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劉慈欣科幻災難敘述的中國特質

      2022-03-18 01:51:02
      揚州教育學院學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劉慈欣三體災難

      毛 康 麗

      (陜西理工大學, 陜西 漢中 723001)

      劉慈欣是中國科幻小說的領軍人物。他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創(chuàng)作科幻小說,至今已有三十余年。三十年中劉慈欣為讀者貢獻了《流浪地球》《贍養(yǎng)上帝》《坍縮》《球狀閃電》《三體》等多部優(yōu)秀作品,多部作品獲國內外科幻大獎??v覽劉慈欣的作品,很多都是圍繞災難展開的。這既與劉慈欣的個人經(jīng)歷相關,也源于地域文化和文學傳統(tǒng)的影響。在這樣背景下產(chǎn)生的作品必然帶有中國特色,劉慈欣的災難敘述就繼承了中國文學書寫災難的情感傾向和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內核。

      一、劉慈欣作品中的災難類型

      國內外很多科幻作家的作品都涉及了災難,如小松左京的《日本沉沒》、赫伯特·喬治·威爾斯的《星際戰(zhàn)爭》、拉里·尼文的《無常之月》、王晉康的《臨界》、韓松的《地鐵》、燕壘生的《瘟疫》等。災難書寫也成為劉慈欣創(chuàng)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劉慈欣的作品展現(xiàn)了多種災難,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科技災難,二是自然災難,三是戰(zhàn)爭災難。

      (一)科技災難

      科幻小說產(chǎn)生于科技迅猛發(fā)展的十九世紀??萍紟Ыo人類巨大的便利,然而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科學技術帶來的弊端也漸漸顯現(xiàn)出來??萍紴碾y也成為科幻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劉慈欣的很多作品都涉及科技災難?!兜鼗稹分v述了劉欣因父親患職業(yè)病去世,立志改善礦工的工作環(huán)境,研究氣化煤技術。在實驗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重大失誤,導致整個煤礦陷于地火當中。《地球大炮》同樣講述了技術失誤帶給人類和自然的巨大危害。沈淵主持建造地球隧道,給人類帶來了災難,數(shù)以千計的人失去生命。同時,人類在南極的開發(fā)破壞了生態(tài)環(huán)境,導致地球生態(tài)急劇惡化?!兜鼗稹泛汀兜厍虼笈凇分械目萍紴碾y都是由技術失誤帶來的,而《魔鬼積木》中的科技災難則完全是不正當使用科學技術導致的惡果。美國為了獲得優(yōu)秀的兵源,啟動了創(chuàng)世工程。奧拉博士和菲利克斯將軍用自己的基因和動物的基因進行組合,在實驗過程中創(chuàng)造出來壁虎人、蛇人、魚人等各種畸形的生命。劉慈欣關于科技災難的書寫表達出了他對科技發(fā)展的憂慮,圓滿的結局也可看出他對科技仍持有的樂觀態(tài)度。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和對科技災難的猜想正是劉慈欣科技災難書寫的魅力所在。

