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葉圣陶出版教育觀的思想內(nèi)涵及啟示

      2022-04-07 17:33:08
      關鍵詞:編輯出版教育觀葉圣陶

      馬 小 俠

      (渭南師范學院 學報編輯部, 陜西 渭南 714099)

      葉圣陶是20世紀中國偉大的教育家,也是編輯出版家,是中國出版事業(yè)的先驅(qū)。葉圣陶從1912年開始擔任教師、1923年初在商務印書館工作起,一生從事編輯教育工作達76載,近乎親歷了20世紀中國社會變革發(fā)展的各個時代和文化教育改革的整個過程?!俺霭婀ぷ饕彩墙逃ぷ鳌笔侨~圣陶出版教育觀的核心思想,同時也體現(xiàn)了他對出版的教育功能的透徹理解[1]。葉圣陶在其一生的教育改革、編輯出版的探索實踐中,無論是寫作、教書或作編輯,都表現(xiàn)出中國讀書人所特有的樸實、耿直、坦率、細心、忍耐、負責的氣質(zhì)與性格[2]119。他始終走在時代前列,順應中國社會變革和教育改革要求,其以深厚的國學根底、廣闊的文化視野和現(xiàn)代教育理念,深思慎取,凝練和積淀出珍貴的編輯出版教育思想[3]1。葉圣陶出版教育觀的主要思想,深受當時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影響。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的中國知識分子,在親歷了維新變法的失敗后,不少人開始了教育救國的探索,張元濟明確提出“吾輩當以扶助教育為己任”,高夢旦、蔣維喬等人投身出版事業(yè),開始了更切實的探索,走上了“教育救國”的道路,為后來出版教育觀的形成做了鋪墊,這在某種意義上也標志著中國教育和出版的一種自覺結(jié)合[4]。20世紀20年代投身出版的葉圣陶,一生所奉行“出版工作也是教育工作”的出版教育思想,正是對近代出版先哲“出版和教育相結(jié)合”的出版教育觀的一種賡續(xù)和發(fā)展[5]。本文對葉圣陶出版教育觀的思想內(nèi)涵進行系統(tǒng)梳理與探究,以期對現(xiàn)代編輯出版者以啟迪與借鑒,促進相關研究的深入開展。

      一、 葉圣陶出版教育觀的相關研究概述

      關于葉圣陶出版教育觀的研究,一直受到學界的重視。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彭加瑾在《葉圣陶與編輯工作》一文中對葉圣陶的出版教育活動進行了概括。他認為葉圣陶對“為人作嫁”的崗位有著一種十分深厚的感情和深沉的愛,他自甘默默,任勞任怨,把出版工作看作一項嚴肅的事業(yè),并傾注了畢生心血,他那顆 “為人生” 的真誠的心在鼓舞著人們[6]。20世紀90年代初,趙從旻從五個方面總結(jié)了葉圣陶的編輯思想。認為葉圣陶一生的工作“第一是編輯”,在編輯出版工作中,視讀者如朋友,有所為有所不為,擇優(yōu)采稿,敬業(yè)求實,這些使他無論面對歷史還是朝向未來,都真正做到了俯仰兩無愧[7]。徐登明通過對葉圣陶一生的出版工作進行分析,認為葉圣陶把以編輯出版和文學創(chuàng)作來救國救民的思想化作反帝反封建的行動,也是他一生從事編輯出版活動的動力和源泉[8]。張志公以三種身份和葉圣陶先生接觸多年,歸納出葉圣陶有兩個特點:一是主張把愛護、幫助學生和諄諄教誨學生要很好地結(jié)合起來;二是主張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自學能力,教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9]。進入21世紀后,相關研究不斷增多。李靜、常忠偉在《葉圣陶與鄒韜奮編輯思想比較》一文中,指出兩位的獨特之處:葉圣陶把編輯工作當作教育工作,鄒韜奮站在大眾立場,反映大眾生活,是兩位的共同點,即真摯熱忱的愛國主義思想和竭誠為讀者服務的思想的具體表現(xiàn)[10]。郭璨從葉圣陶教育出版思想的研究中受到啟示,認為出版工作不是簡單的編輯工作,而是要將教育工作融入出版事業(yè)中,這樣才能真正融匯教育的思想,體現(xiàn)出版的價值與作用[11]。

