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睿,王 亮,劉 雍,宋 兵,錢曉明
(1.天津工業(yè)大學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天津 300387;2.明新旭騰(江蘇)創(chuàng)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蘇 新沂 221433)
超細纖維因其極高的產(chǎn)品附加值受到眾多紡織企業(yè)的青睞,其中海島熔融紡絲法是制備超細纖維的主要方法[1]。目前海島熔融紡絲常以易水解聚酯(COPET)或者低密度乙烯(LDPE)作為“海”組分材料,通過堿減量與苯減量法去除“?!苯M分,但后期會造成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2]。聚乙烯醇(PVA)是一種水溶性好[3]、生物可降解性高[4-5]的合成高分子材料。若以PVA 為“?!苯M分,與PA6 或者PET 一起進行海島復合熔融紡絲,則能實現(xiàn)海島超細纖維的綠色制造。但由于PVA 中存在大量羥基,容易在分子內(nèi)和分子間形成強氫鍵[6],使得PVA 的熔點和分解溫度十分接近,即熱加工窗口小,無法進行熔融加工。另一方面,海島紡絲需考慮海相聚合物的熔融特性,這就需要PVA 的熔融紡絲溫度達到250 ℃以上[7]。
目前針對PVA 增塑改性的方法主要分為共聚改性[8]、共混改性[9]、后反應改性[10],其中共混改性是實現(xiàn)PVA 熱塑改性最簡單有效的方法。DING 等以水為增塑劑,對PVA 進行增塑改性后,通過熔融紡絲制備了具有良好拉伸性能的PVA 纖維[11]。但是在高溫加工過程中隨著水分的蒸發(fā),最大拉伸率逐漸減小,并且只能在180 ℃條件下進行熔融紡絲。XU 等利用己內(nèi)酰胺與水為增塑劑,在160 ℃條件下制備PVA 熔融紡絲纖維,但更高溫度下進行熔融紡絲則較為困難[12]。除了水與酰胺類增塑劑外,多元醇類增塑劑也常被用來對PVA 進行增塑改性。WU 等利用丙三醇作為增塑劑,對PVA 進行增塑改性,有效降低了其熔點[13]。與前兩類增塑劑相比,多元醇類增塑劑具有與PVA 相似的基團,可以與PVA 分子內(nèi)的羥基相互作用,破壞PVA 分子內(nèi)和分子間原有的氫鍵,使其熔點降低,熱加工窗口變寬,從而有助于PVA 熔融加工。通過文獻對比不同羥基數(shù)目的多元醇,如丙三醇[14]、乙二醇[15]、木糖醇[16]增塑改性后PVA 的熔融溫度及熱穩(wěn)定性發(fā)現(xiàn),隨多元醇羥基數(shù)目增多,改性后PVA 的熱穩(wěn)定性提高,目前單一多元醇類增塑劑熱塑改性后的PVA 能夠穩(wěn)定熱加工溫度在210 ℃[17],若使用多羥基數(shù)目多元醇對PVA 進行增塑改性,則有望進一步提高PVA 熱穩(wěn)定性,實現(xiàn)增溫熔融紡絲。
另外,常用的多元醇類增塑劑,例如甘油,在單獨使用過程中,會隨著含量的增加逐漸與PVA 產(chǎn)生相分離[18],使得塑化效果減小,甚至會出現(xiàn)塑化劑析出的情況。若以2 種不同分子量多元醇為共混增塑劑,當較低分子量多元醇進入PVA分子鏈間后,會使較高分子量的多元醇更易與PVA 相互作用,較高分子量的多元醇不易析出[18]。另外利用沸點較高的多元醇進行增塑,可以減少熱加工過程中增塑劑的損耗,提高熱加工穩(wěn)定性和熱加工溫度。因此,本文采用2 種不同分子結(jié)構(gòu)多羥基數(shù)目的多元醇組成共混增塑體系,經(jīng)過雙螺桿擠出造粒機制備得到增塑改性PVA;分析2種多元醇混合比例對增塑改性PVA的熔點、分解溫度、流動性能的影響;在250 ℃條件下對改性PVA 進行熔融紡絲,進一步研究不同紡絲速度對纖維性能的影響。
1.1.1 材料