      (二)自然災害

      自然災難是文學作品中常出現(xiàn)的一個災難類型。與現(xiàn)實主義文學作品中的災難書寫相比,科幻小說中的災難書寫有其獨特性?,F(xiàn)實主義文學作品中的災難多為地球上的洪水、地震、饑荒、旱災、疫情等:畢淑敏的《花冠病毒》講述了瘟疫災難,錢鋼的《唐山大地震》講述了地震災難,廬隱的《水災》、丁玲的《水》、荒煤的《水災里的難民》講述了洪水災害帶給人民的苦痛。而劉慈欣筆下的自然災難多來源于太空,并且具有范圍廣、影響大的特點,如《超新星紀元》和《流浪地球》。《超新星紀元》講述了御夫座的一顆超新星爆發(fā),給地球帶來了強烈的輻射,成年人相繼死亡,只有十三歲以下的孩子們能夠活下去?!读骼说厍颉分杏捎谔杻炔康臍滢D化為氦的速度突然變快,導致大量的氦元素聚集,發(fā)生了氦閃爆炸。氦閃給太陽系的行星帶來了巨大災難,地球也會被汽化。除此之外,《夢之?!分械厍虻暮K坏蜏厮囆g家傳送到太空中,地球迎來了長時間的旱災。劉慈欣筆下自然災難的種類更加多樣,并且災難的范圍禍及整個地球,所有的人類都面臨滅頂之災。劉慈欣將人類放置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人類所處的境地更加極端。在這樣極端的境遇下,人類面對災難所表現(xiàn)出的反抗精神更加值得敬佩。同時,劉慈欣極力設想各種災難發(fā)生后的種種局面,以其宏大的敘事向讀者揭示災難產(chǎn)生的嚴重后果,以及人類在應對全球性災難方面的欠缺。

      (三)戰(zhàn)爭災難

      戰(zhàn)爭也是劉慈欣筆下常出現(xiàn)的災難類型。劉慈欣的《三體》《混沌蝴蝶》《人與吞食者》《全阻塞干擾》《光榮與夢想》都涉及到戰(zhàn)爭。其中《三體》和《人與吞食者》講述了人與外星文明的戰(zhàn)爭?!度w》系列講述了人類與三體文明之間相互博弈的故事,三體文明因母星不適宜三體人的生存發(fā)展,進而侵略地球,人類為了保衛(wèi)地球與之戰(zhàn)斗?!度伺c吞食者》則是與以大牙為代表的吞食者們展開的戰(zhàn)爭?!痘煦绾贰度枞蓴_》《光榮與夢想》則是人類內部的戰(zhàn)爭。這些作品表現(xiàn)了戰(zhàn)爭的不同樣貌。《混沌蝴蝶》以北約轟炸南斯拉夫為背景,講述了亞歷山大為了讓祖國免于轟炸,奔波各地尋找氣候敏感點為祖國制造大霧,贊頌了科學家對于祖國的熱愛之情?!豆鈽s與夢想》則將目光更多地集中在戰(zhàn)爭帶給人民的傷害上,描寫了因為戰(zhàn)亂淪為拾荒人的大學教授和國家運動員,戰(zhàn)爭完全摧毀了他們安穩(wěn)幸福的生活?!度枞蓴_》則直面了戰(zhàn)爭的殘忍和血腥。一場又一場的戰(zhàn)爭,累積如山的尸體和無數(shù)人的犧牲換來了來之不易的和平。劉慈欣從多個角度看待戰(zhàn)爭、描述戰(zhàn)爭,為讀者展現(xiàn)出戰(zhàn)爭災難的各個方面。

      二、劉慈欣災難敘述的情感傾向和文化內核

      我國災難書寫的文學傳統(tǒng)由來已久,就現(xiàn)當代文學來講,中國的災難文學已經(jīng)蔚為大觀。一類是表現(xiàn)中國人民面對災難時不屈不撓、不懼危險困苦的態(tài)度和一往無前的精神面貌。如杜鵬程的《保衛(wèi)延安》、李凖的《黃河東流去》,這些作品都對人民面對災難的抗爭精神進行歌頌,面對災難的抗爭精神和人定勝天的災難意識也成為災難敘述的一個重要維度。劉慈欣的災難書寫中也常表現(xiàn)出全人類面對災難威脅時團結一心的抗爭精神:《流浪地球》中人類為了擺脫死亡的命運,在地球的一側安裝巨大的地球發(fā)動機,希望借此逃離太陽系;《吞食者》中的人類明白地球和吞食者存在文明差距,人類的反抗并不一定能夠成功,然而人類依舊選擇奮起反抗;《三體》中三體人的科技水平遠高于地球,并且鎖死了地球的基礎科學,人類內部還存在將三體人作為信仰的地球三體組織。人類面臨內憂外患,結果似乎早已注定,然而人類利用自己的智謀、毅力策劃了面壁計劃、霧傘計劃、雪地計劃、階梯計劃等多個計劃對抗三體人的侵略。這些作品貫穿了同一個主題,即人類面臨巨大災難時進行的抗爭。

