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慧銘
“茅舍春回事事歡,屋塵收拾號除殘”,這是清代蔡云描寫“掃塵日”的兩句詩。傳統(tǒng)的“掃塵日”在臘月二十四,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開始打掃衛(wèi)生,清洗物品,灑掃庭院,疏浚溝渠,迎接新年,民間就有“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諺語。
年終掃塵,古時又稱除年,據(jù)傳源于古代驅(qū)除病疫的一種宗教儀式?!皰邏m日”雖然不算節(jié)日,卻也是由來已久,《呂氏春秋》中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jié)掃塵的風(fēng)俗。唐代以后,掃塵之風(fēng)即盛行于民間,后慢慢演變?yōu)槟杲K大掃除。宋代吳自牧的《夢粱錄·除夜》中也說:“十二月盡,俗云月窮歲盡之日,謂之除夜。士庶家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p>
至于為什么在臘月二十四這一天掃塵,和其它許多中國傳統(tǒng)的習(xí)俗一樣,也有相對應(yīng)的傳說故事:在過去,平時百姓是不能隨便清掃屋舍的,怕搬移器物和塵土飛揚(yáng)會沖犯了家中的神靈,破壞了家中福氣財(cái)運(yùn),而在臘月二十四這天,神靈們都已回到天上述職,不再打理人間的事物,人們才能放心地清理衛(wèi)生。就像《月令精鈔》里所說的“二十四日為無忌日”,又如《歲時瑣事》:“十二月二十四日掃舍宇,凡有所為,不擇憲書,多嫁娶,謂之亂絲日?!?/p>
想想也是,平日常駐家中的神靈就是“灶神”,在臘月二十三辭了灶以后,他就要上天去了,所以民間又有“二十三送灶神,二十四掃灰塵”的說法。
還有一個關(guān)于掃塵日的傳說與灶神有關(guān):據(jù)稱有個三尸神喜歡在玉帝面前搬弄人間是非,說人間在詛咒天帝,想謀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間犯亂之事,凡怨忿諸神、褻讀神靈的人家,將其罪行書于屋檐下。再讓蜘蛛張網(wǎng)遮掩以作記號。玉皇帝又命王靈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記號的人家,滿門斬殺,一個不留。這事兒被灶王爺知道了,他在臘月二十三上天之前囑咐百姓,從辭灶之日起,到除夕他再回人間前,各家各戶必須來個大掃塵,把家中清掃干凈,不然他就不進(jìn)宅,于是人們便相約在二十四這天清掃塵土,撣去蛛網(wǎng),擦凈門窗。
我小時候住在奶奶家,常聽到她在清掃時,會不時念叨著一句“請各路神靈讓一讓”,問她什么意思,她說“以免不小心碰到了還在凡間的神靈”。另外遇到墻角、屋頂?shù)闹┲牖揖W(wǎng),她還要說一句“摘下錢串子”,才能去清掃掉。為了討個好彩頭,老輩人都把屋中的蜘蛛網(wǎng)稱為“錢串子”,如果隨便動,會破了家里的財(cái)路。
掃塵這個習(xí)俗,在我國南方地區(qū)又叫做“撣塵”,而在北方稱之為“掃灰”。塵諧音“陳”,灰諧音“晦”,因此撣塵掃灰又有“除陳布新去晦氣”的寓意。同時,這一習(xí)俗也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福,以求“一元復(fù)始,萬象更新”。
清掃完家里的衛(wèi)生,就要蒸過年的大棗餑餑、買幾張春聯(lián),準(zhǔn)備歡歡喜喜過個新年了。有些人家還要在這期間做豆腐,這里面也蘊(yùn)含著美好的寓意。
豆腐作為一種很普遍的食材,存在的歷史悠久,傳說是由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安王劉安在八公山上燒藥煉丹的時候,偶然中發(fā)明的。也有學(xué)者從五代陶谷所著《清異錄》中的“為青陽丞,潔己勤民,肉味不給,日市豆腐數(shù)個”,認(rèn)為豆腐起源于唐末。
不過,豆腐在宋代時成為重要的食品確是事實(shí)。吳自牧的《夢梁錄》中就有“京城臨安的酒鋪有賣豆腐和煎豆腐”的記錄。而精于烹飪之道的北宋著名詩人蘇東坡就喜食豆腐,更是以豆腐為食材,首創(chuàng)了“東坡豆腐”這道川菜。
民間素來有過年時做豆腐的習(xí)俗,有“臘月二十三,小年祭灶神;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的說法。
豆腐,諧音“都富”“兜?!薄邦^?!?,過年做豆腐,是人們?yōu)樾碌囊荒暧憘€好彩頭,圖個吉利。其實(shí)更是因?yàn)檫^去生活貧苦,平時豆腐也不能吃上幾回,過年時做一回豆腐,除了可以全家解解饞,也可以作為待客的菜品。
因做豆腐費(fèi)工費(fèi)時,又需要一定的技術(shù),所以真正自己做的其實(shí)并不多,大多從豆腐坊訂做一些。以前也有三鄰五舍的每家拿出點(diǎn)黃豆,把做豆腐的師傅請到家,幾家合伙做一包,磨豆?jié){的、濾豆渣的、燒火的,圖的是個新鮮、熱鬧和真材實(shí)料。
臘月二十五,除了做豆腐,民間還有吃豆腐渣的習(xí)俗。傳說是因?yàn)樵钔鯛斣谂D月二十三上天匯報(bào)人間情況后,玉帝會在臘月二十五下界查訪,看各家是否如灶王爺所奏那樣勤儉節(jié)約,于是各家就吃豆腐渣瞞過玉帝。其實(shí)究其原因,不過是那時的生活清貧,人們舍不得浪費(fèi)做豆腐剩下的豆腐渣而已。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豆腐已是一種很普通的菜品了,只是在年節(jié)時上不了待客桌。但是過年時,人們還是會買上幾塊,放一塊在家里,取“納?!敝猓凶觥澳甓垢?。其他的放在過大年那天的“隔年菜”中,取其寓意,向往生活會更加富裕。
It is a folk tradition to make Tofu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As people said, one should worship the Kitchen God on the 23rd day of the 12th lunar month, clean the house on the 24th day, and make Tofu on the 25th day.
Tofu has a similar pronunciation to 都富(rich for all), 兜福(getting blessings) and 頭福(top blessings). People make Tofu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to seek good luck and auspice for the new year. As a matter of fact, people lived a poor life in the past with few opportunities to eat Tofu. When they made Tofu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they could satisfy the appetite of their folks and treat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