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敏艷
舞龍峽
浙江金華磐安城外25公里的尖山鎮(zhèn)深山叢中,藏著第四紀(jì)冰川時期遺留的獨特地貌冰臼群,這是全國最大最完整的冰臼群。潭渦相連,如同明珠相串的夾溪“十八渦”,以及瀑瀑相疊的“舞龍峽”,構(gòu)成磐安冰臼群中最為典型的兩處勝地。
十八渦從第四紀(jì)冰川時期走來,已經(jīng)歷千萬年光陰的打磨,遠(yuǎn)古時期的地形切割,使得河床抬升交錯。山中流水千年不絕,水流形成躍勢,跳騰跌撞,山谷河床被沖刷成渦,十八渦由此形成。
我們一行十余人探訪十八渦,沿山路行進(jìn),剛進(jìn)入景區(qū)便是一座鐵索橋,通向景區(qū)深處。走過鐵索橋,環(huán)顧周邊,見樹木蔥蘢,有青松、香樟、馬尾松、毛櫸。蕨草打著卷兒,苔蘚根須處有泉流滲出。山內(nèi)樹蔭蔽空,空氣清新,甚是清涼。
沿山架出棧道,我們一直貼山而行,棧橋的一邊是仿木欄桿,欄外便是澗谷。澗谷溪水清澈純凈,原來,此溪名為夾溪,是流入杭州灣長達(dá)197公里的曹娥江的源頭。澗處于兩山夾谷,谷內(nèi)無一處平坦溪流,盡是一處又一處的渦。渦、臼,就是眼前的潭,深潭中盛滿溪水,水色碧綠,如玉如翠,瑩瑩有澤。十八個深潭一渦連著一渦,像竹簽上的糖葫蘆。渦潭顏色深紅,潭壁存現(xiàn)著激流沖刷后的一層層痕跡。層層疊疊是年輪,亦是時光的印記。這些渦潭形如不規(guī)整的碗,各個渦潭從高至低排座,因地勢落差,溪水順勢從碗沿奔流而下,便成了疊瀑。水流遇著寬綽碗沿,瀑布便如珠簾,寬達(dá)數(shù)米,遇狹窄碗缺,便聚流成束,嘩然而下,平添幾分清涼。
一處壺穴群吸引了我們的目光,峽谷深處的潭邊河灘,陡現(xiàn)一處群生小渦洞,共有十五個之多,這些小渦洞或大如桌,或小如斗,被命名為“聚秀渦”。此處的壺穴群是十八渦中壺穴最為集中的一處,壺穴口呈圓形或橢圓形,大部分壺穴口大,向下逐漸變小,遠(yuǎn)觀嶙峋怪異,頗具姿態(tài),令人深感自然之鬼斧神工。
用過午餐,休整之后,我們向舞龍峽進(jìn)發(fā)。舞龍峽緊挨著十八渦,臺地山谷中的水流也與十八渦相似,但舞龍峽的水規(guī)模更大,氣勢更為恢宏。水,是舞龍峽的精華。
在舞龍峽游玩,要坐兩段交通工具,一段旱路,一段水路。剛?cè)肷街校瑯淠静皇悄敲疵?,樹蔭不多,走得滿頭是汗。下午的太陽頗有幾分毒辣,還未及滋生煩厭情緒,轉(zhuǎn)眼來到林深山岰處,頓覺清涼。但見山林高聳,雜枝旁生,路邊石縫處處是青苔,合歡、香樟、櫟樹更是遮空蔽日,樹木葳蕤,汗津漸收。
電瓶車駛?cè)肷搅?,林木山路、綠苔崖壁與十八渦相仿。棄車步行,一路嶙峋怪石,危崖巉石。峽谷中,一塊怪石足有兩間屋子大,如同跌入亂石陣的巨牛,從材質(zhì)看,像是凝固后的火山巖。孩子們爬上巨牛背,興奮異常;再向前走幾步,只見各種山石,或若犀牛探月或似老黿回首,背景是黑黢黢的壁立千仞,藤須披紛。
轉(zhuǎn)過彎,便是碧波生潭,潭又變成了湖。湖水平靜,水質(zhì)清澈,映襯著青山倒影,影影綽綽的樹木、白云,天地頓時渺然了,心中塵埃被青山中的秀水一洗而凈。
湖面上駛著過往游船,接駁的都是游客。船上偶遇一群上海老太太。她們衣著靚麗,倒如年輕人一般鬧騰。她們見我和兒子仰頭拍照,便悄悄在我們后面幫我們拍,拍完又分別把相機給我們看。
疊瀑
舞龍峽之彩虹映飛瀑
十八渦竹林
坐船駛過山中平湖,便來到景點精華之所在。我們剛上山路,只聽見巨大的水聲震耳欲聾。走近前,一條泥塑五彩“游龍”匍匐于水邊,卻張牙舞爪昂首擺尾,欲御風(fēng)而去,一旁,一條百米飛瀑白龍般從山頂?shù)?,氣勢極為宏壯。躍至山腰之下,“龍頭”便噴射水霧,如煙如紗如絹,迷蒙如夢,方圓三十米都是瀑布的水氣。小水珠們撲擁到跟前,似洗了冷水澡,又不曾全濕透。此刻正夕陽西下,金色的光芒鍍于臉面,整個人也熠熠生輝起來。更叫人們感嘆的是,那氣勢萬鈞的瀑布跌落于潭,又散于潭面,在離地面不遠(yuǎn)處居然升起一條彩虹……
離開這瀑布,往回轉(zhuǎn),一路上又見多處半山腰流瀉出來的瀑布,形狀與九寨溝的相仿,幾疊而成,像倒生的大樹,往下枝杈就多了起來。路上,各種小生物,如長著藍(lán)尾巴的蜥蜴、紅色的赤練蛇、巨大型蜈蚣,從草叢鉆出,匆匆趕路。
天下第一冰臼群是遺落在浙江磐安深山的明珠,它以奇形怪貌之石,各具姿態(tài)之渦,回旋疊生之水,連瀑、深峽、隱澗、群潭、古木……向世人展示著來自洪荒年代的獨特之美,吸引著四海八方的游客。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家英宏 xjjyh_326@163.com
237650170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