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竟瑜
(蘭州博文科技學院 電信工程系,甘肅 蘭州 730101)
目前,本學院教學樓的燈光控制方式為時間控制,該方式需要電工人員按春季學期和秋季學期的日出時間進行設置,每隔半個月前往電纜井手動操作調試。這種控制方式無法兼顧外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如遇刮風下雨陰天等自然環(huán)境,系統(tǒng)仍按既定時間亮燈、關燈,勢必會因教室光線不足而影響教學效果;又如在天氣晴朗的情況下,上午關燈時間過晚,下午亮燈時間過早,又會造成電能的浪費。這種傳統(tǒng)的燈光控制方法,既浪費人力,又浪費能源,還達不到有效的教室照明效果。
現(xiàn)有的燈光智能控制系統(tǒng),如室內(nèi)燈光智能控制裝置,其功能可謂非常強大,控制方式也非常全面,但并未得到普及和推廣,也存在一定弊端,如費用較高。大型室內(nèi)燈光控制系統(tǒng),其功能繁多,若用于教室燈光控制會華而不實,又因為施工時需采用低壓綜合布線,施工難度大,實際應用中操作復雜、故障率高,檢修難度大,此外若通過手機APP連接實現(xiàn)的燈光控制會受網(wǎng)絡限制,因為需在控制系統(tǒng)中內(nèi)置Wi-Fi,但電纜井或控制總閥一般都在地下一層或以下,或為了防止人為破壞保障其安全性,都會使用密閉性較強的門窗并加固墻體,因此在這些場所網(wǎng)絡信號普遍較弱,且以上系統(tǒng)造價較高。因此需要設計一種適用于本學院的,可行性、實用性、推廣性和針對性都較高的燈光智能控制系統(tǒng)。
本系統(tǒng)需要實現(xiàn)時間控制、光感控制、數(shù)字顯示,以及出現(xiàn)故障及時報錯的信息提示,以增加系統(tǒng)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體需求為在時間控制的前提下考慮自然光對室內(nèi)的影響,若滅燈的預設時間未到,而自然光已能滿足室內(nèi)照明要求,則通過光敏傳感器輸送的信號,將燈光關閉;若亮燈時間未到,而因天氣環(huán)境等因素影響,室內(nèi)照明過暗,則通過光敏傳感器輸送的信號,將燈光點亮。此外若該系統(tǒng)出現(xiàn)電源電力不足等故障時,應通過顯示器給出報錯信息。
因該系統(tǒng)使用的環(huán)境即每間教室的光線不同,故需為每間教室針對性地分別配置一套該系統(tǒng),在考慮低成本和低功耗的前提下,系統(tǒng)設計和選型如圖1所示。
圖1 燈光智能控制系統(tǒng)框圖
主控芯片選擇微控制器MSP430F5528。比起STM32來說,其優(yōu)勢在于價格低、超低功耗、功能齊全和穩(wěn)定性高。因為本系統(tǒng)的應用場景為教室以及圖書館,數(shù)量較多,在考慮性價比的情況下,使用微控制器MSP430F5528能在完全滿足系統(tǒng)要求的前提下,降低造價成本以及使用的過程中的能耗。
MSP430F5528微控制器有USB接口、16位定時器(4個)、高性能12位模數(shù)轉換器、2個通用串行口和具有報警功能的實時時鐘模塊等,可滿足本設計需求且基本無資源浪費。其引腳及系統(tǒng)連線如圖2所示。
圖2 主控芯片引腳及連接圖
光敏傳感器需要三路,型號為FPD333-3B/L3,分別放置在教室內(nèi)前、中、后三個位置,用于從不同角度采集自然光線,采集后由各自采集的信號(SIG)引腳送至運放LM324(該芯片有四路運放)的1IN+、2IN+、3IN+引腳,如圖3所示,LM324將信號放大后由1OUT、2OUT、3OUT引腳送至MSP430F5528的ADC1、ADC2、ADC3(ADC4預留可用于后期的系統(tǒng)擴展),三路信號進入微控制器內(nèi)部后,經(jīng)過A/D轉換再進行判決,判決方式為3取2,用于決定室內(nèi)燈光的亮滅。
