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寅枚,胡雨欣,張洪雁
(上饒師范學院 教育科學院,江西 上饒334001)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深入發(fā)展,線上學習逐漸成為重要的學習方式,如何提高線上學習效果日益受到教育者的廣泛關注。學生學習投入水平與學習效果密切相關。學習投入最開始被認為是與學習相關的、積極向上的、充實的一種狀態(tài),包括活力、奉獻和專注[1],后來被認為是一個元概念,包含認知、行為和情感[2]。我國學者傾向于將學習投入視為一種積極的、成熟的、持續(xù)一段時間的、與學習直接相關的情緒狀態(tài)[3]。顯然,積極主動的學習投入有助于提升學習興趣和熱情,進而提高學習效率。已有研究表明,學習投入與學業(yè)成就、學習成就感呈正相關[4]。因此,關注學生的學習投入情況,不僅有助于其學業(yè)成績的提高,提升教育教學質(zhì)量,而且有助于其自信心的增強,為后期學習和未來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結(jié)合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fā)展階段理論,6~12歲小學生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學習獲得勤奮感、克服自卑感[5]。較高水平的學習投入有利于小學生獲得勤奮感、自信感和成就感。小學五、六年級學生面臨身心雙重變化與發(fā)展,加上學習任務增加、學習難度增大,容易引發(fā)消極學習情緒,降低學習投入水平。研究發(fā)現(xiàn),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學習倦怠水平顯著高于中年級學生,他們在語文學習效能期望和學習行為上均表現(xiàn)出明顯的消極傾向[6]。了解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學習投入現(xiàn)狀,不僅有助于提升其學業(yè)成就感、增強學習主動性,使他們通過學習建立自信心、獲得幸福感,而且有利于強化其主動學習和終身學習意識,為全面發(fā)展提供強有力支持。
課題組選擇了4所城市小學的830名五、六年級學生進行學習投入現(xiàn)狀調(diào)查。其中,五年級407人、六年級423人;男生396人、女生434人。
課題組選用鄧燕編制的《小學生學習投入問卷》調(diào)查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學習投入現(xiàn)狀[7]25。該問卷設有27題,將學習投入分為三個子維度:認知投入、情感投入和行為投入,其中,認知投入8題,情感投入7題,行為投入12題。采用李克特5點計分法,完全符合計5 分,比較符合計4 分,基本符合計3分,比較不符合計2分,完全不符合計1分,得分越高,說明學習投入水平越高。問卷的信度系數(shù)為0.956,說明信度良好,可以作為研究小學高年級學生學習投入的工具。
利用金山辦公軟件WPS Office和統(tǒng)計分析軟件SPSS Statistics 21.0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統(tǒng)計和分析。
對學習投入及三個子維度的得分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顯示,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學習投入總均分為3.89,標準差為0.82。具體到三個子維度的得分,認知投入總均分為3.97,標準差為0.79;情感投入總均分為3.92,標準差為0.97;行為投入總均分為3.77,標準差為0.9。將3作為中值對學習投入水平進行判斷,得分3分以上的人數(shù)為722人,占比88.9%??梢?,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學習投入總體處于中等偏上水平,這與已有研究結(jié)論基本一致[8]。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的教育教學觀逐步被取代,以學生為中心的觀點日益得到倡導,學生的主體地位日益凸顯,加上國家對基礎教育投入的增加,均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了其主動意識,最終提高了小學生學習投入水平。除此,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認知投入水平高于行為投入水平,可見,雖然小學生認識到了學習的重要地位和價值,但是他們付諸行動的概率仍然較小,導致認知投入多于行為投入,一方面,這說明觀念逐步轉(zhuǎn)化為行動尚需要時間發(fā)揮作用,另一方面也說明,加強現(xiàn)代教育理念宣傳的同時,還需要加大行為示范和引導。
課題組進一步考察小學高年級學生在性別、年級、父母學歷、是否擔任班干部維度上的差異,對學習投入及三個子維度的得分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如下:
1.性別差異
