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虎
(甘肅省城鄉(xiāng)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蘭州 730070)
“彭家坪鎮(zhèn)西坪棚戶區(qū)改造項目”為蘭州市七里河區(qū)人民政府建設的彭家坪、中心坪、西坪等周邊村莊的集中安置點. 項目集居住、辦公、購物、餐飲、休閑、娛樂、金融、文化、酒店及會議功能于一體. 以住宅為主,配套商業(yè)為輔的生態(tài)住宅區(qū). 項目分3期建設,1期工程為5~9#樓,2期工程為1~4#樓、幼兒園及1#地下車庫,3期工程為10~16#樓.
項目總占地面積141 274 m2(約合211.9畝). 其中建設用地:109 336.1 m2(約合164.004畝),代征道路21 057 m2,代征綠地10 880.9 m2. 容積率≤3.5(不含地下建筑面積),建筑密度≤30%.
項目總建筑面積508 218.95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為382 676 m2,地下建筑面積125 542.95 m2. 該項目住宅部分為棚改安置房,共計2 397套.
交通評價范圍及評價時段根據《建設項目交通影響評價技術標準》(CJJ/T141—2010)及《蘭州市建設項目交通影響評價管理辦法》(蘭政辦發(fā)[2018]294號)有關規(guī)定劃定.
根據《蘭州市中心城區(qū)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 彭家坪片區(qū)(PJP09)道路規(guī)劃圖》,S206#(蔣家坪街)路為干路,為項目西側第2條主干路鄰近的主干路,T299#路(南環(huán)路)、T219#路(彭家坪西路)為主干路. 綜合考慮項目規(guī)模及區(qū)位,本項目的評價范圍確定為S206#路(蔣家坪街)、T219#路(彭家坪西路)、龔家坪北路以及T299#路(南環(huán)路)所圍成的區(qū)域,面積約為7.0 km2.
1)評價年限
該項目2023年12月底全部工程竣工驗收、交付使用. 項目正常使用初年為2024年. 本項目的交通影響評價年限為正常使用初年2024年和遠期正常使用第5年即2028年.
2)評價時段
根據最不利影響原則,此次交通影響評價以工作日早高峰07:30—08:30作為評價時段.
根據現狀調查結果,項目周邊的道路交通呈現的特征和問題有以下幾點.
1)機動車交通:彭家坪片區(qū)鐵路以南,T219#路(彭家坪西路)以北主干路網基本建成,支路系統(tǒng)尚未完全建成,片區(qū)與T299#路(南環(huán)路)因受地形、鐵路限制連通度不高,項目場地北側與南環(huán)路連通的道路暫未納入規(guī)劃市政道路.
2)非機動車:研究范圍內非機動車流量較小,個別道路建有非機動車專用道,目前城區(qū)居民出行量不大,共享單車在該區(qū)域暫未開通.
3)公共交通:評價范圍內目前有4條公交線路與此區(qū)域連接,但無服務與本項目的實際公交站點,規(guī)劃公交場站均未修建.
4)步行系統(tǒng):研究范圍內主要道路步行條件較好,人行道寬度基本在3 m以上,并且修建了彭家坪都市文化休閑公園.
本次采用交通規(guī)劃軟件TransCAD遵循“四階段”法進行預測,主要為交通生成量預測、交通分布預測、交通方式劃分預測及交通量分配預測,本次簡要介紹交通量生成、分布及分配預測過程.
根據不同用地性質地塊的出行率和項目各項用地建筑面積計算高峰小時出行生成量. 考慮到同一項目不同使用功能之間有一定量內部交通出行,對不同性質地塊的出行量進行折減. 社區(qū)活動中心、幼兒園主要為項目地塊本身服務,可不計入高峰小時出行交通量的計算. 綜合考慮,2028年項目地塊的生成量如下表所示.