      縱觀40多年來關于葉圣陶出版教育觀的研究,雖然在價值意義、教育功能、時代影響等方面有了不少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對葉圣陶出版教育觀的思想研究得不夠系統(tǒng)、不夠全面,研究的內(nèi)容多有重復,提出的觀點陳舊等。因此,非常有必要對圣陶出版教育觀的史料作進一步梳理,對其豐富的出版教育思想內(nèi)涵作進一步挖掘,用更開闊的視野和更靈活的研究方法,對其出版教育觀進行系統(tǒng)、深入的探究,以期對現(xiàn)代編輯出版者以智慧的滋養(yǎng)與啟迪。

      二、葉圣陶編輯出版工作的發(fā)展歷程

      葉圣陶(1894—1988),1894年10月28日,出生于江蘇省蘇州市懸橋巷的一個城市貧民家庭,名紹鈞,原字秉臣,筆名有秉丞、翰先等。還在學生時代他深受辛亥革命的影響,逐漸接受了“富國強民、救亡制夷”“愛吾國兮如身,愛吾群兮如親”等愛國救民思想[12]8,從此有了濃郁的愛國情懷。葉圣陶從1912年開始擔任教師,到1923年應邀任上海商務印書館國文部編輯,再到20世紀80年代,一直都與編輯工作有著密切聯(lián)系,其出版教育經(jīng)歷有70多年,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906—1922)。葉圣陶1906年春考入蘇州第一所公立小學 ,這期間每逢星期天,他常與同學一起談論蘇州的人物地理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崇拜的英雄人物是愛國思想家顧亭林。1907年考入蘇州公立第一中學堂后,開始注意從讀書中學習寫作的技巧和方法。1908年曾與王伯祥等同學組織成立詩社,取名“放社”。1909年與顧頡剛等同學組織國學研究會,創(chuàng)辦油印《學藝日刊》,編輯印刷《藝蘭要訣》等。1912年春,葉圣陶因家貧無力升學,就任小學教師并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同時他已經(jīng)開始為商務印書館編小學國文課本,參與創(chuàng)辦《直聲》文藝周刊,與劉延陵等創(chuàng)辦《詩》月刊。1921年6月,葉圣陶開始在中國公學教中學語文,11月又到杭州第一師范任教,直到1922年為止。期間,他既教書寫作,又辦刊育人,依然積極主動地將教育、出版與救國聯(lián)系在一起,與人合作撰寫《對于小學作文教授之意見》,在《新潮》創(chuàng)刊號發(fā)表[13]14-15。這一時期為葉圣陶出版教育觀的形成以及文學創(chuàng)作打下了基礎[13]10-17。這期間,葉圣陶一直都在致力于開啟民智、啟蒙國民的工作。他改革教育,還希望通過辦刊、文學創(chuàng)作來達到自己“救人之心”“服務社會,喚醒民眾”的目的[12]11。這是葉圣陶把編輯出版與教育融為一體的思想淵源。

      第二階段(1923—1930)。1923年春,葉圣陶應邀任上海商務印書館國文部編輯,開始了他的正式編輯生涯。主編《小說月報》《公理日報》等雜志[4],也是他在商務印書館從事編輯出版的主要工作。同時,他還編輯出版了《學藝日刊》《課余》《甪聲》《文學旬刊》《詩》等刊物[12]5;與顧頡剛合編新學制初中《國語》教科書6冊;選注《荀子》《禮記》《傳習錄》《蘇辛詞》,均編入學生國學叢書[13]18,22-25。在商務印書館從事8年的編輯出版工作,葉圣陶在思想上和編輯出版業(yè)務上都逐漸成熟。思想上,葉圣陶帶著滿腔的救國救民熱情,邁著堅實的步伐,緊跟著時代前進,在現(xiàn)實斗爭中成長為一名激進的民主革命戰(zhàn)士?!豆砣請蟆肪哂絮r明的反帝愛國立場,它從一個側(cè)面記錄了葉圣陶在“五卅運動”中的反帝愛國斗爭。業(yè)務上,他通過《小說月報》《公理日報》《蘇州評論》《光明》《一般》等刊物及《國語》教材等書籍的編輯實踐,更加增強了編輯工作的責任感,掌握了編輯出版方面的知識和技能[12]16,25。1930年底,他辭去商務印書館職務,開始擔任開明書店編輯。

