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悅
古詩是我國文學寶庫中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它以質樸的敘述,生動的描寫,精彩的議論,鮮明的形象,通過比喻或者象征等手法,揭示某種人生感悟、社會哲理,促人聯(lián)想,啟人心扉。本期“國學·知禮”讓我們一起去欣賞幾首優(yōu)秀的哲理詩,體會古詩中蘊含的人生哲理吧!
有關“哲理”的詩句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元?。▃hěn)《離思五首·其四》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línɡ)犀(xī)一點通。
——李商隱《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謝朓(tiǎo)樓餞(jiàn)別校(jiào)書叔云》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白居易《琵琶行》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詞語注釋
①白日:將要落山的夕陽,被云彩籠罩,顏色略淡,所以稱“白日”。
②盡:消失。這句話是說太陽依傍山巒沉落。
詩詞大意
夕陽依傍著山巒慢慢沉落,滔滔黃河朝著大海洶涌奔流。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風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層樓。
加深理解
這首詩描繪出了詩人不凡的胸襟抱負。
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但落筆就有縮萬里于咫尺,又讓咫尺展現(xiàn)萬里的壯闊。
后兩句寫意,把人生哲理與眼前的景觀巧妙地結合,成為鸛雀樓上一首不朽的絕唱。
此詩雖然只有二十個字,卻描繪出北國山河的磅礴氣勢和壯麗景象,令人襟懷豪放。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昂揚向上的進取精神,同時也表達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遠的道理。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詞語注釋
①橫看:從正面看。廬山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向西看。
②側:從側面看。
③緣:因為,由于。
詩詞大意
從正面看,廬山是山嶺,從側面看,廬山是山峰。遠近高低不同角度去看,廬山千姿百態(tài)各不相同。為什么廬山的真面目難以辨認,因為自己置身在此山之中 。
加深理解
這首詩寫出了廬山變幻多姿的風貌,而且還寫出了一個非常深刻的哲理:當局者迷。
詩的開頭兩句寫游山所見。廬山是一座峰巒起伏的大山,游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后面兩句寫出了游山的體會,為什么不能辨認廬山的真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被廬山的峰巒遮擋,看到的只能是眼前的山巒丘壑,這就帶有一定的片面性。
這既是一首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它的哲理就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之所以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說,只有跳出廬山的遮蔽,才能看到廬山的全面風貌。這個道理希望同學們能慢慢去懂得!
游園不值
□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墻來。
詞語注釋
①憐:憐惜。②屐(jī)齒(chǐ):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兒,叫屐齒。③小扣:輕輕地敲門。④柴扉(fēi):用木柴、樹枝編成的門。
詩詞大意
園主人可能是擔心游人的木屐踩壞了蒼苔,所以我輕敲柴門許久卻沒人開門??墒沁@滿園的美麗春色是關不住的,一枝紅色杏花偷偷從墻邊探出頭來。
加深理解
這首詩寫詩人春日游園觀花的所見所感,表現(xiàn)了詩人從失望掃興到欣喜莫名的情感變化。
通過描寫一枝出墻的紅杏,贊美了滿園的春色,讓人們知道春色是關不住的。
全詩虛實結合,以小見大,把濃郁的春意寫得韻味十足,把深刻的哲理寫得形象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