表1 2028年項目高峰小時出行生成量
2028年項目建成后入住率按照98%進行考慮,則項目的發(fā)生量為6 616人次/h,吸引量為5 023人次/h,總生成量為11 639人次/h.
參考蘭州市居民出行調查數據及彭家坪片區(qū)類似交評項目的交通出行結構相關數據,確定2028年彭家坪片區(qū)各交通出行方式結構如表2所示:
表2 2028年蘭州市彭家坪片區(qū)居民各種出行方式比例以及平均載客量
交通分配是交通規(guī)劃的核心工作,交通量分配是預測在一定的出行需求條件下,運輸方式和網絡上的流量. 分配預測過程中路段交通量及飽和度表中的NS表示從北向南方向,SN表示從南向北方向,EW表示從東向西方向,WE表示從西向東方向.
2028年項目建成前各路段交通量及飽和度如表3所示.
表3 2028年項目建成前主要路段交通量及飽和度表
2028年項目建成后各路段交通量及飽和度如表4所示.
表4 2028年項目建成后主要路段交通量及飽和度表
從表4看出,項目建成后早高峰時段通過S212- 1#路(T210#路),E226#路(東坪街)、T219#路(彭家坪西街)前往蘭州中心城區(qū)東面、北面車輛較多.
將各評價年限OD矩陣分配到路網中,得到評價年研究區(qū)域內路段流量變化及飽和度變化值,據此得出2028年項目建成前后路段服務水平變化值見表5.
結論:①項目建成后對T299#路(南環(huán)路)、S229#路(彭家坪北路)、T218#路(西坪街)、B221#路(彭園南路)的交通影響程度顯著. ②項目建成后E226#路(東坪街)、S212- 1#路(T210#路)南向北方向交通通行壓力較大,需采取改善措施緩解交通壓力.
表5 2028年項目建成前后道路服務水平對比值
1)項目周邊公交站點
根據調查可知,項目周邊500 m范圍內,僅有公交停靠站點一處,但是該站點與項目的實際距離為720 m,故項目周邊500 m范圍內無實際公交服務站點.
2)近期公共交通出行需求
項目在2023年12月底全部工程竣工驗收、交付使用,因此近兩年內該項目無公交出行需求.
3)遠期公共交通出行需求
根據前面預測,2028年項目地塊遠期高峰小時交通發(fā)生量為6 501人次/h,遠期公交出行分擔率為31%,則該項目公交出行發(fā)生量為2 015人次/h,公交平均載客量按照45人計算(根據調查公交車核定載客量為35人,由于早高峰期間乘坐公交車人數較多,實際平均載客量按45人計算),則該早高峰期間需要經過該項目地塊的公交車車次為45車次/h. 根據調查,彭家坪片區(qū)105路早高峰1條公交線路的發(fā)車間隔為3 min,則1條公交線路可發(fā)車20車次/h,如果發(fā)車間隔壓縮至2.5 min,則1條公交線路可發(fā)車24車次/h. 據此,服務于該項目的公交線路為1.875條~2.25條,取整值為2條.
結論:項目建成后2028年需要有2條公交線路的站點服務此項目地塊.
1)非機動車交通
該地塊位于蘭州市高新技術產業(yè)園區(qū)七里河彭家坪片區(qū),該片區(qū)場地整體平整,坡度為1%~2%, S212#路(彭家坪中街)、T218#路(西坪街)及S229#路(彭家坪北路)為三塊板道路,設置了專用非機動車道,該地塊整體利于非機動車出行. 但是目前該地塊部分新建道路尚未施畫標線,也未安裝非機動車標志.
2)步行交通
該地塊所在場地整體平整,大部分道路都設有人行道,目前在B225#路(彭園北路)與T218#路(西坪街)交叉口東南角修建了彭家坪都市文化休閑公園,建立了慢行步行系統(tǒng),該地塊步行環(huán)境整體良好. 但目前該地塊尚未完全開發(fā)成熟,車流、人流較少,部分路口沒有安裝車行、行人信號燈.