      關注災難帶給個體的傷害和沉痛記憶以及對災難進行反思是我國現(xiàn)代文學災難敘述中的另一個情感傾向。劉慈欣在作品中也關注個體的人在災難的影響下的生存狀態(tài)?!豆鈽s與夢想》講述了戰(zhàn)爭給普通人傷害。戰(zhàn)爭不僅奪去了人民正常的生活,還奪走了他們的尊嚴和夢想,它讓西亞大學英美文學的教授成為翻找垃圾的拾荒者,讓為國爭光的體育運動員成為一個為了金錢要挾國家的流氓。同時,劉慈欣也寫了在戰(zhàn)爭中仍然堅持體育訓練、不放棄夢想的辛妮,為了贏得勝利摔斷脖子的萊麗。劉慈欣在《戰(zhàn)爭與夢想》中刻畫了在極端環(huán)境下的人物群像,關注戰(zhàn)爭對人的身體和心靈的傷害,同時也表現(xiàn)了經(jīng)歷磨難的金子般的心?!痘煦绾吩诖蟮目苹霉适轮写┎辶藖啔v山大、艾琳娜和卡佳一家三口的故事。亞歷山大盡一切努力希望可以給自己的祖國、家人換來和平,然而妻子卻在轟炸中失去生命,女兒也在戰(zhàn)爭中因病去世。從中可以看出劉慈欣對生命逝去的惋惜和對戰(zhàn)爭的仇恨以及對和平的向往?!兜厍虼笈凇吠ㄆ灤┝丝萍紴碾y給人類帶來的傷害,科技災難不僅讓地球不適宜居住,還使得許多孩子失去父母,妻子失去丈夫。

      劉慈欣作品中蘊含的精神內核使得他的科幻小說呈現(xiàn)出中國特色。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憂患意識占據(jù)了相當重要的位置。我國憂患意識出現(xiàn)于先秦,諸多先秦典籍中都顯露出了憂患意識,如《詩經(jīng)》中的《碩鼠》《伐檀》表現(xiàn)了對于民生疾苦的擔憂。春秋時期,憂患意識成為儒家思想的一部分。《論語》中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顯示了孔子的憂患意識,孟子所提倡的“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更是成為時刻警醒世人的名言。不僅是儒家思想,道家文化中也滲透著強烈的憂患意識。儒家的憂患意識常表現(xiàn)為對國家、民生的擔憂,道家的憂患意識則多體現(xiàn)在對個人命運的憂慮上,如莊子在《至樂》中講“人之生也,與憂俱生”。儒道兩家的憂患意識構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憂患意識的基礎。憂患意識自此發(fā)展延續(xù),成為中國歷代文人的精神內核,從杜甫到范仲淹、陸游、岳飛再到文天祥、顧炎武,以家國之憂為主的憂患意識已經(jīng)內化到中國文人的精神中,成為其顯著特征。劉慈欣的災難書寫中同樣滲透了濃重的憂患意識。

