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永紅
(新疆葛洲壩喬巴特水利樞紐工程開發(fā)有限公司,新疆 阿勒泰 836600)
拱壩通常采用壩身泄洪方式,表孔作為拱壩主要泄洪通道,一般設計為跨橫縫布置,并設有事故檢修閘門、弧形工作門和連接大梁結構,其中連接大梁在跨中設有預留寬槽結構[1]。國內(nèi)高拱壩表孔連接大梁傳統(tǒng)施工方法一般采用桁架或承重排架立模現(xiàn)澆施工,事故門槽采用二期方式安裝施工,總體施工難度較大,工期較長。
本文依托烏東德水電站特高拱壩表孔施工,系統(tǒng)總結表孔底板整體澆筑技術、連接大梁預留寬槽結構優(yōu)化設計、預制梁封頂施工及事故門槽埋件一期施工技術。通過應用該施工技術,大幅降低了表孔施工難度,加快了施工進度,提升了拱壩整體施工技術水平。
烏東德水電站大壩為混凝土雙曲拱壩,壩頂高程988.0 m,建基面最低高程718.0 m,最大壩高270.0 m,拱冠梁頂厚11.98 m,拱冠底厚51.41 m,厚高比0.19,拱壩最大中心角101.79°,壩頂上游面弧長326.95 m,弧高比1.211。
壩身布置6個中孔和5個表孔,其中表孔跨橫縫布置,堰面采用WES曲線,堰頂高程959.0 m,孔口尺寸12 m×16 m(寬×高),泄洪表孔設兩道閘門,上游面為平面事故檢修門,下游面設弧形工作門,檢修門槽及弧形工作門槽均設計為一期預留、二期安裝澆筑方式。
表孔閘墩之間設現(xiàn)澆連接大梁,頂部與壩頂齊平,既可增強頂部拱圈整體性,又作為弧門支撐結構,大梁跨橫縫部位預留寬槽、后期回填形成整體結構。
表孔過流面周邊設計為C9035抗沖磨混凝土,其中底板堰頂以下設計為一期預留、二期澆筑方式形成,表孔設計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表孔設計結構示意圖
根據(jù)烏東德水電站工程蓄水規(guī)劃,2020年汛前蓄水至高程945.0 m處,表孔2020年汛期需具備敞泄條件,汛末具備抬高蓄水位運行條件,汛后具備安裝工作弧門條件。
表孔為拱壩重要泄洪通道,其中底板、事故門槽、連接大梁為施工關鍵部位,底板如采用二期澆筑,不僅投入大、工期長,且受一期已澆壩體剛性約束作用,二期澆筑后底板表面極易產(chǎn)生表面裂縫等質(zhì)量缺陷,影響表孔后期安全運行;事故門槽如采用二期方式安裝澆筑,須待壩體澆筑到頂后才能施工,不能滿足蓄水工期要求;連接大梁跨中設計了預留寬槽結構,傳統(tǒng)上采用鋼桁架立模分左右側現(xiàn)澆方式施工,存在安全風險大、支撐材料用量多、工期長等問題,對工程總體進度的影響也非常大。
烏東德水電站大壩表孔施工中,通過設計與施工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運用側墻與底板一期整體澆筑成型施工技術,避免了二期澆筑可能產(chǎn)生的質(zhì)量問題;創(chuàng)新設計了門槽液壓自爬升臺車,解決了事故門槽埋件一期施工難題,實現(xiàn)了事故門槽一期安裝澆筑施工;優(yōu)化連接大梁預留寬槽設計結構,采取預制梁封頂施工,快速安全完成大梁澆筑。
表孔具體施工規(guī)劃如下:
1)表孔采用3 m澆筑升層,側墻與底板一期整體澆筑成型施工;
2)事故門槽埋件采取一期施工,弧形工作門槽采取二期施工方式;
3)連接大梁跨中預留寬槽優(yōu)化至閘墩部位,與壩體脫開澆筑,后期回填至設計高程;
4)連接大梁采用預制梁封頂施工,2020年汛前完成大梁澆筑,汛后安裝工作弧門。
烏東德大壩5個表孔分2批或3批施工,單個表孔從下到上按3 m分層澆筑,其中底板與側墻整體澆筑,整體澆筑分層如圖2所示。