聚乙烯醇(PVA,牌號088-03 工業(yè)級,聚合度250~350,醇解度86%~90%,灰分≤0.5%,中國石化集團四川維尼綸廠);多元醇A(分析純,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多元醇B(分析純,上海笛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爽滑劑(分析純,上海畢得醫(y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抗氧化劑(工業(yè)級,北京百靈威科技有限公司)。
1.1.2 儀器
造粒機(RXT26,南京瑞亞擠出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切粒機(LQ-100,南京瑞亞擠出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真空干燥箱(DZF-6210BZ,紹興蘇伯儀器有限公司);紡絲機(FCF-10,淄博方辰母粒廠);卷繞機(ZHW62T,展衡機械有限公司);差示掃描量熱儀(DSC204F1,德國耐馳公司);熱重分析儀(TG209F3 Tarsus,德國耐馳公司);模塊化流變儀(MCR302,奧地利安東帕有限公司);X 射線衍射儀(D8 DISCOV-ER,德國布魯克公司);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Vertex80,德國布魯克公司);纖維強伸度儀(100 CN,XQ-1A,上海新纖儀器有限公司。
1.2.1 材料的制備
將PVA原料、多元醇A、多元醇B、少量抗氧化劑與爽滑劑按照表1所示比例(表中數(shù)據(jù)均為質(zhì)量分數(shù))在高速混合機中混合,其中樣品a、b、c中,多元醇A與多元醇B的比例分別為1∶1、2∶1、4∶1?;旌虾煤罄迷炝C擠出造粒,造粒溫度230 ℃,螺桿轉(zhuǎn)速160 r/min。經(jīng)過切粒工藝制備得到改性PVA 粒料,并于90 ℃條件下真空干燥20 h。將制備得到的改性PVA粒料加入螺桿紡絲機中進行熔融紡絲,其中螺桿紡絲機1~6 區(qū) 的溫 度分 別是210、220、225、230、235、240 ℃,紡絲模頭溫度為250 ℃,紡絲機計量泵頻率為25 Hz。之后絲條經(jīng)過上油及導絲裝置,由卷繞機集束卷繞,紡絲速度分別為1 000 m/min和1 200 m/min。
表1 改性配方表Tab.1 Modified formula table 單位:%
1.2.2 測試與表征
在氮氣氛圍下,利用差示掃描量熱儀對樣品的熔融溫度進行測試。將不同比例改性PVA粒料從室溫升溫至250 ℃,升溫速率為10 ℃/min,在250 ℃條件下保溫3 min,再以10 ℃/min 的速率降溫至30 ℃,以消除熱歷史,最后再以10 ℃/min 的速率升溫至250 ℃。
在氮氣氛圍下,利用熱重分析儀對樣品的熱穩(wěn)定性及分解溫度進行測試。將不同比例粒料以10 ℃/min 的升溫速率從30 ℃升至800 ℃,氣體流速為50 mL/min。
利用模塊化流變儀的旋轉(zhuǎn)模式對樣品的流變性能進行測試,轉(zhuǎn)子間隙為1 mm。
利用X 射線衍射儀測試熔融紡絲纖維的結(jié)晶度。將未經(jīng)卷繞機集束的原絲,以及在1 000 m/min和1 200 m/min 紡絲速度下集束的纖維,在2θ為5°~40°范圍內(nèi)連續(xù)掃描,測試電壓為40 kV,然后計算其結(jié)晶度(X),公式為
式中:S為結(jié)晶區(qū)域面積;S′為非結(jié)晶區(qū)域面積。
利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分析改性與未改性PVA的紅外光譜特征,掃描范圍為400~4 000 cm-1。
按照GB/T 14337—2008,在拉伸速度40 mm/min,夾持距離20 mm 的條件下,利用纖維強伸度儀對熔融紡絲纖維的力學性能進行測試。