      劉慈欣的憂患意識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是對于科技發(fā)展的擔憂,《地火》和《地球大炮》講述了科技發(fā)展過程中的坎坷和磨難,以詳實的筆觸書寫了技術失誤帶給人類的災難?!兜鼗稹分?由于汽化煤實驗的失敗,礦場變得不適宜人類居住,“公路以外的地面干燥開裂,裂紋又被厚厚的灰塵填滿,腳踏上去揚起團團塵霧……已變成木炭的枝丫像怪手一樣伸向昏暗的天空”[1]?!兜厍虼笈凇访枋隽巳祟愒诮⒇灤┑厍蛲ǖ罆r導致的三次大災難。他花費大量筆墨描寫科技實驗失敗的嚴重后果,不僅僅用以表現(xiàn)科技發(fā)展之路的坎坷,更是警醒世人,在科學技術的應用方面要慎重。第二是突如其來的外部災難。相比科技發(fā)展的憂慮,劉慈欣對外部災難的憂慮似乎有些杞人憂天。但在劉慈欣看來,地球文明是相當脆弱的。人類的發(fā)展和延續(xù)面臨著多種威脅,人類對于宇宙知之甚少,自然災難和外部侵略隨時都會到來,給人類造成全面打擊,然而人類并不具備應對末日災難的能力。劉慈欣曾講:“在宇宙的各種可能性中,加入一個最糟的可能,至少是一種負責任的做法?!盵2]309他期望通過科幻小說喚起人們的警覺。因此,他在作品中常描寫突如其來的末日災難,如《流浪地球》中的太陽氦閃、《吞食者》中的恐龍文明的威脅、《三體》中三體文明對于地球的侵略、《夢之海》中全球性的缺水。

      劉慈欣科幻小說中文化內核的另一方面是從儒家的價值觀中脫胎而出的。在儒家看來,人之所以有別于動物是因為人對道德的遵守,一旦人放棄了道德,就與禽獸無異。有學者曾對儒家價值觀做過概括:“所以儒家認為仁、義、忠、信這些道德規(guī)范或信仰比人的生命更重要,如果需要在二者間取其一,那就應毫不猶豫地去取前者?!盵3]因此在面臨義利之辯時,儒家推崇舍生取義。孔子在《論語·衛(wèi)靈公》提倡“殺身成仁”,孟子明確地表示“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禮記·儒行》則有:“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殺而不可辱也。”[4]可見,在儒家的價值觀中,為了維護道德和尊嚴是可以舍棄生命的。劉慈欣在《三體》系列中討論了生存和死亡的問題。程心和托馬斯·維德是《三體》系列中十分值得注意的兩個人物。地球的命運兩次握在程心的手中,而程心卻兩次將地球推向絕望。第一次,程心作為執(zhí)劍人掌握了地球和三體星球的生死,對世界充滿愛意的程心不可能做出毀滅兩個星球的決定,這導致地球淪陷到三體人手中。在維德堅持發(fā)展曲率驅動而宣布星環(huán)城獨立時,程心出于保護太空城的責任感,要求維德放棄抵抗,從而斷絕了人類生存的第二個機會。維德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設計殺死瓦季姆,謀殺程心,計劃用反物質武器攻擊太空城。然而他做出的每個決定都有益于人類的生存。程心可看作是愛與責任的象征,而托馬斯·維德則是程心的反面,他代表的是獸性和生存。以維德為代表的獸性派堅持“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5],程心則是人性派的代表,她認為人類的生存要有質量,“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6]。以人的姿態(tài)死亡,還是以獸的樣子活著是劉慈欣在《三體》中討論的問題。在選擇執(zhí)劍人時,人類放棄了維德,選擇了程心。這是因為:“作為‘人性’和‘道德’的象征,愛與責任是程心的主要特征?!盵7]劉慈欣在太陽系二維化中安排程心和艾AA乘飛船遠走,程心和艾AA成為地球上幸存的人類。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出劉慈欣的選擇:文明和人性比生存更加重要。