      第三階段(1931—1948)。葉圣陶在開明書店任編輯,先后參加《中學生》《中學生文藝》《開明國語課本》(共8冊)《開明文學辭典》《月報》等多種刊物、課本及報紙的編輯工作,還任《中學生》《中國作家》等刊物的主編[13]29-57。他在開明書店工作了18年,直到1949年1月北上。他是出色的編輯出版家,也是文學家,他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給“開明”人作出了好的榜樣[14]。20世紀三四十年代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進行艱苦卓絕的民族民主解放運動的偉大時代。在國難當頭、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背景下,葉圣陶選擇了“教育救國”“文化救國”的道路。1930年底,他辭去在學術界威望頗高的商務印書館工作,承擔起以青少年、中學生為讀者對象的《中學生》等刊物的編輯任務,將編輯出版與教育緊密結(jié)合起來。他以無限的熱情和高度的責任感,在開明書店這一出版陣地,團結(jié)文化教育界進步人士,同國民黨反動派的統(tǒng)治和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曠日持久的斗爭,表現(xiàn)出了深沉的愛國主義和革命民主主義的斗爭精神[12]35-36。

      第四階段(1949—1988)。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舉,葉圣陶懷著精忠報國的赤誠之心,投入到社會主義編輯出版事業(yè)的建設之中。1949年5月,《進步青年》在北京創(chuàng)刊,葉圣陶、茅盾等擔任編輯;《人民教育》《中國語文》創(chuàng)刊,葉圣陶任編輯委員;葉圣陶還為教材《漢語》《中國歷史》審稿,同時參加議訂小學語文教學大綱;1962年3月,葉圣陶兼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這期間,葉圣陶曾任國家出版總署副署長、教育部副部長[4],全國文聯(lián)委員和全國作協(xié)顧問、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名譽會長等職務[13]8,62-75。另外,他參與組建了全國性出版機構,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的編輯出版體系。古籍整理、人才培養(yǎng)、刊物管理、審讀書稿等一系列具體工作,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成為中國編輯出版事業(yè)的奠基人[12]61-62。

      三、 葉圣陶出版教育觀的思想內(nèi)涵

      (一)編輯與教育工作者都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勇于擔當?shù)募覈閼?/h3>

      “辦刊物是為了宣傳自己的主張,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盵5]葉圣陶在主編《中學生》等刊物時清楚地表達了自己的政治立場??箲?zhàn)時期,國民黨宣傳部部長潘公展曾告誡葉圣陶,《中學生》要多普及知識,少講抗日言論,但《中學生》仍將辦刊的重點放在宣傳抗日斗爭、鼓舞士氣、提高民族氣節(jié)上[5]。1944年2月,葉圣陶在《中學生》著文評論“一二·三〇”事件(1941年12月30日東北淪陷區(qū)內(nèi)1000多名學生,被敵偽逮捕遭嚴刑的“一二·三〇”事件);6月,他又在《中學生》著文抗議敵偽逮捕夏丏尊、章錫琛。就這樣,葉圣陶通過《中學生》雜志,敢于亮劍,敢于發(fā)聲,敢于擔責,將編輯出版的教育功能、斗爭功能落到了實處,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使讀者深刻地、長期地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13]45。

      編輯要有愛國愛民,勇于擔當?shù)募覈閼?。葉圣陶的一生始終與時代緊密相連,與國家利益、民族利益緊密相連,“救國救民”是其一生從事編輯出版的動力和源泉。如,1937年9月,當時國內(nèi)形勢是“落紅已看成泥濘,陌上依然風力勁”,葉圣陶聽到前方傷員英勇作戰(zhàn)的事跡后,十分感動,寫了兩首《卜算子》,贊揚了受傷戰(zhàn)士“心急回前線”的抗戰(zhàn)精神??箲?zhàn)時期,他與范洗人等將自己的一切置于腦后,冒著生命危險,毅然挑起了把開明書店內(nèi)遷到漢口的擔子[13]148-149。葉圣陶在《中學生》設立文章糾錯欄目,將《江蘇省立中等學校校長勸告全省中等學校學生復課書》《中國國民黨第四屆第一次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全體會議宣言》等作為“患者”批評解剖。又如,葉圣陶在《中學生》撰文《談利用》,痛斥反動派散布的“莫要被人利用”的謬論,支持上海人民的抗暴行動[13]31,56。這些都是葉圣陶從事編輯工作,同時對民族國家命運勇于擔當,擁有強烈愛國情懷的真實寫照,這種品質(zhì)需要當代出版者繼續(xù)堅守、篤行不怠。

