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橙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本書,我們便是書中的主人公,從出生到現(xiàn)在,我們在這本書中留下了很多動人的篇章,當(dāng)然也不乏一些灰暗的橋段。閑來從頭翻閱此書,也許你曾踏足山巔,領(lǐng)略云蒸霞蔚的風(fēng)光;也許你曾跌落低谷,歷經(jīng)了一個人的兵荒馬亂。正是這一個個起起伏伏的故事,讓這本書變得引人入勝,那些遺憾的情節(jié),都是為下一次驚喜埋下的伏筆。
不管此刻正在經(jīng)歷著什么,一往無前,總會迎來曙光。
《走一段黑路》一文中,小小年紀(jì)的我有一次在姥姥家玩到很晚,等玩夠了,姥姥說送我回家,我謝絕了姥姥,執(zhí)意獨(dú)自回家。夜晚道路兩旁黑黝黝的玉米地中似乎藏著可怕的怪物,小橋上不知從何而來的火光一明一暗,更是嚇得我兩腿直打哆嗦。盡管多次想打退堂鼓,可我知道,只有向前才能回家,才能擺脫黑暗和恐懼。
那段黑路曾經(jīng)帶給我無限的恐懼和絕望,可我也很感謝走過那段黑路,因?yàn)樗o了我一生都用不完的勇氣,讓我足以在未來的日子面對那些害怕的事情。
不懼歲月的顛簸,才能傾力擁抱未來的精彩和浪漫。
《不怕當(dāng)最后一名》一文中,高一那年,我報了校運(yùn)動會1000米賽跑。起跑不久,我就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成了最后一名。少年有氣吞山河之志,怎能看著自己落后于他人?整個賽程中,我?guī)状螐?qiáng)行提速。跑過終點(diǎn)線時,我的大腦從麻到熱,漸漸地整個人走不穩(wěn)路,最后直接癱坐在賽道上開始吐。
那一次我得了最后一名,但班主任的鼓勵和寬慰讓我明白:坦然接受自己人生平淡的底色,也是一種磊落和灑脫。
再深入人心的故事也會結(jié)束,翻過這一頁,才能書寫下一章。
《種苞米》一文中,那年他高考落榜,心情十分糟糕。一場雨后,他跟隨父親去種苞米,太陽落山的時候他已筋疲力盡,口干舌燥。還有四壟地沒種完,種子卻點(diǎn)光了。本以為父親會第二天再來種,沒想到回家取了種子的父親堅持要把剩下的地種完。他不理解父親為什么要這樣做,父親讓他比較去年前后相差一天下種的苞米如今的差別,他觀察后瞬間明白了一宿的時間對苞米收成的影響有多大。
苞米如此,人又何嘗不是?與其沉浸在失意中,不如早早種下理想的種子,勤奮耕耘,等待季節(jié)走向金黃。
人生的旅途中,倘若沒有一些遺憾裝點(diǎn),豈不是太單調(diào)?只要給自己足夠的耐心和時間,付出足夠的努力和堅持,那些曾經(jīng)無法言說的遺憾,定是在另一處靜靜醞釀著下一次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