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程偉
原圖是攝于杭州西湖楊公堤“神舟基地”景點的一幅日出,由于薄云鋪蓋東方,正當太陽噴薄欲出時,只見橙色映紅了天空與水面,太陽的位置透出一片淡黃,湖面也倒映出短短的光帶,近處排列整齊的自劃船被陽光刻畫得細節(jié)分明,我掏出華為P30 Pro手機點抹了幾下便將它拍了下來。由于色彩比較濃艷,便采用原圖,直接進入理理相冊APP,欲在其中的藝術效果中尋求到模擬手繪的淺彩效果。
一、蠟筆模式的嘗試
1、在手機操作界面點擊“理理相冊”快捷圖標(圖1黃框),進入首頁(圖2),點擊界面中間“專業(yè)修圖”板塊,進入選擇照片頁面,在相機圖冊中選擇合適的圖片后點擊該圖片(圖3黃框);
2、進入“編輯圖片”界面,底部有一條圖標式編輯菜單欄可供選擇,向左拖移該欄,在欄末點擊“藝術”項(圖4),窗口疊加15種藝術類型的圖形菜單,其中前8項為繪畫形式,后7項則帶有畫面肌理效果的成分。點擊其中某一項,窗口下部便會出現該項的效果縮略圖,圖5便是第一項“蠟筆”的效果界面。點擊界面底部的縮略圖,預覽窗口便顯示執(zhí)行蠟筆命令后的效果(圖6);
3、仔細觀察界面,預覽窗口的圖片并沒有達到效果縮略圖的表現程度,主要是顏色偏于單一、輕飄,可進一步調節(jié)編輯程度,加以修正,具體通過手指移抹執(zhí)行。頂部操作按鈕下有一條橙色滾動條,默認條件下該條橙色全滿,達到演化最強程度,可以將其適當減弱:在界面任意部位點按住手指,向左移抹,窗口頂部橙色滾動條便逐漸向左減少,表示蠟筆演化的程度逐步減少,原有的畫面色彩逐步恢復,觀察畫面變化,感覺滿意時可停止滑移,圖7預覽圖便是移抹接近一半時的效果;
4、進入儲存操作,點窗口右上角綠色小勾(圖7),返回“編輯圖片”界面,再點擊右上角存儲圖標(圖8綠圈),進入圖9狀態(tài)后再次點按右上角的存儲按鈕,彈出保存對話框(圖10),選點保存后便獲得修改后的蠟筆效果成圖(圖11)。
5、圖12是蠟筆“效果”程度最高時的保存圖片,與圖11相比,已沒有原圖日出時的濃郁的橙紅與輝煌,青、綠的水面與天空帶來更多的變異與猜想,樹木與長堤也變得抽象而平面化。將“蠟筆”效果減弱后,無疑又向現實進行了回歸。但不論如何,筆者認為這一形式與常見的手工蠟筆畫相距甚遠,無法體現手繪蠟筆畫的風采,單一的運用,意義不大。這種狀況,在其他的繪畫效果形式設置中也有或多或少的類似感覺。
二、彩鉛效果的發(fā)現
除蠟筆外,“藝術”還有其他七項繪畫形式,筆者逐一進行了編輯操作,感覺第二項彩鉛還有些操作使用的價值,故重點加以介紹,而其他的形式感覺與手繪效果相差較遠,便不一一介紹了。
1、蠟筆效果保存圖片后,界面返回圖8樣式,點擊圖8左上角返回鈕,返回首頁(圖2)。點擊“專業(yè)修圖”板塊,再次選點該圖原片,執(zhí)行圖3、圖4操作,點擊“藝術/彩鉛”,窗口底部出現效果選擇縮略圖(圖13),共有4項效果:寫生、彩鉛、彩色與黑白,點擊各項,窗口便會顯示最高程度的演化效果;
2、彩鉛樣式中,默認的畫面太陽的色彩偏于黑白,需再稍加改變,還原部分橙色云彩的顏色效果;在圖14基礎上,對彩鉛效果做修正加工。點擊圖14的灰色的蒙版鈕,進入蒙版調板(圖15),再點擊底部蒙版調節(jié)工具中最末的“配置”(圖15);
3、進入配置調板后,調節(jié)各參數(圖16):大?。?5)、透明度(36),羽化量(60),點擊蒙版文字右上角的“×”,返回蒙版調節(jié)界面,在太陽周邊云層處涂抹(圖17中的黃色圈范圍),獲得圖18效果;
4、感覺橙色云、天色彩過于濃艷,尤其與淺白色天空交接處顯得較為突兀,需將與淺白交接處的橙色適當減淡,產生一個自然的過渡區(qū),不至于過于突然。點畫刷工具,再點配置項(見圖19),打開畫筆狀況設置調板,將透明度調為20 (圖20);
5、再次點“×”返回蒙版調板,用手指在橙色天空色彩邊緣(過濃)部位涂抹,使顏色稍變淡,并向周邊擴展,逐步漸變淡化,在視覺上感覺銜接過渡更趨向自然(圖21);
6、參考圖8~圖10的操作,執(zhí)行圖片保存步驟,最終獲得圖22的成片,使淡彩中的太陽更為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