要??!我竭盡努力,使在童年的所有年份里,都讓周圍世界、自然界不斷以鮮明的形象、圖畫、知覺和表象來滋養(yǎng)學生的意識?!毕噍^于理論知識的灌輸和教育,對學生而言,社會實踐活動往往有著更高的吸引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種理念形態(tài)的引導和教育,重視調(diào)動受教育主體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積極主動參與活動中,在活動中自覺接受教育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上述活動中,筆者通過講座和參觀,使學生在各種富有吸引力、感悟力且精彩有益的活動中,走向社會,融入生活,形成健康進取的生活態(tài)度。
蘇霍姆林斯基說:“要讓孩子盡可能多地去體驗良好行為的快樂,要讓那種由這些行為而產(chǎn)生的道德和審美的滿足之情去充實他的精神生活,是學校集體生活的主要原則之一”“只有集體的豐富多彩、生機勃勃的生活,才是使每一個學生的才能開花結(jié)果的條件”。為此,筆者經(jīng)常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團隊活動,在活動中,學生自己策劃、自己組織,人人是主體,個個是主人,大家八仙過海,各顯其能,互相展示、互相激勵、互相促進、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班級始終洋溢青春的活力和健康向上的氣息。初一,我們開展兒童歌曲大比拼,讓歌聲留住童年的美好回憶;初二,我們在篝火旁唱響青春之歌,跳起歡快的青春圓舞曲,舉辦“外修形象,內(nèi)強素質(zhì)”的專題講座;中考前夕,我們到野外徒步,重走長征路,深入鄉(xiāng)村學校,體驗免費午餐。拓展訓練更是每一次活動必不可少的項目,雷區(qū)取水、穿越電網(wǎng)、高空蹺蹺板、翻葉子等一項項新奇刺激而有趣的活動,在鍛煉學生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的同時,更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jié)協(xié)作、勇于挑戰(zhàn)自我的意識。
豐富多彩的團隊活動在為學生創(chuàng)造豐富而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的同時,不僅能把學生吸引集體中,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促進班級成員之間的交往,還能滿足學生在交往中對自尊的需要與自我表現(xiàn)的需要,使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能力得到發(fā)展和提高,尤其對一些學困生來說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這些學生由于學習能力相對較薄弱,壓抑了他們本來具備的聰明才智,開展團隊活動,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在活動中他們的精神是興奮、愉快的,他們的某些愛好特長興趣往往被激活、被喚醒,成為某些方面的佼佼者和同學關注羨慕的對象,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找到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因此,團隊活動是幫助學生實現(xiàn)自我、超越自我,促進學生學習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沃土。
總之,在和學生一起學習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筆者深深地體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班級教育的靈魂和核心,是優(yōu)秀班集體建設的底氣,是學生精神成長的力量和源泉。筆者會繼續(xù)和學生一起學習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每一個學生最重要的價值判斷標準,讓班級成為培養(yǎng)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擔當文化強國建設使命人才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