圖3 三路光敏傳感器與LM324的連接圖
時鐘信號選擇實時時鐘(RTC)DS1307,用于跟蹤當前時間和日期,該芯片支持I2C協(xié)議,該芯片功耗低,振蕩頻率為32.768kHz,可精準定時一天的時間(24 h)誤差很小,并將時間顯示在COG顯示器上。如圖4所示,時鐘信號經(jīng)SCL引腳送入MSP430F5528的P1.3引腳,SDA也與微控制器的P1.4引腳相連。
圖4 DS1307引腳圖
按鍵模塊用于進行時間設置,如圖5所示,其P2.1和P2.3引腳與微控制器的同名端相連,通過KEY3進行時間的設置和定時的設置,KEY4可進行確認和取消時間和定時設置。
圖5 按鍵電路圖
顯示器使用COG液晶屏,它具有低功耗的特點,故能與低功耗微控制器MSP430F5528搭配,通過使用COG(用于時間顯示及定時顯示),可實現(xiàn)時間和自然光對燈光的并行控制。如圖6所示,COG的8、9、10、11、12引腳接至MSP430F5528的20、41、30、31、26上,實現(xiàn)時間設置的顯示及定時控制的顯示。
圖6 COG顯示器電路圖
供電模塊采用USB和電池模式供電,USB供電模式下采用Micro-USB如圖7所示,圖中VBUS、VUSB、USB n、USB p與微控制器同名端相連(此供電模式預留用于系統(tǒng)檢測時供電)。實際應用時使用電池供電,當為電池供電時,采用兩節(jié)7#電池(3 V),將其升至5 V電壓送入Micro-USB的輸入端供電。KEY1用于進行電池的管理對電池電量進行檢測。
圖7 電源電路1
另外還有如圖8所示的電路與微控制器相應的引腳連接,給微控制器MSP430F5528供電及提供保護。其中圖8(a)是復位電路,按鍵KEY2用于對微控制器MSP430F5528進行復位。圖8(b)(c)是時鐘電路,用于給微控制器MSP430F5528提供時鐘信號,使其穩(wěn)定有序地工作。它們整體構成了微控制器MSP430F5528的最小系統(tǒng)。
圖8 電源電路2
繼電器選擇HLS8L-DC3V-S-C,工作電流為10 A,如圖9所示,將微控制器MSP430F5528輸出的電平信號經(jīng)P1.5引腳送入繼電器的D1引腳,控制繼電器的打開和閉合,從而控制室內(nèi)燈光的亮滅。
圖9 繼電器引腳圖
整套系統(tǒng)外加包裝殼,預計大小在10 cm×10 cm左右內(nèi),成本在100元以內(nèi),如果批量生產(chǎn)(以10件起制作)成本還能節(jié)省20%。
整個設計基本滿足系統(tǒng)需求,同時為更好地體現(xiàn)時間控制方面的智能化,需要充分考慮一年內(nèi)當?shù)氐奶鞖馇闆r,通過統(tǒng)計分析得出一年中不同時間段對燈光控制的時間區(qū)間,具體統(tǒng)計方法可通過使用Bartlett's球狀檢驗,進行因子分析,通過使用SPSS軟件計算進而得到方差貢獻率矩陣,利用GM(1,1)模型對該城市的氣候指數(shù)進行分析,通過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對當?shù)氐奶鞖馇闆r做基本預測,由此提供系統(tǒng)控制的多個有效時間段。最后選擇相對來說電荷負載不太大的學生宿舍作為測試地點,可先選擇一間進而在一層樓進行測驗,以確保驗證的有效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