圖1 為3 種樣品的黏度隨剪切速率的變化??梢钥闯?,黏度隨著剪切速率的增大而減小。說明在實際螺桿剪切作用下,粒料黏度逐漸變稀。當多元醇A與多元醇B比例為2∶1時,改性PVA的黏度對剪切速率變化的敏感性最強,說明此比例下雙醇共混增塑體系對原有PVA分子內(nèi)與分子間的氫鍵作用破壞程度較大,使得PVA分子鏈活動性增加,從而提高了PVA的熔融可紡性,因此選用雙醇共混比例為2∶1的改性PVA進行熔融紡絲。
圖1 不同樣品的黏度變化Fig.1 Viscosity changes of different samples
2.2.1 對PVA熔融過程的影響
圖2為不同增塑比例配方的粒料DSC曲線??梢钥闯觯S著雙醇共混增塑劑的添加,整個體系的熔點較未改性PVA(曲線a)的熔點(199.9 ℃)明顯降低,3 種樣品的PVA 熔點分別降低到167.7、166.9、164.9 ℃。這種現(xiàn)象表明雙醇共混增塑劑與原有PVA發(fā)生相互作用,破壞分子鏈間與分子鏈內(nèi)部的氫鍵,達到較大增塑效果。DSC曲線圖顯示未改性PVA的熔融峰較窄,改性后PVA的熔融峰變寬,說明多元醇小分子進入PVA 分子鏈間,與PVA 側(cè)鏈羥基形成新的氫鍵,增大PVA分子鏈間距離,提高了PVA分子鏈的活動性。
圖2 不同粒料樣品的DSC曲線Fig.2 DSC curve of different granular samples
在3 種雙醇共混比例樣品的比較中可以發(fā)現(xiàn),隨著多元醇A 的比例加大,整個共混體系的熔點逐漸降低,表明隨著多元醇A 含量的增多,共混增塑劑對PVA 分子內(nèi)與分子間氫鍵的破壞作用逐漸增大。因為使用的多元醇羥基數(shù)目較多,所以共混增塑劑極性較大。雙醇共混增塑體系對PVA 這類極性聚合物的增塑作用并不是填充作用,而是由二者的極性基團相互作用替代聚合物分子間作用,減少了物理聯(lián)接點,削弱了分子間作用力[19]。而多元醇A 的羥基數(shù)目多且分子量較小,當含量增大時極性基團增多,對氫鍵破壞效果也增大。在DSC 曲線中只有單一的熔融峰,說明2 種不同分子量多元醇組成的增塑體系未出現(xiàn)只使用單一多元醇類增塑劑時產(chǎn)生的相分離現(xiàn)象,避免了因多元醇析出增塑效果急劇降低的問題。同時共混增塑體系在250 ℃時未發(fā)生明顯的分解趨勢,為增溫熔融紡絲創(chuàng)造了條件。
2.2.2 對PVA熱穩(wěn)定性的影響
通過熱重分析,研究改性前后PVA 的熱穩(wěn)定性能,兩者的熱失重(TG)曲線及熱重曲線對溫度的微分曲線(DTG)如圖3(a)、(b)所示。PVA中的水通常分為自由水、可凍結(jié)束縛水和非凍結(jié)水3 種狀態(tài)[20],其中非凍結(jié)水可以與PVA 側(cè)鏈羥基發(fā)生作用,增大PVA 分子鏈的自由體積,有利于熱塑加工。增塑劑小分子可以抑制非凍結(jié)水的減少,提高PVA 與非凍結(jié)水的結(jié)合力[21]。未改性的PVA 在152 ℃時就開始發(fā)生非凍結(jié)水的脫除,而改性后的PVA在152 ℃后依然可以保持與非凍結(jié)水的結(jié)合。
圖3 改性前后PVA的TG與DTG曲線Fig.3 TG and DTG curves of PVA before and after modification
PVA的熱分解過程包括2個階段,首先是高溫下發(fā)生羥基的脫除,其次是主鏈發(fā)生斷裂[22]。在TG曲線中可以看出,未改性的PVA 失重5%時的溫度為208 ℃,而改性后的PVA失重5%時的溫度為273 ℃,熱穩(wěn)定性提高。在DTG 曲線中可以看到,改性后PVA其分解速率最快時的溫度有小幅提高,說明2種多元醇與PVA 原有羥基發(fā)生相互作用,使PVA 側(cè)鏈羥基不易脫除,同時較高沸點的多元醇有利于提高PVA的熱穩(wěn)定性。