      (二)編輯工作與教育工作的功能相同,都有社會教育功能

      葉圣陶在其一生的出版工作中始終強調(diào),出版工作“是一種有力的宣傳教育工具”“出版工作也是教育工作”[15]。葉圣陶總在思考如何利用出版物為國家、社會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合格公民,讓讀者在閱讀領悟中學會自我學習、自我練習和自我成長,并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出版教育觀。他十分重視編輯出版的社會教育功能,葉圣陶認為“教育要為全社會而設計”,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對于國家、社會、人民有用的人。編輯要把策劃、選稿、審稿、加工、校對、出版過程集中在為社會培養(yǎng)合格的接班人的總目標上[4]。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商金林在葉圣陶教育出版思想學術研討會上,闡述了葉圣陶出版事業(yè)就是教育事業(yè),是將學術要素與傳播要素完美結(jié)合于一起的教育工具;編輯和教師一樣,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引導著受眾的閱讀取向的觀點[16]。研討會代表一致認為,葉圣陶先生的許多出版教育思想是穿越時空的“珍品”和“精品”,能夠給當代出版從業(yè)者以智慧的滋養(yǎng),為未來編輯歷史的建構留下可資借鑒的思想、經(jīng)驗啟迪[16]。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柳斌杰教授對出版事業(yè)的認識與葉圣陶也是一樣的,是一脈相承的。他強調(diào)從事出版活動的出版人,是人類文明、精華的珍愛者與傳承者,身負學術產(chǎn)品收集和質(zhì)量管控雙職,勞作于出版產(chǎn)業(yè)過程中,是出版活動的踐行者[17]1??梢钥闯觯庉嫵霭婀ぷ髌鹬鴮θ祟愇幕^承、創(chuàng)造、傳播、交流、引領的作用,因而出版編輯應該有迫切的時代使命感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出版物是教育工具,也是培養(yǎng)園地,要將教育貫徹在整個出版事業(yè)、出版物中,從而實現(xiàn)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服務的教育目的[15]。在葉圣陶心目中,出版事業(yè)、出版物并不僅僅是為了傳播人類的文化財富,而是要通過它達到開啟民智、改良社會的教育目的。彥火等曾說,葉圣陶的長篇小說《倪煥之》寫出了自“五四”運動起,迄1927年止的中國知識分子生活變化的面貌,真實地反映了時代的側(cè)面[18]134,即部分小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由埋頭教育改革到參加群眾運動的艱難歷程,歌頌了進步力量。他的童話作品大都收錄在《稻草人》中,小孩愛聽、愛看,社會的黑暗、勞動人民的聰明容易分辨,愛憎分明[13]4-5。他的散文集收錄在《腳步集》《劍鞘》中,其最大的特征要么愛憎分明,要么親切自然、沁人心脾。余立在《葉圣陶》中說,“就覺得葉先生文章的深造,并非一朝一夕之功”[19]112。其實,葉圣陶大半生都是在利用編輯出版這個“有效的教育工具”助益社會進步、教育改革的。

      在編輯出版教育中,除了傳授知識技能外,編輯出版工作是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編輯應像老師一樣,始終關注如何把讀者的潛力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起來[5]。即使是幼兒、少兒讀物,也應該給予其教育意義,小故事,大道理,寓教于樂,就像1949年葉圣陶編撰的4冊《幼童國語課本》一樣。葉圣陶特別關心出版物給少年兒童成長帶來的滋養(yǎng)、榜樣與引導作用。1978年9月初,少年兒童讀物出版工作座談會在廬山召開,葉圣陶剛做過膽石割除手術,他躺在病床上囑其長子葉志善筆錄他的祝詞送去,希望大家鄭重其事地為孩子們出版讀物[18]131-132。陳原先生說,《中學生》可能成為每一個人的懇切而善良的教師、朋友和同志。中國編輯學會會員邵益文深以為然,認為編輯出版工作是以影響和改變?nèi)藗兊挠^念作為自己基本目的的精神生產(chǎn)活動,因而編輯工作就是教育工作[20]。這正是葉圣陶在一貫注重傳授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思想體現(xiàn)。可見,葉圣陶充分意識到編輯出版是社會進步不可或缺的載體,編輯工作與教育工作的功能相同,都有強大的社會教育作用。

