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菲
《語文課程標準》已明確在每個學段的閱讀教學中都需要學生能夠準確、流暢、有感情地正確朗讀。由此可見,低年級的學生誦讀水平是語文要素的關鍵部分,而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易集中,很容易分神,所以在誦讀課堂中一定要著力在“趣”的要點上,老師一定要使學生在課堂中誦讀變得既有意思,又好玩,激發(fā)學生的誦讀興趣,讓學生的理解能力、鑒賞能力和誦讀水平都在趣味中得以提高。
誦讀是訓練小學生語感、培養(yǎng)中小學生對文章理解力的主要手段,通過誦讀,能夠使中小學生全面地體會祖國語言文字中的音韻調和與抑揚頓挫之美。由于低年級小學生識字教育機會不多,再加之誦讀技能的不熟練,常常將小學課文念得斷斷續(xù)續(xù)、磕磕絆絆,絲毫沒有漢語言文學特有的音韻美與節(jié)奏感。而在中國目前的語文教育中,不合理的課程設置、繁瑣的教育任務和功利性的應試教育,也導致了老師與學校都不能全面重視誦讀的意義,嚴重影響了中小學生誦讀能力的養(yǎng)成,更限制了語文教學的進一步開展。所以,怎樣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誦讀的正確性和流暢性,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誦讀趣味,怎樣使學生學會基本的誦讀技能,是低年級語文老師一個繁重的教育任務。
一、趣味性朗誦的意義
第一,趣味性朗誦融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中,對于提升誦讀教學效果、完成誦讀課程目標起了不容忽視的作用。興趣誦讀是一個適合低年級小學生年齡段特點的教學方法,老師可舉辦形式多樣的興趣誦讀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氣氛中動腦、動手、動嘴,配合好各種感官參加誦讀活動,進而從誦讀中體驗到誦讀快樂,增強誦讀積極性。
第二,趣味性教學能夠讓誦讀活動不再乏味、生硬,而且加入了更多具有情感的文字解析活動,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課文中的思想與情感,從而構建起了教材內容和學生生活經歷之間的聯(lián)系,進而讓學生從切身體會出發(fā)有情感地朗讀課文。
第三,由于傳統(tǒng)的朗誦教學以傳授誦讀方式為主,讓中小學生容易陷入被動的教學狀況,再加上低年級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有限,從而造成了部分學生很難學會由老師所講授的朗誦技能。而把興趣誦讀運用在語文課堂上,可以使學習者積極探索誦讀方式,自覺建立認知系統(tǒng),實現(xiàn)寓教于樂的誦讀教學。
第四,誦讀可以使學生對文章有更深的理解,培養(yǎng)語感。通過誦讀,你自會發(fā)現(xiàn)句子是否通順,是否合理。通過再次地反復誦讀,會加深對文章作品的進一步理解,會對文章有進一步的感受,在無形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第五,誦讀可以充分發(fā)揮語言文字的感染力。語言文字具有感染人的作用,當把文字付諸于口舌,語言的感染力也會逐漸增強。通過誦讀可以感悟文章作品的獨特感受,理解文章的熟練技巧,體會作者的情感;通過誦讀可以陶冶情操、感染心靈、啟發(fā)思想教育。大量的優(yōu)秀文字,字面意思較易理解,但字里行間所蘊含的體驗有時又無法準確表達時,通過誦讀,就能心領神會。
二、進行趣味朗讀的策略
1.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具體情境,理解文意
低年級小學生由于識字量較少,對許多字詞和句型極易產生理解障礙的現(xiàn)象,但認識和深刻理解文意卻是學生進行準確、有感情地誦讀的前提和基礎。所以,老師可運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造具體的情境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課文誦讀方法,再加以情境化誦讀訓練。如在課堂上教學《日月潭》一課時,可以利用動手畫圖、多媒體課件展示日月潭的圖片來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北邊像圓形的陽光,南邊像彎彎的月光”。讓每個學生透過具體形象的圖片理解日月潭的外形,再利用畫面引導學生練習說話:一個小島將湖水分成二十點五,北邊是圓圓的陽光,南邊是彎彎的月光,然后,再對照圖片引讀:湖中央有個(? ?),將整個湖面分為(? ?),北邊像(? ?),叫(? ?);南邊像(? ?),叫(? ?)。最后讓學生在有印象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己畫畫了解到的日月潭形狀。這樣學生不但很容易地認識到了日月潭造型的特點,同時也經過自己的動手能力而加深了印象,也增加了誦讀的興致,因此很多學生都可以在當堂就把課文全部誦讀起來。
