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燕鈞
本故事選自明代政治家、文學(xué)家劉基的《郁離子》。在這部充滿寓言故事的著作中,作者常借助一些人物、事件來表達(dá)對社會積弊、人性丑陋的鞭撻。本故事中的馮婦形象脫胎于《孟子·盡心下》中“馮婦搏虎”的傳說,只不過劉基賦予其新的故事內(nèi)涵。
那么,這個看似荒唐可笑的故事要告訴讀者什么呢?每個時代的讀者會有各自的理解。但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說,最直截了當(dāng)?shù)慕Y(jié)論便是:說好普通話很重要。
1 古代有個東甌國,在他們的口音里 “火”和“虎”的發(fā)音沒有區(qū)別。
2 老師這么教,學(xué)生這么念,祖祖輩輩過來,好像也沒啥問題。
3 東甌人不會燒制磚瓦,蓋房子只能用茅草覆蓋屋頂,因此極易發(fā)生火災(zāi),百姓吃盡苦頭。
4 有一個東甌商人到晉國做生意。有一天,他和當(dāng)?shù)厝碎e聊。
5 當(dāng)?shù)厝苏f起有個叫馮婦的人擅長捕虎,非常厲害。
6 東甌商人理解成馮婦善于撲火,不由心中暗喜。
7 他趕緊回東甌向國君匯報,國君聽后大喜過望。
8 國君任命商人做使者,用駿馬四十匹、白玉兩雙、文錦十匹作禮物,到晉國聘請馮婦。
9 馮婦聽說請他去打虎,就滿口答應(yīng)下來。
10 馮婦應(yīng)邀到來東甌國,國君命駕車,虛左座,親自在國門外迎接,把他當(dāng)作上賓款待。
11 第二天,街市起火,國人急忙奔告馮婦。
12 馮婦捋袖伸臂,跟隨眾人跑了出來。
13 他急吼吼地四處尋找老虎搏斗,卻沒有找著。
14 這時火越燒越大,眾人推拽著馮婦奔向火場撲火。
15 他被眾人推進(jìn)大火中,可憐的馮婦至死也沒搞清是咋回事。
16 商人則為此坐了牢,但他卻感到很委屈。
愛鄉(xiāng)情切,想讓鄉(xiāng)里免除火災(zāi)之苦,此是商人仁義之處。但替國君辦事,須勤勉謹(jǐn)慎?;鸹⑽捶郑致嗜绱?,不僅給自己帶來麻煩,還累及他人。05108E64-8579-45C2-8B95-64CB006EF7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