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很適合作為日常保健品食用,煲湯、泡茶都可以,有清肝、開胃、調(diào)節(jié)體質(zhì)的作用。這里就為大家介紹幾款白芍藥膳。
材料:鯽魚1條(約350克)、紅豆500克、白芍10克,鹽適量。
做法:將鯽魚收拾干凈;紅豆洗凈,放入清水中泡發(fā);白芍用清水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煎煮10分鐘,取汁備用;另起鍋,放入鯽魚、紅豆及白芍藥汁,加適量清水燉煮,燉至魚熟豆爛,加鹽調(diào)味即可。
此湯可疏肝止痛、利水消腫,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腹水、下肢或全身浮腫、小便不暢等癥有食療作用。
做法:取白芍60克、木瓜30克、炙甘草15克,加水1升,煎至300毫升(兩次量),早晚各服1次,1日1劑,連服3~8劑。一般服藥5劑后,痙攣可緩解或痊愈。
中醫(yī)有“肝主筋”“脾主肌肉及四肢”的說法,故小腿抽筋多與肝、脾二臟相關(guān)。本方中,白芍益肝,甘草可補脾?,F(xiàn)代科學研究也證明,芍藥、甘草合用對橫紋肌、平滑肌的攣急有解痙、止痛作用。木瓜性溫、味酸,入肝、脾經(jīng),能舒筋活絡(luò)、化濕和胃,可治風濕痹痛、筋脈拘攣等。三味合用,具有柔肝解痙、緩急止痛之效,任何體質(zhì)的下肢痙攣性疼痛或腹部疼痛都可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白芍性寒,食用時一定要注意適量。虛寒性腹痛泄瀉者以及小兒出麻疹期間不宜食用;此外,服用中藥藜蘆者也不宜食用白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