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穎
關鍵詞:精神癥狀;主要癥狀;腦炎;臨床分析;護理要點
【中圖分類號】R37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8--01
近些年來,患有以精神癥狀為主要癥狀的腦炎疾病患者人數(shù)較多,在臨床診斷過程中,這種疾病具有誤診的情況,因為其早期癥狀比較相似于功能性精神病等,所以為了盡早的給患者提供科學的治療,保障患者提升治療有效率,就必須要準確的鑒別、診斷疾病[1-2]。另外,加強護理工作也是保障以精神癥狀為主要癥狀的腦炎患者獲得更好治療效果的關鍵途徑,本研究分析37例以精神癥狀為主要癥狀的腦炎的臨床表現(xiàn)特點、護理關鍵要點,報告內(nèi)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中所選取的患者一共是37例,在本院于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間接受治療,并且被明確診斷為屬于以精神癥狀為主要癥狀的腦炎病例。在37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齡(35.83±1.20)歲。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具有完善的臨床病歷資料,收集整理以后,回顧性的分析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同時對患者落實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的對癥護理模式。其中,常規(guī)護理服務包括:(1)急性期病人應臥床休息。有治療不合作者、因興奮躁動而達不到休息目的者,加強藥物治療的同時實施保護性措施進行約束,避免產(chǎn)生意外事件;(2)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定時的監(jiān)測生命體征指標(呼吸、脈搏、血壓、體溫等),尤其重視勤巡視不能主訴的患者,盡早將異常問題告知醫(yī)生做好處理;(3)做好飲食護理。增加維生素與蛋白質(zhì)的攝入,及時補充體力,飲用足夠的水分等。 (4)保護性約束患者。一些患者精神狀況較差,治療期間有不配合的情況,所以可適當?shù)倪\用約束方式,讓患者順利接受治療與康復。同時勤巡視,輔助患者定時翻身,避免產(chǎn)生耨瘡、墜積性肺炎等并發(fā)癥。對癥護理包括:(1)意識障礙的護理。意識障礙問題多是具有波動性的,病情嚴重有昏迷的情況,需要細心的加強基礎護理,同時防范并發(fā)癥。有抽搐者,應該加強保護;(2)精神癥狀的護理?;颊呔哂袠O度興奮躁動、毀物傷人、吵鬧不休、無目的四處亂走等行為情況下,著重注意并增加巡視管理的次數(shù),嚴格落實病區(qū)安全管理和檢查制度?;颊叽嬖诖魷徽Z、緘默、違拗、被動服從、木僵狀態(tài)等情況時,加強生活護理,服務態(tài)度需要親切和藹,避免出現(xiàn)不良刺激[3]。
1.3觀察指標
記錄37例患者的臨床特點,觀察患者應用對癥護理服務以后的效果。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取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計算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的表示形式是(x±s),計數(shù)資料的表示形式是[n(%)]。
2結果
2.1臨床表現(xiàn)
精神癥狀產(chǎn)生的時間,有24例患者是感染征象出現(xiàn)后的一周內(nèi)產(chǎn)生了精神癥狀,11例為7-14天產(chǎn)生精神癥狀,另外的2例出現(xiàn)精神癥狀是在兩周以上。 37例患者的突出表現(xiàn)均以精神障礙為主,并且全部存在意識障礙問題,包括嗜睡、混濁或錯亂、譫妄與昏迷。早期階段意識障礙具有波動性,意識障礙程度基本上一致于病情總體嚴重程度。有15例患者具有精神病性癥狀,包括關系妄想、被害妄想、幻聽、幻視等問題。12例存在情感癥狀,焦躁不安、情緒不穩(wěn)、哭笑無常、易激惹等屬于主要表現(xiàn)。20例患者具有意志行為障礙,表現(xiàn)包括不協(xié)調(diào)性精神運動性興奮或精神運動性抑制。有18例患者存在認知功能損害,還有5例患者具有睡眠障礙?;颊呷朐簳r實施腦電圖檢查,正常腦電圖、輕度異常、中度異常、重度異常者分別是4例(10.81%)、12例(32.43%)、14例(37.84%)、7例(18.92%)。
2.2護理效果
經(jīng)過護理以后,患者的臨床癥狀都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得到了97.30%(36/37)的總體護理滿意度。
2.3治療與轉(zhuǎn)歸
37例患者均實施病因治療,即抗病毒聯(lián)合激素治療。統(tǒng)計顯效、有效、無效患者分別是20例、15例、2例,總有效率是94.59%。精神癥狀消失的平均時間是(20.18±0.25)天。
3討論
臨床上以精神障礙為主要表現(xiàn)的腦炎疾病較為常見,本研究中的所有患者都是因精神癥狀而就診的。臨床診斷過程中,為了將診斷的準確度提升,配合儀器設備檢查的情況下,還需要重視聯(lián)系起臨床特征表現(xiàn)加以確診[4]。以精神障礙為主要癥狀的腦炎,需要同功能性精神病做好鑒別,得到明確的診斷以后,對有精神障礙患者做好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依照相應的臨床特點,實施針對性的護理[5]。因此,臨床治療以精神障礙為主要癥狀的腦炎患者時,需要詳細收集病史、仔細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以及實驗室檢查等,動態(tài)觀察病情,科學的護理管理,幫助患者將治療效果提升。
結語:
綜上所述,以精神癥狀為主要癥狀的腦炎患者治療期間,需要著重的分析其臨床特點,精準的診斷,做出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提供科學的護理服務,促使將療效提升。
參考文獻:
[1]許寧,何鳳莉. 基于PEWS的分級護理干預在EV71型重癥手足口病合并腦炎患兒中的應用[J]. 河南醫(yī)學研究,2021,30(32):6127-6130.
[2]薛瑜,俞萍. 重癥抗r-氨基丁酸B型受體抗體相關腦炎護理1例[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20):3152-3155.
[3]馬雪萍,李勁梅,周東,楊蓉. 抗NMDAR腦炎合并畸胎瘤患者臨床特點與護理[J]. 中風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21,38(08):743-745.
[4]謝兆敏,李婷,郁瑾,余夢婷,李蘊奕,黃燕,王杜艷露. 病毒性腦炎伴精神癥狀患者給予安全管理護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23):175.
[5]孔令楠,張林林,徐媛,宋揚. 常規(guī)護理聯(lián)合風險管理在提高急性病毒性腦炎護理質(zhì)量中的應用療效分析[J]. 心理月刊,2020,15(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