      三、劉慈欣災難敘述的淵源

      劉慈欣災難敘事的形成有其必然性,這與他的地理經(jīng)驗密切相關。劉慈欣祖籍河南,童年時期在信陽老家生活了很長時間,這一經(jīng)歷對劉慈欣的創(chuàng)作、成長都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翻開河南史,會發(fā)現(xiàn)上面記載了戰(zhàn)亂、旱澇、蝗蟲、匪患、兵荒等多種災難,這與河南的地理位置關系密切。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說法,河南地處中原腹地,與河北、安徽、湖北、山西、山東、陜西六省接壤,是中原的中心,有中州之稱。早在春秋時期,河南就是諸侯爭霸的主戰(zhàn)場。泓水之戰(zhàn)、城濮之戰(zhàn)、鄢陵之戰(zhàn)、馬陵之戰(zhàn)、丹陽之戰(zhàn)、官渡之戰(zhàn)等著名戰(zhàn)爭都發(fā)生在河南境內。洛陽作為唐代李氏王朝的首都,經(jīng)歷了安史之亂、黃巢起義。開封作為北宋的首都,靖康元年被金兵攻陷,飽經(jīng)戰(zhàn)亂之苦。近代發(fā)生在河南的戰(zhàn)爭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除了戰(zhàn)亂,自然災害也給當?shù)厝嗣窳粝铝顺镣吹挠洃洝:幽系匦挝鞲邧|低,東部為黃淮平原,西部多為山地丘陵。黃河自西向東流經(jīng)河南土地,這樣的地形使得河南常常遭受洪水、饑荒等災害的侵襲。盛福堯先生在《河南省豫北地區(qū)各縣市歷史旱澇年表》一書中梳理了河南豫北地區(qū)自夏至清末宣統(tǒng)三年發(fā)生的自然災害,越至近代記載越加詳細,時至明清,幾乎每年都有受災記錄。近百年來河南災害更是頻繁:1920年的庚申奇荒,1938年黃河花園口決堤,1942年黃河流域的大旱、蝗災,1975年駐馬店的特大洪水,1991年百年未遇的旱災,1992年罕見的棉鈴蟲災,河南歷史上頻頻發(fā)生的災難深深地印在當?shù)厝嗣竦男闹?成為當?shù)鬲毺氐臍v史記憶。

      劉慈欣個人也親身經(jīng)歷過災難,這給他留下了難以忘記的傷痛記憶。劉慈欣1963年生于北京,他的父親原本是北京煤炭設計院的一名干部,文革時期受到牽連被下放到山西陽泉的煤礦工作,劉慈欣也隨著父親前往陽泉生活。因陽泉的環(huán)境不適宜劉慈欣的成長,父母將他送回信陽老家。劉慈欣在信陽的生活異常艱苦,他生活的村子還沒有通電,村子里的房子大多還是破舊的茅草屋,照明用的是煤油燈,小伙伴大部分都穿不起鞋子,而劉慈欣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腹中的饑餓。動蕩的環(huán)境、父母的遭遇和饑餓都使得劉慈欣產(chǎn)生極大的不安全感,也讓劉慈欣與生活在安逸環(huán)境下的孩子相比多了些危機感,他開始回望民族的歷史,并自覺地反思。1975年,河南迎來了一場特大暴雨,數(shù)十座水電站在暴雨中發(fā)生垮塌,多地遭受洪水侵蝕,人民流離失所,背井離鄉(xiāng)。劉慈欣曾回憶當時的場景:“洪水過后不久我又回了一趟老家,看到漫山遍野的災民,當時有種世界末日來臨的感覺。”[8]31目睹了災難的劉慈欣受到了極大的震撼。這次災難帶給他的不僅是一次難忘的記憶,更留給他一份精神上的財富。劉慈欣曾講:“人造衛(wèi)星、饑餓、群星、煤油燈、銀河、光年、洪災……這些相距甚遠的東西混雜糾結在一起,成為我早年的人生,也塑造了我今天的科幻小說?!盵8]31這段話中足以看出童年經(jīng)歷對他的影響。經(jīng)歷了災難洗禮的人對生命與安逸的生活抱有一份珍惜,同時對災難也持有一份警惕之心。動蕩的成長環(huán)境、深刻的饑餓記憶以及親身經(jīng)歷的洪水災難都使得劉慈欣對于當今的生活倍加珍惜,也讓他對災難有了切身的體會。