      (三)編輯要善于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優(yōu)秀學術人才,發(fā)揮出版的育人功能

      葉圣陶在編輯工作中,嚴謹細致、精益求精,積極發(fā)現(xiàn)并支持優(yōu)秀學術人才成長的實踐活動,促進了編輯出版教育功能的進一步發(fā)揮[4]。編輯出版的教育作用關鍵在于盡力選擇完美的教育內(nèi)容和盡可能使讀者之“思”不誤入歧路,進而導向事物的本源與發(fā)展規(guī)律。出版刊物對讀者起著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引導作用,因而編輯要重視政治方向的把握,注重學術道德與規(guī)范的培育。從葉圣陶出版教育觀的形成過程可以看出,葉圣陶對選稿、審核、校對、出版的每一環(huán)節(jié)都特別嚴謹細致,他是將編輯的步驟、環(huán)節(jié)、過程集中在“育人”的總目標上的[5]。

      葉圣陶強調(diào)人才的成長發(fā)展,要順其自然,順應事物的本源與發(fā)展規(guī)律,啟迪作者、讀者自我成長。如1918年,葉圣陶與王伯祥合寫《對于小學作文教授之意見》,主張以“順自然之趨勢,而適應學生之地位”為小學作文教學的主旨[13]14。1923年,他寫《如果我是個作者》,從自己作為作者的親身體會、經(jīng)驗及調(diào)查研究出發(fā),編輯要根據(jù)作者意愿,滿足作者訴求,尊重其成長環(huán)境、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等,提倡“體貼的疏解”和“直抒所感”[13]19。對一切工作要在調(diào)查研究的基礎上,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尊重事物自身發(fā)展的規(guī)律。同樣,編輯的教育活動應從受教育者年齡特征、體質(zhì)特征、身心發(fā)展等實際出發(fā),使外在的文化知識、技能等通過受教育者自身的選擇、認同,內(nèi)化為自己的知識、本領,并付諸行動。

      在編輯過程中,還要注重學術道德與規(guī)范的培育。編輯應當在充分了解、掌握讀者閱讀訴求的基礎上,發(fā)揮其支持、引導作用,將指導性寓于服務性之中,“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要從無數(shù)稿件中選出最優(yōu)秀的作品推薦給讀者。葉圣陶早年就猛烈抨擊“《禮拜六》派”把文藝作為純消遣品,一味迎合讀者低級趣味,極力倡導文藝作品應該反映時代向好的一面[5]。

      葉圣陶在其出版教育工作中的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在刊物上為學術新人提供發(fā)表的園地。一是舉辦各類征文、競賽活動,從其中發(fā)現(xiàn)人才,不錯過任何一篇有希望的作品,不錯過任何一位有希望的作者。如舉辦“征文競賽”和“繪畫競賽”等活動。 二是開辟習作園地,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在編《中學生》期間,特辟“青年論壇”“青年文藝”等欄目,歡迎、引導青年人閱讀、欣賞并投稿[13]29,77。像他這樣直接從讀者中發(fā)現(xiàn)人才、培養(yǎng)人才的風范是值得現(xiàn)代編輯出版人不斷學習與實踐的。

      第二,參與并親自舉辦編輯學講座。在開明書店后期,他常到“明社”為員工舉辦各類培訓班去講演,從“店史店風”講到“國文習字”,并在開明書店內(nèi)刊《明社消息》上發(fā)表文章,指導員工的業(yè)務學習,為新中國培養(yǎng)了一批優(yōu)秀的編輯人才[12]77-78,展現(xiàn)出了出版人作為文化傳播者應有的開闊胸懷。

      第三,不遺余力地對年輕作家扶掖和支持。魯迅發(fā)現(xiàn)了大批文學青年,葉圣陶以獨特的眼力發(fā)現(xiàn)了大批作家。當代著名女作家丁玲,就是在葉圣陶的鼓勵下走上文學創(chuàng)作道路的。丁玲的第一篇小說《夢珂》當時就是投給葉圣陶主編的《小說月報》而被錄用的[18]133。又如,在《小說月報》刊發(fā)巴金的處女作《滅亡》,當時年僅24歲的巴金,在葉圣陶的支持關心下開始走上文壇[13]27]。還有像施蟄存、戴望舒等人的處女作,都是葉圣陶任《小說月報》主編期間親自發(fā)現(xiàn)的。可見,葉圣陶對年輕作家的扶掖和支持,是不遺余力的。

