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能飛
(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深圳,518031)
《建筑防排煙系統(tǒng)技術標準》[1](GB51251-2017)(以下簡稱《煙規(guī)》)第4.4.10條規(guī)定,“排煙管道下列部位應設置排煙防火閥:1 垂直風管與每層水平風管交接處的水平管段上;2 一個排煙系統(tǒng)負擔多個防煙分區(qū)的排煙支管上;3 排煙風機入口處;4 穿越防火分區(qū)處”,對于排煙防火閥的定義,《煙規(guī)》第2.1.14條規(guī)定,“安裝在機械排煙系統(tǒng)的管道上,平時呈開啟狀態(tài),火災時當排煙管道內煙氣溫度達到280 ℃時關閉,并在一定時間內能滿足漏煙量和耐火完整性要求,起隔煙阻火作用的閥門。一般由閥體、葉片、執(zhí)行機構和溫感器等部件組成”。機械排煙管道內煙氣平均溫度T≥280 ℃時,排煙防火閥熔斷關閉,該區(qū)域的排煙失效,因此,機械排煙時需要控制的煙氣平均溫度T<280 ℃才能保證有效的排除煙氣,而《煙規(guī)》在計算排煙量時只是計算得出煙層平均溫度T與環(huán)境溫度T0(通常T0=293.15K)的差△T,并未對煙氣平均溫度T進行限制,要保證煙氣有效排除,則需T<280 ℃(即△T<260 ℃),這點希望引起重視。
煙層平均溫度與環(huán)境溫度的差△T可按下式計算[1]:
式中,△T為煙層平均溫度與環(huán)境溫度的差(K);Mp為煙羽流質量流量(kg/s);Qc為熱釋放速率的對流部分,一般取值為Qc=0.7 Q(kW),Q為熱釋放速率(kW);Cp為空氣的定壓比熱,一般取Cp=1.01 kJ/(kg?K);K為煙氣中對流放熱量因子。當采用機械排煙時,取K=1.0;當采用自然排煙時,取K=0.5。對于自然排煙,由于沒有了排煙防火閥的限制,煙層溫度也就沒有上限要求,不再本文討論范圍之內。煙羽流質量流量計算時,無特別限定時,對于民用建筑一般采用軸對稱型煙羽流公式計算,具體公式如下:
當Z>Z1時,
當Z≤Z1時,
為了滿足排煙防火閥在排煙系統(tǒng)中的正常使用,△T應小于260 ℃。當△T=260 ℃時,求得清晰高度Hq,機械排煙設計時只要設計清晰度高度Hs大于Hq就能保證△T<260 ℃,同時Hs應滿足《煙規(guī)》第4.6.2條要求,“當采用自然排煙方式時,儲煙倉的厚度不應小于空間凈高的20 %,且不應小于500 mm;當采用機械排煙方式時,不應小于空間凈高的10 %,且不應小于500 mm。同時儲煙倉底部距地面的高度應大于安全疏散所需的最小清晰高度,最小清晰高度應按本標準第4.6.9條的規(guī)定計算確定”,同時第4.6.9條規(guī)定,“走道、室內空間凈高不大于3 m的區(qū)域,其最小清晰高度不宜小于其凈高的1/2,其他區(qū)域的最小清晰高度應按下式計算:
式中:Hq為最小清晰高度(m);H′對于單層空間,取排煙空間的建筑凈高度(m);對于多層空間,取最高疏散樓層的層高(m)。為了分析簡單,以單層空間作為分析對象,則有Hq<Hs≤H′-max(0.5,0.1H′)。
表1~3是在△T=260 ℃的條件下,根據不同的熱釋放速率Q反推出燃料面到煙層底部的高度Z(清晰高度Hq)及為了滿足排煙防火閥在排煙系統(tǒng)中的正常使用條件的吊頂高度范圍,反推時由于無法判斷Z與Z1大小關系,根據公式(2)(3)分別反推出Z來判斷公式(2)(3)的合理性,從表1計算結果可以知道,均為Z≤Z1,吊頂高度值(見表2~3)依據公式(3)求得。
表1 不同熱釋放速率下的清晰高度表
1)對于建筑類型為辦公室、客房、教室、走道、車庫,熱釋放速率Q=1.5 MW(有噴淋),儲煙倉下的最大凈高為1.92 m時,排煙口高度H1=1.92+0.5=2.42 m,也就是說當?shù)蹴斚聝舾咝∮?.42 m時,△T>260 ℃,排煙管道內煙氣平均溫度T>280 ℃,排煙防火閥熔斷關閉,該區(qū)域的排煙失效,這也限制了吊頂下的凈高不能小于2.42 m?!白叩馈⑹覂瓤臻g凈高不大于3 m的區(qū)域,其最小清晰高度不宜小于其凈高的1/2”,當對于走道、室內空間凈高不大于3 m的區(qū)域采用機械排煙系統(tǒng)時,吊頂下的最小凈高Hq=1.92 m>1.5 m,即采用機械排煙系統(tǒng)不能以不宜小于其凈高的1/2作為最小清晰高度值。其他建筑類別不同熱釋放速率下的排煙口高度(或吊頂高度)見表2~3。
2)對于建筑類型為辦公室、客房、教室、走道、車庫,熱釋放速率Q=1.5 MW(有噴淋),儲煙倉下的最小凈高為1.92 m時,1.6+0.1·H′=1.92,求得H′=3.23 m。即當?shù)蹴斚赂叨却笥诘扔?.23 m時,采用機械排煙系統(tǒng)的儲煙倉的高度只需符合《煙規(guī)》第4.6.2條要求設置,均可以保證。其他建筑類別不同熱釋放速率下的排煙口高度(或吊頂高度)見表2~3。
表2 不同建筑類別下的吊頂高度表(有噴淋)
表3 不同建筑類別下的吊頂高度表(無噴淋)
3)對于建筑類型為辦公室、客房、教室、走道、車庫,當2.42 m<吊頂高度<3.23 m時,要特別注意燃料面到煙層底部的高度Z(設計清晰高度Hs),應保證HS取值滿足△T<260 ℃。
為了保證機械排煙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即煙氣平均溫度應小于280 ℃,需要注意在不同建筑類型、不同熱釋放率條件下所需要的最小吊頂高度,此高度可能大于建筑設計規(guī)定中所需的凈高要求,因此設計時要與建筑專業(yè)提前溝通,以確保滿足機械排煙所需凈高要求,同時對于走道、室內空間凈高不大于3 m的區(qū)域,設計人員中不能一味的加大儲煙倉厚度(最小清晰高度值取凈高的1/2),具體儲煙倉的厚度應以煙氣平均溫度小于280 ℃為基準。對于自然排煙,由于沒有了排煙防火閥的限制,可不受上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