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秀紅
摘要:幼兒入小學之前應做一些適當的準備,這已是小學、幼兒教師和家長的共識。將學校、家庭納入幼兒園幼小銜接隊伍應該是幼小銜接工作的基礎和關鍵。就三者如何共建幼小銜接平臺,為幼兒順利進入小學做好前期的準備,本文通過了解學校教育導向、指導家庭教育方向、三方達到教育統(tǒng)合進行了闡述,使小學、幼兒園、家庭三方做到無縫連接,形成了“立體互動”幼小銜接模式。
關鍵詞:家庭;幼小銜接;幼兒園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庇變航逃且杂螒驗橹饕顒拥慕逃?,而小學教育是以學習活動為主的教育。這兩種教育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每個家庭都希望孩子在幼兒園就讀期間,能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能對各項學習活動感興趣,為將來就讀小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如何讓孩子能較好地適應小學教育,幼小銜接工作是關鍵。作為關鍵期的幼小銜接工作,幼兒園、小學、家長三者之間需要相互配合,共同探討,才能更有效地開展好相關工作,促使孩子順利適應小學學習生活。通過不斷地實踐和探究、總結和反思,幼小銜接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課程滲透,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幼兒園課程具有循序漸進的原則。為了讓大班孩子能對小學有更多的了解,在大班下學期有專門的學習主題:我要上小學了。老師可以充分利用這個主題學習的契機,通過不同領域的教育教學活動,讓孩子對小學的學習生活有所認識,做好上小學的心理準備,并且向往成為一名小學生。
例如,教師可以讓孩子每天背書包上幼兒園,書包里可以放一些常用的學習用品,如:鉛筆、橡皮等,讓孩子開始學習如何整理書包,提高孩子的學習自理能力。由于小學每節(jié)課的上課時間為40分鐘,而且是以學習活動為主,與幼兒園截然不同,建議在大班下學期的后期,教師可以有意識地適當延長上課時間,縮短游戲時間,以便讓孩子能堅持長時間的學習,更好地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在孩子對小學生活有了一定的感知后,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區(qū)域角色游戲,創(chuàng)設小學學習情境,讓孩子扮演教師、學生等角色體驗,在游戲中模擬小學學習情況,感知和體驗小學生活,教師適時指導,讓孩子們對小學學習生活充滿期待。
總之,通過在課程的不同領域滲透,讓孩子在心理上做好上小學的準備。
二、觀摩小學,讓孩子做好學習準備
為了讓孩子對小學的學習生活有親身體驗,更好地適應小學的生活,幼兒園和小學要積極配合,充分準備好觀摩現場。在觀摩學習前,幼兒園和小學要協(xié)調好如何更好地將小學生活呈現給大班的孩子們。
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進入各個班級,觀摩小學生的早自習、晨會課、早鍛煉、大課間活動、課堂教學等。在觀摩學習的過程中,大班的孩子可以和一年級的哥哥、姐姐一起參與互動,更好地感知和體驗不同的學習生活。孩子還可以參觀小學的不同的學習場所,如:操場、就餐的食堂、專用教室、廁所、校園環(huán)境布置等,更好地激發(fā)孩子們上小學的欲望,為今后良好地適應小學生活打下基礎。
在觀摩小學生活后,教師可以讓孩子說說小學生活和幼兒園生活的不同之處??梢宰尯⒆诱務剠⒂^小學后的一些感受,及時了解孩子們的思想動態(tài)。事實證明,通過觀摩一年級哥哥姐姐的學習生活,大班的孩子對小學生活有了切身體驗,向往著早日戴上紅領巾,成為一名光榮的小學生。教師要及時引導孩子們,讓大家知道上小學后,可以學習更多的本領,將來成為有用的人才
三、調整環(huán)境,讓孩子做好思想準備
當孩子和家長都對小學生活有所了解后,家長要配合孩子做好生活環(huán)境的調整和適應。家長可以讓孩子在暑假期間,調整具體的起床、就餐、睡眠、學習等時間,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安靜的學習活動,了解小學的不同學科名稱,學習正確書寫自己的名字等,認識一些常用字和數字,并會做10以內的加減運算等,還可以帶孩子到小學去參觀,讓孩子在進入小學后,樹立自信心,快速適應小學生活。
大班孩子畢業(yè)后進入小學,是人生第一個轉折點。孩子是否在思想、心理和學習方面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決定了孩子是否能快速適應小學學習生活。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和學校的關心及愛護。在幼小銜接工作中,孩子需要幼兒園、家長和小學的共同幫助和配合。只要不斷地探索幼小銜接的科學方法與途徑,一定能讓孩子又好又快地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
四、家庭走進幼兒園,讓家園共同見證孩子的成長
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有利于幼兒的發(fā)展,能極大地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探索的積極性,改善幼兒和家長、教師之間的關系,創(chuàng)設良好的家園氛圍。而且家長是教師最好的合作伙伴,如果能及時與教師溝通,取得共識,會商討出適合幼兒發(fā)展的最佳教育方式。另外,家長本身也是幼兒園寶貴的教育資源,家長的職業(y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有著更加廣泛的社會關系,這些都能給幼兒園帶來豐富的教育內容,提供多種支持和服務。
這種參與能大大提高家長和教師雙方的教育水平,共同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家長們在認識上提高了,掌握了方式方法,就會主動配合幼兒園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因此,有效地利用家長資源,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學期初,將“幼小銜接”的有關計劃發(fā)給家長,使家長更進一步明確,如何配合幼兒園做好孩子的入學銜接準備;同時,加大家長參與幼兒園管理的力度,在各種活動中融入家長的管理,進一步拉進家園的距離;讓已畢業(yè)幼兒的家長,成為我們及時掌握畢業(yè)幼兒在校發(fā)展信息的提供者,通過組織在園家長與畢業(yè)幼兒家長優(yōu)秀教育沙龍交流活動,讓家長真正成為幼兒園教育的主動支持者、合作者、宣傳者。
總之,幼兒幼小銜接工作的順利開展是建立在家庭、學校教育與幼兒園教育方向一致的基礎上的,三者的有機結合會進一步提升教師教育的綜合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還減小了幼小銜接的坡度,使學校、幼兒園、家庭三方做到無縫連接,形成了“立體互動”幼小銜接模式,幼兒園與學校教育的順利接軌不僅能夠體現幼兒園教育的前瞻性,還真正實現讓幼兒順利、自然、和諧幼小過渡。
2363500520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