      (四)編輯工作具有編研合一的特質(zhì)

      葉圣陶始終堅持編研合一的理論品質(zhì)。他的一生,是勤奮學習、銳意進取的一生。他無論做什么事,慢卻認真,勤懇踏實,追求極致之美,在平凡崗位上踐行生命的意義,這對自己、對讀者,都有莫大的好處。

      第一,作為編輯的同時始終筆耕不輟。20世紀40年代中葉,葉圣陶審閱田世英撰編的《開明新編本國地理》,50多萬字,他從文字到標點,逐字逐句加以推敲,修改后還向年輕編輯不厭其煩地說明為什么要這樣修改。他這種對待圖書出版勤勞操作的做法令人發(fā)自內(nèi)心欽佩[12]80。 又如,他自己創(chuàng)作小說很慢,每一個短篇斷斷續(xù)續(xù)地寫,要寫上一個多星期,才能完成,總是在字里行間耐心地探尋知識的奧秘。從這就可以看出,他作為作者做事一點也不茍且[21]114。他“一個人常深入生活的底里,懂得好惡,辨別是非,堅持著有所為有所不為,實踐者如何盡職”[22]118。

      第二,堅持編研合一的理論品質(zhì)。以1938年為例,葉圣陶與茅盾等一同主編《少年先鋒》半月刊創(chuàng)刊。同時應邀到復旦大學教國文,每2周教課6節(jié),又到樂山武漢大學任教,每周8課時;還連續(xù)為兒童節(jié)撰文,論述抗戰(zhàn)時期少年的任務;還與夏丏尊合著《文章講話》《閱讀與寫作》,均被編入開明青年叢書;他還創(chuàng)作《題伯祥書巢》《會見》《策杖》等詩;與矛盾等合著《給戰(zhàn)時少年》[13]38-39。就在這一年內(nèi),葉圣陶既當編輯,又當老師,還自己創(chuàng)作。不僅是這一年,其實他的一生始終堅持編研合一的理論品質(zhì)。

      第三,大膽創(chuàng)新,不斷進取。他早年在鄉(xiāng)下教書時,思想就很敏銳,常常提出新的建議和大家討論,學校老師也深受他的影響,促使學校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如造農(nóng)場、辦商店、搭建戲臺、設立博物館,有幾門課不用書本,用語體文教授[23]102。在教材的編輯出版工作中,葉圣陶一直緊跟當時的時勢。具體表現(xiàn)在:新中國成立以前,他率先將白話文引入他編寫的中小學語文教材之中,參與編寫的《開明國文課本》《開明文言讀本》是把白話文和文言文分開編寫;另一個改革是著重選取實用性文章,減少文學名著的比例[5]。新中國成立以后,葉圣陶非常關注中學語文教材的改革。將文學漢語教材分編并建立了完整的教材體系;綜合性中學語文教材的改革,更突出語文的工具性,課文量多,文質(zhì)兼美,為以后語文教材改革提供了非常寶貴的經(jīng)驗[5]。葉圣陶就是這樣一個開拓進取、孜孜以求、不斷迸發(fā)出創(chuàng)新理念的編輯出版家。

      (五)編輯工作應竭誠為讀者服務

      出版物反映了一個國家民族的精神世界、道德品格和文明智慧,編輯就是這一出版活動的踐行者。而讀者作為編輯的服務對象,是編輯活動中一個重要的因素,讀者的存在和需求體現(xiàn)了文化產(chǎn)品存在的社會價值。葉圣陶認為,編輯必須自始至終都要想著讀者,竭誠為讀者服務[10]。他的見解與黨的出版方針,堅持為人民服務,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思想是一致的[20]。他是這么倡議的,也是這么踐行的。如他曾帶領家人、朋友在為《十三經(jīng)索引》的編輯出版而忙碌著。假如沒有一心一意為讀者服務的理念,他們就不會在炎熱的夏天,不分晝夜地連續(xù)作戰(zhàn),這種書也是編不出來的[22]117。