以性別為自變量,以學習投入及三個子維度的得分為因變量,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顯示,小學高年級女生的學習投入總分為4.01,高于男生的3.75分。詳細得分見表1。具體到各子維度的得分,女生在認知投入、情感投入和行為投入維度的得分分別為4.08分、4.03分、3.92分,均高于男生的3.84分、3.81分、3.61分。
表1 不同性別小學高年級學生學習投入子維度的均值及標準差
注:M 表示均值,SD 表示標準差,下同。
進一步以性別為自變量,以學習投入及三個子維度的得分為因變量,進行獨立樣本T 檢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學習投入水平存在極其顯著的性別差異,女生在認知投入(F=16.43,T=—4.39,P<0.001)、情感投入(F=3.14,T=—3.19,P<0.01)、行為投入(F=11.68,T=—5.02,P<0.001)和學習投入總分(F=11.45,T=—4.53,P<0.001)維度上的得分均顯著高于男生,這與已有調(diào)查結(jié)果基本一致[9]。
推測其原因,可能是因為:首先,相對男生而言,小學高年級女生的認知和思維發(fā)展較為成熟,她們可能更早地認識到了學習的重要價值,因而表現(xiàn)出了更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更勤奮的學習行為;其次,小學高年級女生的個性相對文靜,注意力相對持久,容易帶來持續(xù)的學習投入行為。
參照2001年版《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3]衛(wèi)醫(yī)發(fā)[2001]號進行醫(yī)院感染診斷。采用醫(yī)院感染實時監(jiān)控系統(tǒng)軟件對發(fā)生的醫(yī)院感染病例進行統(tǒng)計,將資料進行匯總分析。
2.年級差異
以年級為自變量,以學習投入及三個子維度的得分為因變量,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顯示,小學五年級學生學習投入的總均分為3.97分,高于六年級的3.81分。詳細得分見表2。具體到各子維度的得分,五年級學生在認知投入、情感投入和行為投入維度的得分分別為4.03分、4.02分、3.87分,均高于六年級的3.91分、3.83分、3.68分。
表2 不同年級小學高年級學生學習投入子維度的均值及標準差
進一步以年級為自變量,以學習投入及三個子維度的得分為因變量,進行獨立樣本T 檢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學習投入水平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五年級學生在認知投入(F=4.15,T =2.152,P<0.05)、情感投入(F=17.13,T=2.752,P<0.01)、行 為 投 入(F =10.79,T =3.04,P <0.01)和學習投入總分(F=11.09,T=—4.53,P<0.001)維度上的得分均顯著高于六年級。小學六年級學生的學習投入顯著低于五年級,這與以往調(diào)查結(jié)論一致[10]。
推測其原因,可能是因為:相對五年級而言,六年級學生處于“小升初”特殊時期,學習壓力較大,與此同時,隨著他們自我意識的進一步發(fā)展、情緒情感的日益豐富,可能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而產(chǎn)生消極學習情緒,導致學習投入水平下降。
3.父母學歷差異
以父親學歷為自變量,以學習投入及三個子維度的得分為因變量,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顯示,父親學歷為本科的學生的學習投入水平最高,為4.06分,父親學歷為小學以下的學生的學習投入水平最低,為3.59分。詳細得分見表3。具體地,父親學歷為本科的學生在認知投入、情感投入和行為投入維度的得分分別為4.21分、4.11分、3.88分,均高于父親學歷為小學及以下、初高中、??坪脱芯可膶W生的得分。進一步的單因素方差分析發(fā)現(xiàn),父親不同學歷的學生在認知投入(F =7.08,P <0.001)、情感投入(F=4.81,P <0.01)、行為投入(F=5.41,P<0.001)和學習投入總分(F=6.0,P<0.001)維度上的得分均存在顯著差異。多重比較結(jié)果顯示,除行為投入維度以外,父親學歷為小學以下的學生的認知投入、情感投入和學習總投入水平均顯著低于父親學歷為初高中、??啤⒈究坪脱芯可膶W生。
表3 父親不同學歷的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學習投入子維度的均值、標準差、單因素方差分析
表4 母親不同學歷的學生的學習投入子維度的均值、標準差、單因素方差分析
綜上,本研究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父親、母親學歷為本科的小學生的學習投入總得分最高,與已有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7]29—30。推測其原因,首先,具有較高學歷的父母在學習認知、學習思維、學習方法和情緒疏導方面具備一定優(yōu)勢,可為小學生的學習提供較好的智力與精神支持;其次,具有較高學歷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可能更傾向于表現(xiàn)出鼓勵、溫暖和理解,有利于增強學習積極性。學者指出,父母是學生成長中的重要他人[11],積極的家庭學習支持有利于學習投入的增加。