由于PVA 含有大量羥基,容易在分子內(nèi)與分子間產(chǎn)生氫鍵作用,使得熔點與分解溫度接近,影響其熱塑加工。通過紅外光譜測試可以分析雙醇共混增塑劑對PVA 氫鍵的影響。圖4 為樣品b 共混增塑PVA 與純PVA 的FTIR 譜 圖。
在PVA 譜圖中,3 317 cm-1處為—OH 的特征峰,在2 907 cm-1處為—CH2的非對稱伸縮振動吸收峰,在1 085 cm-1處為C—O 的伸縮振動峰。而增塑改性后的PVA 的羥基特征峰(3 290 cm-1)向波數(shù)更低的方向移動,這說明2 種多元醇共混增塑之后,有效破壞了PVA 原有的分子間與分子內(nèi)的氫鍵作用,減少了原有強氫鍵的數(shù)量,共混增塑體系與PVA分子鏈上的羥基相互作用,產(chǎn)生了新的氫鍵,破壞了原有分子鏈間的規(guī)整。這也與DSC曲線所反映的結(jié)果相吻合。
圖5 為未集束纖維(a)、紡絲速度1 000 r/min(b)、1 200 r/min纖維(c)的XRD譜圖??梢钥闯觯?θ為19.7°處出現(xiàn)明顯衍射峰,在2θ為40.5°處也出現(xiàn)衍射峰,衍射峰的強弱可以反映出結(jié)晶度大小,一般聚合物的衍射峰越強,其結(jié)晶度越大[23]。通過式(1)可計算出未經(jīng)卷繞機集束的纖維結(jié)晶度為86.18%,紡絲速度為1 000 m/min 時結(jié)晶度為90.04%,紡絲速度為1 200 m/min 時結(jié)晶度為90.50%。隨著紡絲速度的升高,衍射峰寬逐漸減小,纖維的結(jié)晶度逐漸提高。PVA分子鏈具有平面鋸齒形結(jié)構(gòu),但是由于分子內(nèi)與分子間氫鍵作用,導致拉伸取向性低。雙醇共混增塑體系破壞PVA原有氫鍵作用,有利于提高PVA 纖維拉伸取向性。通過對XRD譜圖擬合處理得到3種纖維的X射線衍射峰半高寬分別為10.51°、9.14°、9.50°。纖維大分子材料取向度(Π)的計算公式為[24]
圖5 不同集束速度下纖維的XRD譜圖Fig.5 XRD spectra of fibers at different bundle speeds
式中:H為衍射峰半高寬。
由式(2)可得3 種纖維取向度分別為94.16%、94.93%、94.73%。與未經(jīng)卷繞機集束的纖維相比,以紡絲速度1 000 m/min 卷繞集束的纖維,其PVA分子鏈沿纖維軸向的取向程度逐漸提高,原本無序排列的分子鏈向有序排列變化。當紡絲速度提高到1 200 m/min 時纖維取向度并未提高,這可能是由于此時取向較為完全,繼續(xù)提高紡絲速度對晶區(qū)取向影響較小。
測試不同紡絲速度下纖維力學性能,各測試10組數(shù)據(jù)后取其平均值,結(jié)果見表2??梢园l(fā)現(xiàn),隨著紡絲速度的提升纖維的線密度及斷裂伸長率降低,但纖維條干不勻率提高。這可能由于纖維在卷繞集束過程中,拉伸不勻有時會發(fā)生斷絲現(xiàn)象,導致條干不勻,也影響纖維強力等性能。
表2 不同紡絲速度PVA纖維力學性能測試結(jié)果Tab.2 Test result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VA fibers with different spinning speeds
1)雙醇共混增塑劑的加入有效改善了PVA的流變性能,其中當多元醇A與多元醇B比例為2∶1時流變性能較好適合熔融加工。
2)雙醇共混增塑體系與PVA分子鏈上的羥基發(fā)生相互作用,破壞了原有PVA 分子內(nèi)與分子間的氫鍵作用,使PVA 的熔融溫度降低到167.7 ℃。同時,增塑劑與PVA 分子間形成更強的氫鍵作用,改善了PVA的熱穩(wěn)定性能,使得改性后的PVA可以在250 ℃條件下進行熔融紡絲。
3)在熔融紡絲過程中,選擇適合的紡絲速度可以提高成纖的結(jié)晶度。因此,雙醇共混復配增塑體系為PVA熱塑改性及其后續(xù)作為“海”組分與PA6進行海島紡絲制備超細纖維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