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琦
五爺腿腳利落,在古鎮(zhèn)盡人皆知。他七歲就能追趕快馬五里,最終將那廝降伏,從此人送五爺外號——小戴宗。
在那個兵荒匪患盛行的年代,五爺令人刮目相看的卻是他身懷獨門絕技,把獨輪車耍得爐火純青。嗨,別說你不信,十二歲的五爺就能單手推車,你可能不知道,獨輪車一般人倆手都推不好,就憑五爺單手推車,不服不行。
國民黨永城縣主席魯武章的內(nèi)弟喬金派大兵進駐苗橋,白天搞防務、催地租、收稅銀……反正干的都是狗仗人勢變相搜刮百姓的勾當。晚上大吃大喝,揮霍無度,鬧夠了還要去丁莊三姨太家過夜。丁莊距苗橋八里地。黑燈瞎火的,騾馬不便行走,喬金不愿坐轎,據(jù)說挨過黑槍,險些要了命。為便于行程,喬金習慣坐獨輪車,這也更易于逃生。為了趕路,經(jīng)常都是雇五爺推車。
喬金三十啷當歲,頭戴黑色金絲禮帽,身著棕色洋布衫,腰里別著漆黑的盒子槍,腳穿緊口棉布鞋。四位荷槍實彈的保鏢,分左右隨從。苗橋到丁莊這段路,坐車人熟,推車人更熟。哪兒有坑有洼,有陡有坡,他們都心知肚明。
獨輪車不好坐。靠前坐,伸不開腿,難受;靠后,太仰,顛得厲害,不舒服。坐偏了,不平衡,走路不穩(wěn),一沖一沖的。十五歲的五爺搭眼一瞧,就讓喬金落座。喬金碩大的屁股坐穩(wěn)了,兩腿緊蹬著橫木,兩手左右分開攥結實車梁。五爺幫他按一下禮帽,隨口一句“走嘞”,那獨輪車吱吱扭扭開拔了,四個便衣緊隨不離。
平坦路上,車子晃晃悠悠,喬金帶著困意迷迷瞪瞪,五爺雙腳如飛。上崗下坡,拐彎抹角,五爺輕聲慢語,下——嘍,上——坡,又轉——彎嘞!喬金雙腳繃緊,兩腿伸直,雙手攥死獨輪車兩側的橫梁。一路上,顛顛顫顫。黑夜里,星在行,風在動。
送達目的地,五爺會連夜返回。喬金高興就賞些碎銀,曾經(jīng)給過五爺一塊大洋。不高興,一甩手進了院子,半句話也沒有。五爺習慣了,沖家丁點個頭,掉頭就走。
車子輕了,五爺腳步也快了,心里時常又是那樣喜悅。
一路上左扭右顛,五爺是下了功夫的,那分寸拿捏得爐火純青,喬金寬大口袋里的銀圓,在左右搖晃,上躥下跳時有多少落地,五爺是了如指掌的。左轉大,右轉小,上不遛,下不跑,五爺經(jīng)常給我們講那些推車要訣。
沿著返回的路,五爺總能準確地把那些落下的大洋神不知鬼不覺地揣進自己的腰包。喬金沒有任何察覺,可能是那些錢對他微不足道,也可能三姨太讓他神魂顛倒,他完全忘卻了。五爺和他的獨輪車不知多少次奔走在那個無邊的夜色里。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初七,國軍已經(jīng)從徐州向永城壓來,駐扎在距苗橋十五里的陳官莊。那天晚上開始下起了雪,片片如席。帶著酒意,喬金坐在五爺?shù)莫気嗆嚿希碇仙d綢外套,頭戴翻毛狐皮刺繡帽,腰里別著那把盒子槍,還是四個便衣跟著。
五爺覺得那天晚上路走得吃力。他推著獨輪車,晃晃悠悠,似有千斤之重,他腳下不停地打滑,舉步維艱。一會兒,他感覺車子很輕,好像只有三斤棉花,他的腳要飛了。喬金罵罵咧咧的聲音被呼嘯的寒風一起刮走。
下了車,喬金縮著身子匆匆進了院子,那沉悶的關門聲就是對五爺?shù)莫勝p。五爺折回身子,頭也不回離開丁莊,大雪像是從四面八方涌來,鋪天蓋地,理不出頭緒。
在第三拐角處,五爺找到了快要被大雪覆蓋的盒子槍。五爺憑著記憶找到三枚大洋,把他們包好揣進腰里纏得結結實實。望著茫茫天際,他徑直朝陳官莊走去,散亂的雪地里留下三行人與車的痕跡。
五爺十六歲成了一名解放軍。
選自《微型小說選刊》
323650021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