圖2 表孔整體澆筑分層圖
側墻與底板一期整體澆筑成型施工技術要點包括:
1)底板與側墻整體澆筑成型,其中,底板設樣架,以人工抹面方式施工,側墻立模與底板同步澆筑;
2)底板樣架按照設計結構放樣并驗收,在混凝土初凝前拆除,收倉面底板部位設20 cm厚倒角;
3)底板采用定型模板和散裝模板翻轉施工,采用承插式圍囹、套筒式拉條,方便拆模抹面施工;
4)過流面周邊澆筑C9035 PVA纖維(聚乙烯醇纖維,polyvinylalcohol fiber)抗沖磨混凝土。
表孔事故檢修門槽埋件由主軌、副軌、反軌、底檻等組成,除底檻外,其余均采用一期埋設安裝施工技術,利用液壓自爬升臺車由下至上分層安裝,與壩體混凝土澆筑同步。
液壓自爬升臺車整體呈懸臂結構,由爬升平臺、主框桁架、爬升系統(tǒng)和錨固系統(tǒng)組成。液壓自爬升臺車通過錨固系統(tǒng)固定在已澆側墻面,形成穩(wěn)定剛體結構,可以平衡埋件澆筑中產(chǎn)生的作用力,其自帶動力、自主爬升,作為門槽埋件施工工作平臺,兼作門槽模板安裝拆除平臺。門槽臺車平面及側視結構如圖3所示。
圖3 門槽臺車結構示意圖
1)爬升平臺
爬升平臺總高11.5 m,通過頂升系統(tǒng)固定在已澆混凝土側墻面上,上下共設置4層操作平臺,外防護設計采用沖孔鐵板網(wǎng)。各層平臺板均采用為45 mm折彎花紋鋼跳板,局部采用鋼板填補,具有防火、防滑、耐腐蝕的作用。各層平臺之間均設上下人洞,層與層之間設置鋼制斜梯。自爬升平臺在作業(yè)面形成一個封閉、安全并可獨立施工的操作空間。
2)主框桁架
主框桁架設計為桁架式整體鋼結構,高9 m,桁架通過挑梁與爬升平臺連接為一體,隨爬升平臺一起爬升,爬升到位后再通過錨固系統(tǒng)與已澆混凝土側墻面固定,形成穩(wěn)定的懸臂鋼結構。主框桁架主要作用是通過頂撐裝置和夾緊裝置將倉內(nèi)門槽埋件固定,以此保障埋件安裝精度滿足設計要求,除此之外,兼作門槽模板安裝拆除平臺。
3)爬升系統(tǒng)
爬升系統(tǒng)采用液壓油缸頂升方式,包括導軌、掛座、液壓油缸等。臺車爬升方式為:先在壩體混凝土內(nèi)埋設定位錐,定位錐上安裝固定掛座,固定掛座與爬軌通過液壓油缸和固定掛座的爬升導向槽相連接,通過液壓油缸的頂升運動帶動臺車向上爬升,一次爬升的高度為3 m,與混凝土澆筑升層相適應。
4)錨固系統(tǒng)
自爬升平臺和主框桁架各設計1套錨固系統(tǒng),采用廠家提供的M32波紋高強螺桿配M36定位錐,具體技術參數(shù)如下:
①波紋高強螺桿M32(3級熱軋帶肋鋼筋,HRB400E);
②定位錐及高強螺栓為M36,材料為40Cr;
③M32高強螺桿上入定位錐的長度不小于60 mm。
表孔事故檢修門槽由二期優(yōu)化為一期施工后,門槽埋件隨壩體混凝土一同澆筑,不再預留二期混凝土。根據(jù)表孔分層規(guī)劃,事故檢修門槽從高程959.0 m處以上與壩體一并分層澆筑,液壓自爬升臺車隨壩體澆筑逐步安裝到位,主要施工技術如下:
1)門槽埋件前期安裝需要在倉內(nèi)設置拉筋固定,混凝土澆筑前,將門槽液壓自爬升平臺上的埋件固定支撐系統(tǒng)與埋件連接為一個整體,以控制埋件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產(chǎn)生的變形;
2)門槽埋件后期主要由自爬升平臺頂撐絲桿及鎖緊裝置固定,倉內(nèi)采用少量預埋插筋及角鋼(型鋼)輔助固定,同時利用平臺進行輔助操作的方式定位;
3)門槽周邊模板均采用內(nèi)拉方式安裝固定,與液壓自爬升臺車之間相對獨立、互不干擾,爬升平臺不作為模板支撐的受力體,只作為模板安裝架設作業(yè)平臺;
4)爬升平臺兩端分別設置測量點位,與相鄰最近的測量點作為基準進行實時檢測;