4.是否擔任班干部差異
以是否擔任班干部為自變量,以學習投入及三個子維度的得分為因變量,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顯示,擔任班干部學生的學習投入總均分為4.18分,高于未擔任班干部學生的3.80分。詳細得分見表5。具體地,擔任班干部的學生在認知投入、情感投入和行為投入維度上的得分分別為4.28分、4.24分、4.02分,均高于未擔任班干部學生的3.87 分、3.82分、3.70分。
表5 擔任班干部與否的學生學習投入及子維度的均值及標準差
進一步以是否擔任班干部為自變量,以學習反思及三個子維度的得分為因變量,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擔任班干部的學生與未擔任班干部的學 生 在 認 知 投 入(F =11.60,T =7.41,P <0.001)、情感投入(F=7.45,T=5.69,P<0.001)、行為投入(F=1.52,T=4.52,P<0.001)和學習投入總分(F=7.39,T=6.41,P<0.001)維度上的得分均存在極其顯著的差異。這可能是因為,班干部的角色和職責促進了小學生學習投入的增加,擔任班干部的小學生更容易獲得教師、同學和家長的關注,具有更強的責任感、榮辱感,因而他們傾向于嚴格要求自己,以為同學們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
結(jié)合上述調(diào)查結(jié)果,課題組認為小學高年級學生學習投入水平的提升,除關注年級、性別等個人因素以外,還應重視父母學歷、是否擔任班干部等非個人因素。
已有研究顯示,小學女生的學習投入水平普遍高于男生[12],除了與認知發(fā)展特點和性格特質(zhì)有關以外,可能也與家庭教養(yǎng)方式、教師和父母的期望水平等因素有關。本研究結(jié)果提示,小學高年級男生的學習投入較少,可多關注小學男生的學習投入情況。建議從小學低學段開始,多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使他們愛上學習、愿意主動學習。有學者發(fā)現(xiàn),小學畢業(yè)班男生的學習壓力感和學習倦怠感均明顯高于女生[13],結(jié)合前文調(diào)查結(jié)果,課題組建議加強對小學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協(xié)助他們緩解學習壓力和學業(yè)倦怠,間接增加學習投入。
已有研究表明,小學高年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多方面問題,如,教育形式以課程教學為主、缺乏社會資源的參與等[14]。本研究結(jié)果提示,小學六年級學生的學習投入最少,因此,建議重視小學六年級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可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授他們自我調(diào)節(jié)的方法和技巧,以幫助其緩解心理壓力、舒緩消極情緒。有學者指出,游戲教學對小學六年級學生的學習投入具有積極影響[15],結(jié)合前文調(diào)查結(jié)果,課題組建議教師進一步豐富教學內(nèi)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運用多種教具,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習投入水平的提高。
本研究發(fā)現(xiàn),父母學歷為本科以上的小學生的學習投入水平較高,在暫無研究證明父母學歷與其子女的學習投入呈正相關的情況下,本研究傾向于認為其原因可能主要是積極溫暖的教養(yǎng)方式的促進。正面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有助于良好親子關系的建立,有利于子女形成健康的人格,間接增加子女對學習的認知和情感投入,加上綜合素質(zhì)較高的父母能以身作則,可能直接影響其子女的學習行為。本研究結(jié)果提示,父母學歷較高的小學生的學習投入也較多,因此,課題組建議父母對子女的學習熱情多給予肯定和鼓勵,盡量采用溫暖和理解的教養(yǎng)方式,引導小學高年級學生建立科學的學習觀和知識觀,形成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鑒于父母的言傳身教存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課題組建議父母為子女樹立良好的榜樣。
良好學風的形成與班干部密不可分。已有研究表明,選擇比自己學習投入水平高的同伴交往的情況下,才能增加自己的學習投入[16]。鑒于班干部具有較高的學習投入水平,課題組建議充分發(fā)揮其榜樣的影響,提升其他學生的學習投入:一方面可以采用“結(jié)對子”形式,將學習投入水平較高的班干部與學習投入水平較低的學生結(jié)對,從同伴的角度去激發(fā)后者的學習投入;另一方面,還可以采用公開“立典型”方式,運用榜樣的突出學習事跡進行集體教育和宣傳,倡導大家向榜樣看齊、主動向榜樣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