S229#(彭家坪北路)與T218#路(西坪街)交叉口為干路交叉口,現狀交叉口渠化通過設置人行道保證行人過街,考慮到項目建成后遠期該處車流量大,為保證行人過街安全,方便行人到達彭家坪都市文化休閑公園,提升交叉口車輛通行能力,建議在此交叉口設置人行天橋.
項目地塊周邊及內部交通組織如圖1所示.
圖1 項目地塊周邊及內部交通組織圖
1)小區(qū)內部道路及旁邊車庫可通過左轉、右轉方式進入到T218#路(西坪街)中,但左轉交通對T218#路(西坪街)直行交通干擾較大,該地面出入口和鄰近車庫出入口均應采用右進右出的組織方式,減少對主干路的交通干擾,保證交通安全,提升主干路交通通行能力.
2)B217#路上4個地下車庫出入口可通過左轉、右轉的方式進入B217#路上,但交通沖突點較多,有一定的安全隱患,B217#路4個地下車庫出入口均應采用右進右出的組織方式,以保證交通安全.
3)S229#路(彭家坪北路)酒店入口、出口左轉交通對主線交通流干擾較大,建議取消左轉交通,采用右進右出的交通組織方式.
根據前述分析,近期項目所在地及周邊路網車流、人流較少,遠期隨著該項目及周邊用地的開發(fā)逐漸成熟,E226#路(東坪街)、S212- 1#路(T210#路)南向北方向交通通行壓力較大,其為該地塊前往蘭州市七里河區(qū)、安寧區(qū)及城關區(qū)的主要聯系通道,交通壓力較大,需采取改善措施緩解交通壓力.
建議將地塊北側道路納入市政路網,并拓寬道路,在現狀2車道基礎上增加1條由南向北的車道,從而緩解E226#路(東坪街)、S212- 1#路(T210#路)南向北方向的交通通行壓力.
目前現狀S229#路(彭家坪北路)為斷頭路,應打通S229#路(彭家坪北路).
1)小區(qū)內部道路出入口和鄰近車庫出入口均采用右進右出的方式進出T218#路(西坪街)中,提升主干路交通通行能力.
B217#路4個地下車庫出入口均應采用右進右出的組織方式.
3) S229#路(彭家坪北路)酒店入口、出口建議取消左轉交通,采用右進右出的交通組織方式.
圖2 項目地塊周邊及內部交通組織優(yōu)化示意圖
項目地塊周邊共有6處交叉口,其中3處為十字型交叉口,3處為T字型交叉口,應在B222#路與B217#路交叉口、S229#路(彭家坪北路)與T218#路(西坪街)交叉口及S229#路(彭家坪北路)與B222#路交叉口采用信號控制.
設計方案中,小區(qū)周邊道路都設置了人行道,方便居民出行. 小區(qū)內人行系統(tǒng)與廣場、景觀綠化結合設置,在合理范圍內做到人車分流,總體合理. 但項目建成后,行人及非機動車交通組織還需從以下2個方面進行改善.
1)行人過街設施
考慮到遠期T218#路(西坪街)建成后,行人過街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應在S229#路(彭家坪北路)與T218#路(西坪街)設置人行天橋,以保證行人過街安全.
2)非機動車交通組織
該地塊目前未開通共享單車,建議項目建成后開通共享單車,方便行人出行.
根據前述分析,2028年需要有2條公交線路的站點服務此項目地塊,建議沿S229#路(彭家坪北路)設置公交站點,新增或調整2條公交線路經過此站點,方便項目建成后居民公交出行.
擬建項目建設指標基本符合要求,對相應交通設施進行交通改善,可為下一步建設方案提供參考. 經過交通影響評價分析后得出結論,項目建設基本可行,但須落實前述章節(jié)在路段、項目地塊內部交通組織、交叉口、慢行交通及公共交通方面提出的改善措施,經相關部門組織驗收后,該項目地塊方可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