5)爬升平臺按照埋件與爬升平臺聯(lián)合受力設計,澆筑時前后左右對稱均衡下料,澆筑面高差不超過0.5 m,即可滿足設計允許變形要求。
在此基礎上,制訂了埋件一期安裝施工流程和技術要求。液壓自爬升臺車初次安裝現(xiàn)場情況如圖4所示,此時尚未安裝爬升平臺和操作平臺。
圖4 門槽臺車初始安裝現(xiàn)場照片
表孔連接大梁跨中預留寬槽結構優(yōu)化調(diào)整至閘墩部位,順流向和垂直流向布置,平面呈T型或L型結構,連接大梁設計采用預制梁封頂,預留寬槽后期采用混凝土分層回填至設計高程。
對優(yōu)化后的預留寬槽和預制梁結構,采用三維有限單元法對連接大梁運行期和施工期進行應力分析,分析結果滿足表孔安全運行設計要求,表孔水面線在校核洪水位時與表孔連接大梁、弧門支鉸均有較大安全裕度。
表孔連接大梁預留寬槽由跨中部位優(yōu)化至跨端,即閘墩中部,順流向布置,并增設垂直流向預留槽,形成T型或L型結構,預留寬槽結構優(yōu)化后,連接大梁跨表孔部分為整體結構,底部即可設計為預制梁結構,作為結構的一部分兼作施工支撐模板,后期無需拆除。
預留寬槽及預制梁設計要點包括:
1)表孔閘墩連接大梁范圍設順流向和垂直流向預留寬槽,中墩預留寬槽平面為T型結構,邊墩預留寬槽平面為L型結構,預留寬槽設計寬度1 m,起止高程968.0~988.0 m,如圖5和圖6所示;
圖5 預留寬槽平面圖
圖6 預留寬槽下游立視圖
2)連接大梁與閘墩上游部位脫開澆筑,預留寬槽內(nèi)設連接鋼筋,后期回填形成整體結構;
3)連接大梁采用預制梁封頂,作為結構的一部分,后期不拆除;
4)為滿足預制梁安裝需要,閘墩邊墻部位增設小牛腿結構,不影響表孔泄洪過流;
5)單根預制梁結構為倒T型和L型,長度從上游至下游漸長,與流道體型適應,如圖7所示;
圖7 預制T型梁布置示意圖
6)預制梁安裝范圍內(nèi)倉面設計為自由滑動面,以平衡接縫灌漿對壩體產(chǎn)生的影響。
連接大梁預留寬槽結構優(yōu)化后,大梁部位實現(xiàn)與壩體脫開澆筑。大梁采用預制梁封頂施工,預制梁提前預制、現(xiàn)場安裝,施工進度快。
連接大梁施工技術的要點主要包括4個方面:
1)連接大梁部位與壩體脫開單獨澆筑上升,相互不干擾,有利于減少施工難度,加快施工進度,壩體可快速澆筑至壩頂,壩頂結構混凝土施工能盡早開展;
2)連接大梁采用預制梁封頂施工質(zhì)量好、安全性高,且更加方便、快速,避免了現(xiàn)澆施工所帶來的安全風險高、工期長、材料用量大等問題;
3)預制梁后期無需拆除,大梁澆筑到頂后即可開始表孔弧門施工,有利于加快施工進度;
4)預留寬槽在大梁及壩體部位內(nèi)部溫度冷卻至設計允許溫度后即可回填,不影響壩頂及壩體接縫灌漿施工。
本文依托烏東德水電站總結形成了特高拱壩表孔施工技術。該技術研發(fā)了事故門槽自爬升臺車,實現(xiàn)了事故門槽埋件一期施工,對研發(fā)弧形工作門槽一期施工技術具有重要借鑒意義;連接大梁預留寬槽結構優(yōu)化調(diào)整、預制梁封頂施工技術、過流面一期整體澆筑技術解決了表孔傳統(tǒng)施工技術存在的安全風險管控難度大、工期長等問題。
烏東德水電站表孔設計施工技術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后,通過應用實施,節(jié)約了4個月直線工期,施工期間未發(fā)生質(zhì)量安全事故。表孔底板成型質(zhì)量良好,事故閘門埋件安裝質(zhì)量滿足規(guī)范及設計要求,實現(xiàn)了工程按期蓄水發(fā)電度汛工程建設目標,取得了顯著的工程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