      一切為了讀者,以讀者的需求為第一宗旨。葉圣陶極力主張編輯心中、眼中一定要有讀者,即編輯的內(nèi)容質(zhì)量、出版印制質(zhì)量要盡量適應各類讀者。要把為讀者服務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正如教師眼中首先要有學生一樣。永遠忠于每一本書最終的決策者:讀者;永遠要把讀者擺在最重要的位置[24]289。葉圣陶不管是編《中學生》,還是《進步青年》,沒有一次不是將讀者擺在最重要的位置,并且用盡全力來編輯的。投稿人寫信給他,他盡量親自寫信回復。趙景深說,你總是可以在葉圣陶的臉上讀出他用十二分的誠懇來對待每一位讀者、受眾[22]117。

      心胸開闊,寬容待人。朱自清在《我所見的葉圣陶》中說:他是個極和易的人,輕易看不到他的怒色。有一次,他辛辛苦苦保存著的上面有他自己的文字的《晨報》副張,讓朱自清放在一個書架上,給散失了。當他發(fā)現(xiàn)這事的時候,他只略露惋惜的顏色,隨即說:“由他去末哉,由他去末哉!”因為他作文是不留底稿的。他的和易出于天性,并非閱歷世故、矯揉造作而成。還有一次,朋友們和他開了個小玩笑,他臉上略露窘意,但仍微笑地沉默著??傊?,葉圣陶不是個浪漫的人,他自己是延陵所說的“老先生”,但他能了解別人,諒解別人,寬容待人[25]105-107。表現(xiàn)出編輯作為文化記載傳承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氣度。

      四、 葉圣陶出版教育觀的當代啟示

      葉圣陶的出版教育觀與其積極的實踐活動,給了我們編輯工作者以豐富的啟示。

      (一)堅持正確的理論宣傳導向,嚴把意識形態(tài)關

      時代在發(fā)展,新時代編輯在復雜的環(huán)境下要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判斷力、領悟力、執(zhí)行力,掌握時代脈搏,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的指導地位,嚴把意識形態(tài)關,保證出版物的質(zhì)量。作為當代編輯,就應當學習葉圣陶的精神,做一個愛國愛民、樂于奉獻、勇于擔責、忠誠為人民服務的編輯。策劃有益于國家、有益于人民、擔負起時代使命的選題,選好、編輯好每一篇文章,盡心竭力地出版好每一期刊物,讓讀者和受眾明確前進的方向,增強愛國愛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傳承與發(fā)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地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作為新時期文化創(chuàng)新和文化傳播的主體,要努力讓自己觀念新穎、思維活躍、視野開闊、目光敏銳、與時俱進,增強工作的主動性、開拓性、創(chuàng)造性。“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26],需要深入理解中華文明,傳承優(yōu)秀文化,賡續(xù)前行,關注時代發(fā)展趨勢。要積極推動文化的轉(zhuǎn)化、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教育功能,使中華民族獨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根基更加堅固堅韌。

      (二)在編輯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要注重對學術新人的培養(yǎng)

      高等學校的學報編輯部在辦刊的過程中,始終要圍繞高等學校的育人宗旨。高度重視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和價值觀塑造,始終將立德樹人放在首位。編輯要以高遠的站位、開闊的視野既要當好業(yè)務精湛、本領過硬的工匠,更要當好潛心辦刊、善于塑造人的“園丁”,充分發(fā)揮文化的引領、感染、熏陶的育人功能。要將辦刊優(yōu)勢轉(zhuǎn)化為育人優(yōu)勢,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同時精心打造高水平學術人才培養(yǎng)體系,積極培育新時代具有深厚家國情懷的棟梁之才。

      在編輯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堅持價值引領、知識探究、能力形成、人格養(yǎng)成的育人理念,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新人新作。如在刊物上為讀者提供發(fā)表的欄目,有目的地舉辦一些編輯學講座,用嚴格的態(tài)度評析新人作品,不錯過任何一篇有希望的作品,不錯過任何一個有希望的作者,為學術新人的挖掘、培養(yǎng)搭橋助力[13]。像葉圣陶一樣,要抓住機遇,從作品中發(fā)現(xiàn)人才,從讀者中培養(yǎng)新人。

      現(xiàn)代編輯也應像葉圣陶一樣,致力于編輯出版這一教育事業(yè),有著對國家深沉的熱愛和對青年無微不至的關懷,使編輯的育人功能得以彰顯。編輯出版者要關心青年健康成長,促進青年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能夠擔負起民族振興、具有全球眼光、能進行跨文化交流與合作的國際化人才。同時,作為編輯,在關鍵環(huán)節(jié)一定要堅決防范學術不端行為,筑起防火墻,把好質(zhì)量關;提高著作權保護意識,杜絕剽竊、抄襲、盜版等侵犯著作權的行為,防范學術不端行為的發(fā)生,為不同利益群體的政治訴求提供“發(fā)聲”或“言說”的機會。

