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善芬
雙減政策要求教師要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并且也要利用多種方式去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質量,但是在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思路比較傳統(tǒng),他們的教學方式也比較固定,因此很多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增強。小學語文教師要對雙減政策進行充分的研究,并聯(lián)合家長去對學生進行教育,同時教師也要在課堂上應用多樣教學方式,從而可以為學生構建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1]。
一、轉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時,要注意觀念的應用,在當前雙減背景的影響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對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改變,并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以此來增強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致。語文中的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以往很多教師在課堂上只是對學生進行文化知識教學,并沒有考慮到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程度,因此也就導致很多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無法提升。隨著小學生年齡的增長,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并為小學生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這樣既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雙減政策對學生的影響,并根據其去設計課堂教學方案,以此來為學生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2]。
比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小蝌蚪找媽媽》一文教學時,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去進行教學,以此來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致。小學語文教師要基于雙減政策下去對學生進行教學,而且要引導學生對“小蝌蚪找媽媽”地過程進行分析,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獨立學習,然后通過提問的方法去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小蝌蚪為什么要找媽媽?小蝌蚪的媽媽長什么樣子?”等問題,這樣既可以活躍小學生的語文思維,還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增加學習興致
小學是學生學習與成長的奠基時期,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語文課程教學時要注意方式的應用,因為小學生的年齡偏低,他們對于語文課程還沒有充分的認知,所以很多小學生的學習方向并不明確。為了可以幫助小學生明確自身的學習方向,教師要應用多樣的教學方式,小學語文教師也要將雙減政策滲透進課堂教學中,然后引導學生利用多種方式去進行學習,這樣既可以增加小學生的學習興致,還可以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小學語文教師要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通過情境的方式去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致,因為語文知識比較枯燥,所以很多學生并沒有學習的興致,而情境可以將單調的語文知識通過形象的方式進行呈現,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去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加上背景及音樂可以增加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程度。雙減政策下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不僅可以增加小學生的學習興致,還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大禹治水》一課教學時,可以通過情境的方式去為學生講解其中的知識。因為小學生的理解能力還不是很強,所以教師可以根據文章去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關的情境,首先教師可以搜尋關于《大禹治水》的視頻,然后在課堂上進行視頻的播放,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為了可以加快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表演的方式去掌握文章含義,教師讓學生扮演文中的人物角色,并根據文章的內容情節(jié)去進行表演,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增加小學生的參與程度,還可以增加學生對文章含義的理解程度。
三、開展小組合作提升學習效率
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一定的差異,教師在課堂上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以此來為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以往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并不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他們只是通過學生的考試成績去判定他們的學習情況,這樣并不能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隨著雙減政策的實行,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模式也在不斷地更新。由于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去讓學生進行學習,在面對一些比較復雜的知識時,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增強小學生的探究欲望,而且對于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增長也有促進作用。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揠苗助長》一課教學時,由于小學生對寓言故事中含義的理解能力較弱,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去進行學習。語文教師可以設計多個問題,并讓學生進行自學,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鍛煉學生的自主能力,還可以促進小學生語文思維的發(fā)展。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為什么要進行揠苗助長?能不能不進行揠苗助長?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等問題,由于小學二年級的學生還沒有較強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可以讓他們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然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圍繞合作學習得出的結果進行討論,以此來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
四、進行家校結合提升綜合素養(yǎng)
以往小學語文教師并不重視家校合作對學生的影響,而且家長也忽略掉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生進行教學,甚至有些家長根本不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隨著雙減政策的推進,小學語文教師要經常與學生家長進行聯(lián)系,并將他們的學習情況進行詳細告知,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家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掌握程度,還有助于家長對小學生的教育教學。小學教師與家長都要重視家校結合對學生的影響,同時家長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語文知識去對學生進行教學,以此來提升小學生的語文能力。語文知識與實際生活有著非常很大的關系,小學生對于語文的認知有限,而且他們對于知識的記憶程度也有一定的差異,為了可以增加小學生掌握語文知識的程度,教師要引導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生進行語文教學,以此來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通過家校結合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水平。
五、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實,小學語文教師要轉變自身教學思路,并創(chuàng)新語文課堂教學方式,通過情境和小組合作的方式去進行語文課堂教學,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同時小學語文教師也要應用家校結合的方式去對學生進行教學,以此來為學生構建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而且還可以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