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造與文字文意契合的情境,就可以營造出聲圖一體、文圖交織的美妙意境,學習者就能夠一邊觀看文字畫面一邊誦讀,從而在誦讀過程中全面體會語言文字的凝練之美、課文蘊涵的意象之美,從而使學習者在誦讀中同時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和美學的陶冶。
2.設計游戲,游戲化趣味朗讀
小朋友天生就愛玩耍,而將游戲元素帶入低年級的誦讀練習,就能夠使學生在玩中讀、在讀中玩,讓學生在放飛天性的時候也學會了誦讀的技能?!坝螒蚧の独首x”在課堂較為常見的方法有猜謎語、開火車、趣味問話……如在教學《樹之歌》一課時,11種植物的特性簡單明了,課文讀起來瑯瑯上口,可以進行趣味問話:用課文中話語來回答樹木的特性,并配以插圖,讓學生玩玩給樹木掛樹牌的游戲。也可以進行猜謎活動,出示樹的圖片來猜猜樹的特性,或者說出樹的特性,讓學生猜猜是哪一種樹。又如《拍手歌》一課節(jié)奏輕快,形似于兒歌,我們可以配上節(jié)奏輕快的音樂,做學生們耳熟能詳的拍手游戲來進行朗讀。
語文課堂中利用趣味化的競猜方法進行朗讀教學,不但可以引起學生注意力,指導學生正確分析與理解課文內涵,同時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朗讀語感,促使學生逐漸熟悉朗讀技法,并培養(yǎng)朗讀能力。
3.沉浸式表演趣味朗讀
在兒童誦讀課程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都是教師直接引導學生用什么樣的聲調、情感、語速等去朗誦課文教學,但這些教學方法對低層次小學生來說往往較為生硬、乏味,同時他們也很難了解兒童朗誦技能的正確使用方式。因此,教師應舉辦有趣的兒童朗誦教學活動,使表演和朗誦相結合,以啟迪學生的想象思維與創(chuàng)新思想,使學生從表演中理解課文內涵,從而把自己的認知能力引入到朗誦,逐步提高學生的朗誦能力。而童話故事是在小學最低段時就接觸的一個重要文本形式。具有特殊的童心之美和語言之美,使得小朋友們尤其愿意閱讀和表演童話故事。所以,在低年段的兒童童話誦讀教材中,教師需要格外重視。老師必須全面抓住該階段孩子們純真、富有奇思妙想的特征,并引導學生針對不同的故事人物運用不同的聲調、語氣朗誦,從而指導學生正確地表達故事角色和作品中的情感。92241F7F-2A66-47B0-92BC-038DC321374F
例如二年級上冊的《坐井觀天》課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小鳥落到井邊休息時,與青蛙展開了一場辯論“天到底有多大?”它們各抒己見。青蛙和小鳥的語氣對比明顯,非常適合進行演繹。在完成演員朗讀前,先給角色做好布置,并把演出的具體要求講清楚。然后請學生上臺完成示范,指導其他學生對表現(xiàn)做出評判,指出改進的辦法,老師一步步指導、激勵學生表演朗讀時可以加入相應的表情、動作和語調。在充分地討論后,再次多組進行臺前表演,加深鞏固。
由于在朗誦課程中進行情趣化的角色表演教學活動可以使學習者切身體會到文章中的人物表達情感的變化規(guī)律,并把這些人物情感領悟融合在朗誦之中,提高了學習者對朗誦的感染力,并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習者的朗誦才能。
4.進行競賽式趣味朗讀
學生都有著超強的好勝心,凡事總想一決高下,比比誰是最棒的。在語文誦讀教學中,老師可采用賽讀的方法來調動學生誦讀的興致與激情。另外,由于中低年級學習者的專心力持續(xù)性相對較為短,在教學一段時間后也會產生倦怠、厭煩的情緒,這時候如果來一場朗讀比賽,可以迅速地活躍課堂氣氛,振奮人心。朗誦大賽的形式也多種多樣,可以是同學相互之間的朗誦大賽、組組相互之間的朗誦大賽、男女生相互之間的朗誦大賽,甚至可以進行師生間的朗讀比賽。在開展誦讀比賽時,老師也要讓學生知道誦讀大賽并非比誰念的音量大、誰喊的聲調高,而是比誰念得更精準、更流暢、更有感情。要絕對制止學生們用那種嘶喊式的誦讀方式,將課文的意境毀滅殆盡,再沒有美感可言。
5.選擇有趣內容,培養(yǎng)學生誦讀興趣