      劉慈欣的災難敘述在一定程度上還受到了文學傳統(tǒng)的影響。這里的文學傳統(tǒng)指的是兩個方面,其一是河南書寫災難的文學傳統(tǒng),其二是科幻小說中被反復書寫的災難傳統(tǒng)。河南籍作家對于災難的書寫比比皆是,如劉震云的《溫故一九四二》,馮金堂的《黃水傳》,李準的《黃河東流去》,閻連科的《日光流年》,劉慶邦的《平原上的歌謠》等。河南的災難記憶和書寫災難的文化傳統(tǒng)都對劉慈欣產(chǎn)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得災難成為他作品的一個重要元素。另一方面,大災難和世界末日是科幻小說的主要題材之一,《現(xiàn)代中國科幻主潮》就將其作為科幻小說的一個主要的題材進行論述:“資本主義的瘋狂競爭、環(huán)境污染、人類的病態(tài)心理、帝國主義戰(zhàn)爭等現(xiàn)實問題,是科幻小說家們創(chuàng)作了大量災難題材和末日題材的作品。”[9]與災難相關的科幻佳作也數(shù)不勝數(shù),弗諾·文奇的《深淵上的火》、埃里克·尼倫德的《光暈·致遠星的淪陷》、羅恩·哈伯德的《地球殺場》都寫了人類與外星文明的戰(zhàn)爭,喬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zhàn)》直接將各個星球之間的戰(zhàn)爭作為主要內容,小松左京的《日本沉沒》則描寫了日本沉沒期間發(fā)生的故事。劉慈欣對科幻文學中的災難書寫也持一種認同的態(tài)度,在《理想之路——科幻和理想社會》一文中,他曾這樣講:“在對未來的黑暗和災難的描寫中,科幻作家創(chuàng)造了最讓人難忘的幻想世界,挖掘了最深刻的主題?!盵2]26由此可以理解,劉慈欣的作品為什么常與災難相關了。

      四、結語

      在地域文化、人生經(jīng)歷和文學傳統(tǒng)的影響下,劉慈欣形成了獨特的災難書寫,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常出現(xiàn)多種不同的災難類型。劉慈欣的災難書寫是在中國的土地上和文化中誕生的,因此他不僅繼承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書寫災難的情感傾向,表現(xiàn)了人類面臨災難的抗爭精神,充滿了人文關懷;還融入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內核,是中國憂患意識和義利之辯的全新呈現(xiàn)。

      猜你喜歡
      劉慈欣三體災難
      劉慈欣素描頭像
      當代作家(2023年8期)2023-10-16 01:14:50
      雷擊災難
      劉慈欣文學院揭牌儀式
      娘子關(2020年6期)2020-12-09 08:36:16
      災難報道常見問題及反思
      新聞傳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6:46
      劉慈欣:如果有可能,我會不惜一切代價去未來
      基于遺傳算法的三體船快速性仿真分析
      基于7.1 m三體高速船總強度有限元分析
      災難不是“假想敵”
      lIU CIXIN, CHINA’S SCI-FI MASTER
      漢語世界(2015年6期)2015-01-17 07:35:19
      防范“抗生素災難”
      世界科學(2013年5期)2013-03-11 18:09:30
      思茅市| 清苑县| 襄城县| 兴国县| 曲阜市| 怀化市| 荃湾区| 基隆市| 滦平县| 吉木乃县| 柞水县| 大英县| 安阳市| 杨浦区| 综艺| 邯郸县| 喀什市| 梓潼县| 福泉市| 湖南省| 无锡市| 高雄县| 新晃| 个旧市| 邛崃市| 新沂市| 深州市| 那曲县| 雷州市| 岱山县| 兰州市| 长寿区| 和林格尔县| 洛隆县| 荣成市| 小金县| 卢龙县| 洪洞县| 吉安县| 青田县| 锡林郭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