      總之,現(xiàn)代編輯出版人需要以學習意識、創(chuàng)新理念、服務精神、高遠境界來認真踐行葉圣陶出版教育觀的思想,以肩負促進人才培養(yǎng)與學術交流,助力立德樹人、服務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根本使命,為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三)注重編研相長,不斷提升服務創(chuàng)新能力

      葉圣陶的勤奮、踔厲與創(chuàng)新啟發(fā)我們編輯出版人應在以下幾方面不斷加強和提高:

      第一,不斷學習新事物,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有效結(jié)合。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形成了很多新的成果,編輯應不斷地學習領悟內(nèi)化,并付諸行動。編輯應時常學習新思想、新觀點,生命不息,學習不止,將葉圣陶編輯出版的教育思想在新時代語境下進行調(diào)適踐行,并將學習研究成果與編輯的服務工作有效聯(lián)系起來,像葉圣陶那樣,真正做到一切為了讀者。

      第二,對新技術和新的傳播手段的發(fā)展和應用,如數(shù)字出版、新媒體等要有足夠的接受與學習能力。學會利用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互聯(lián)網(wǎng)、人工智能、區(qū)塊鏈等新興信息技術推進高校期刊管理過程、內(nèi)容生產(chǎn)、產(chǎn)品形態(tài)的數(shù)字化和傳播途徑網(wǎng)格化,推動從單一產(chǎn)品形態(tài)向多媒體、組合出版產(chǎn)品形態(tài)的轉(zhuǎn)型升級,實現(xiàn)辦刊理念、技術手段與推介方式的跨越式創(chuàng)新升級,適應不斷變化的新時代對編輯工作的新要求,提高辦刊效率,努力做到竭誠為讀者服務。

      第三,堅持開展科學研究,展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作為新時代的期刊編輯,要堅守初心、引領創(chuàng)新,具備寬廣的國際視野,積極關注并參與有前瞻性的研究課題,應把全部精力和智慧聚集到提高期刊的辦刊水平和質(zhì)量上來,推進期刊的國際化進程。同時根據(jù)時代的發(fā)展、讀者需求的變化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不斷調(diào)整和完善服務的技術與水平,且為之篤行不怠。如舒斯特所說,編輯要“培養(yǎng)耐性——有同情心的耐性、有創(chuàng)造性的耐性”[27]30。踔厲奮發(fā),全身心、多方位地踐行編輯應是專家、雜家的理念。

      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對于出版工作者而言,要將葉圣陶編輯出版的教育思想運用到實踐中,并引導讀者自覺地、持之以恒地領悟、啟迪和踐行。提升編輯人員的社會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認真踐行“出版工作也是教育工作”理念,與讀者、作者同進步共成長,奮楫爭先,促進中國的出版事業(yè)不斷繁榮發(fā)展,并服務于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

      猜你喜歡
      編輯出版教育觀葉圣陶
      霜的工作
      新媒體時代編輯出版工作創(chuàng)新路徑分析
      甘肅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02
      淺談如何用科學教育觀培育孩子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7:28
      編輯出版本科教育的四大難點與對策
      新聞傳播(2018年4期)2018-12-07 01:09:16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編輯出版中的體現(xiàn)及構建
      新聞傳播(2018年9期)2018-08-01 06:37:14
      金錢教育觀,從現(xiàn)在開始
      家教世界(2017年11期)2018-01-03 01:28:26
      編輯出版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路徑
      新聞傳播(2016年19期)2016-07-19 10:12:07
      视频| 西乡县| 环江| 革吉县| 栾城县| 曲沃县| 宜丰县| 上犹县| 张家界市| 宜丰县| 荥阳市| 昌都县| 黄石市| 洛宁县| 囊谦县| 陈巴尔虎旗| 类乌齐县| 陇西县| 肇庆市| 晋城| 麟游县| 济南市| 齐齐哈尔市| 南投县| 莆田市| 秦皇岛市| 广平县| 盐山县| 玉屏| 肇源县| 萝北县| 施甸县| 清徐县| 新河县| 郯城县| 饶阳县| 扶沟县| 随州市| 东光县| 泰和县| 栾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