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憶:生活中的缺陷使我情愿與生活保持距離,遠一點,書本就提供了這個機會。它們和我的生活可能沒有一點相似,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又有聯(lián)系。總的來說,我就是特別需要一個和我實際生活的世界不一樣的空間。我不是要藏身其中,而是要通過它讓我對自己現(xiàn)實的遭遇有抵抗力。當然,它也許使我更不喜歡現(xiàn)實生活。要等到書本幫助我度過這個分裂期,令我對正在經(jīng)驗的世界有一點喜歡,還要走很長的道路,還要經(jīng)歷更多的生活,讀更多的書。
余秀華:人都有自己的一個角色,有人喜歡把自己看成導演,我從來沒有這樣的野心。我一直盡力配合命運,演好自己的這個丑角,哭笑盡興。該活著的時候活著,該死的時候去死,沒有顧忌。只是現(xiàn)在,命運的錯位里,聚光燈打在了我身上,我能如何?我本來就是這個角色,本真即為表演。
泰戈爾:你已使我綿延無盡,這樣做是你的快樂。這易碎的陶杯,你一次次倒空,又不斷充以新的生命。
李澤厚:哲學始終是科學加詩。它有科學的方面和內(nèi)容,既有對客觀現(xiàn)實(自然、社會)的根本傾向做概括領悟的方面,但并非某種科學的經(jīng)驗論證;同時它也有表現(xiàn)特定時代、社會的人們的主觀意向、欲求、情致的方面,其中包含有某種朦朧的、暫時還不能被科學所把握所規(guī)定的東西,這東西又總是與人的存在或本質、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人的命運和詩情廝纏在一起。沒有純粹的哲學,哲學總是自己時代意識和人生之詩的精華。
阿爾貝·加繆:在生活中,所有的人都有一段溫情,這能幫助人生活下去。人在感到心灰意冷的時候,就緬懷那段溫情。
赫塔·米勒:對世間一切事物報以虛無的態(tài)度其實是輕松的,真正困難的是如何勇敢地介入其中。
寺山修司:所有的速度都會朝向墓地,因此最好還是慢點走。人生在世,哪怕能多看到一片萵苣葉也是好的。
嚴歌苓:或許美化靈魂有不少途徑,但我想,閱讀是其中易走的、不昂貴的、不須求助他人的捷徑。
《高考1977》:知識乃人之應該有,人須臾不可以離開知識,若無知識,人和禽和獸還有什么兩樣呢?知識有兩個來源:一是親身得之于實踐;二就是讀書。
魯米:當你發(fā)自靈魂地做事,會感到內(nèi)在流動著一條河,一條喜悅的河。
王小波:人在無端微笑時,不是百無聊賴,就是痛苦難當。這些笑容都是在笑自己,不是在笑別人。
歌德:生活看起來最如此的庸俗,如此的易于滿足日常平淡的事物,然而它總是在暗地里念念不忘某些更高的要求,而且去尋找滿足這些要求的手段。
劉墉:我們可以轉身,但是不必回頭,即使有一天,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也應該轉身,大步朝著對的方向去,而不是一直回頭怨自己錯了。
楊絳:你的問題在于書讀得不多而想得太多。過度規(guī)劃未來,過度思考人生就是病,得治。
林語堂:讀書的意義是使人較虛心,較通達,不固陋,不偏執(zhí)。讀書不僅能夠讓我們掌握一定的專業(yè)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從其中看到解決各種各樣的人生問題的方向。人終其一生,無非就是在不斷探知自己的人生到底應當有什么樣的意義而已。
桐華:我們的眼睛決定了,不論我們?nèi)绾无D動,永遠都只能看到180°,而生活是360°,所以,總有些我們不知道的事情。
三島由紀夫:對于我來說,美必須是這樣的東西。它從人生中遮隔我,又從人生中保護我。
托爾斯泰:當你意識到自己是個謙虛的人的時候,你馬上就已經(jīng)不是個謙虛的人了。
莫言:早熟的人容易對這個世界低頭,像成熟的稻谷,被生活所累,彎了腰;晚熟的人,卻像冬日山間的松柏,雖腰身彎折,卻蓄勢待發(fā)。
梁曉聲:我現(xiàn)在教育我的學生也經(jīng)常這樣講,少寫一點初戀、郁悶,少寫一點流行與時尚,多想一下自己的父母,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了解,談何了解天下。
劉亮程:故鄉(xiāng)是一個人的羞澀處,也是一個人最大的隱秘。我把故鄉(xiāng)隱藏在身后,單槍匹馬去闖蕩生活。我在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走動,居住和生活,那不是我的,我不會留下腳印。
塔可夫斯基:生命當然沒有意義。要是有,人就不自由了,他會變成意義的奴隸,他的生活就會被全新的標準所支配:奴役的標準。
《星際穿越》:愛是我們唯一能夠感知的超越時空維度的事物。
羅蘭·巴特:“想你”是什么意思?這話意味著:把“你”忘了以及經(jīng)常從那種忘卻中醒過來。
梭羅:很久以前我丟失了一頭獵犬,一匹栗色馬,和一只斑鳩,至今我還在追蹤它們。我對許多旅客描述它們的情況、蹤跡以及它們會響應怎樣的叫喚。我曾遇到過一二人,他們曾聽見獵犬吠聲,奔馬蹄音,甚至還看到斑鳩隱入云中。他們也急于追尋它們回來,像是他們自己遺失了它們。
夏目漱石:人類指著貓說,你看,貓多快活啊。貓只道,誰又要求你們?nèi)祟惙堑冒炎约焊愕眠@么累呢。
阿赫瑪托娃:一星期我都沒有和人說一句話,我一直坐在海邊的石頭上,我愛看,綠色波浪噴濺起的水花,仿佛我的淚水,苦咸。有過多少春天和冬天,而我為何記住的只有一個春天。
芥川龍之介:年少時代的憂郁是對整個宇宙的驕傲。
索菲婭·羅蘭:美麗使你引起別人的注意,睿智使你得到別人的賞識,而魅力,卻使你難以被人忘懷。
菲茨杰拉德:然后我長大了,美的豐潤幻想便離我而去了。我的纖維變得粗糙了,我的耳朵變得極度靈敏。生活就像海水一樣在我的島嶼四周升起,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在這海水中撲騰掙扎了。
林達:歷史教育的目的,是帶來一個健康的社會,讓新的一代有幸福的生活、健康的心態(tài)。他們應該是幽默、睿智、快樂、自尊、富有想象力的一代,而不是一代悲壯的憤怒青年。否則,這個社會出問題的可能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夜雨輯自《廣州日報》《南方農(nóng)村報》等? 陳定遠/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