我們國家是一個文化源遠流長的大國,有著豐富多彩的文學經典作品,如《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等等,這些國學經典作品不僅有著濃郁的旋律感和詩韻感,而且讀起來也瑯瑯上口,使學生們易于接受并產生對誦讀的興趣,國學作品中潛藏著精妙絕倫的傳統(tǒng)禮儀、榮恥故事,能夠在誦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秀道德品質,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作為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引導學生通過誦讀來學習經典,培養(yǎng)學生對誦讀的興趣。
正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晨讀必須抓緊。教師在帶領低年級的學生進行晨讀時,可以選取有節(jié)奏感的內容加以誦讀,如《聲律啟蒙》?!堵暵蓡⒚伞穼φZ調、音律和格律等內容有著嚴謹的規(guī)定,是鍛煉兒童應對和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誦讀《聲律啟蒙》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其中協(xié)調的聲韻,得到語音、詞匯、修辭等的訓練;而且它也是一年級課文《對韻歌》的延續(xù),可以豐富和鞏固學生對課文知識的掌握和拓展。
在瑯瑯上口的讀書聲中,即使是基礎薄弱的學生也能參與其中,享受誦讀帶來的樂趣,同時在誦讀經典時能幫助學生明顯地增加識字量,無形中為學生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進行及時的趣味評價
教學點評有著反饋、啟發(fā)、驅動的功能。當學習者在誦讀以后,老師恰如其分地點評就能夠讓他們更加有興趣學習漢語,體會語言韻味,從而知道自己在哪些地方讀得好,哪些地方還需提高,總結經驗,進一步提升誦讀水平?!墩Z文課程標準》認為“誦讀評價重在提高學生誦讀興趣,增加積累,發(fā)展語感,加深體驗與感悟?!笨梢?,誦讀應該培養(yǎng)學生理解、把握、體驗、感悟等全方面的發(fā)展。而在我們的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朗讀評價語言較為簡單平淡,如“讀得真流利”“沒有有感情地朗讀”……這樣的評價對于學生沒有起到有效的點撥和激勵作用。
低年級的誦讀評價要從學生的童心入手,創(chuàng)造充滿童心和樂趣的語言,并充分調動學生誦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由此來活躍課堂氣氛,拉進師生間的距離。如在教授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狐假虎威》這篇課文中,學生在讀狐貍的話“老天爺派我來做你們百獸的首領,你吃了我,就是違抗了老天爺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膽子!”一句時,讀得很到位,也配上了相應的表情與動作,教師也可以帶入老虎的角色,幽默地來一句:“我可沒膽子違抗老天爺的命令呢?”趣味性的評價既使學生對人物形象有深刻的理解,又調動了課堂氛圍。正是這種充滿童真童趣的評價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使整個教學更加輕松愉快,在幽默的課堂中,不斷提升學生對課文的閱讀熱情,提升學生的誦讀水平。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進行過一段時間的誦讀訓練,具有一定的朗讀和表達能力,這時候可以充分放手,嘗試讓學生自己去進行評價,讓學生掌握自主權,激活參與性,讓學生在自主評價中進一步掌握朗讀的技巧。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做好引導,點在疑難處。
總之,在低段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根據小學生的身體發(fā)展特征和語言認識規(guī)律,在深度發(fā)掘部編版課本內涵的基礎上,利用有趣性朗誦教法改變朗誦課堂現(xiàn)狀,以營建愉快的朗誦氣氛。語文老師要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生動有趣的課堂情境、使用趣味朗誦形式,組織學生趣味演繹朗誦,達到以趣激讀、以讀促情的目的,從而調動學生誦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表達思想情感,增強學生的誦讀能力。92241F7F-2A66-47B0-92BC-038DC321374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