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雨
“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泵坊ㄊ前裂┑亩肥?,又是爭春的先驅。梅花是我國的十大名花之一,集高潔、優(yōu)雅、堅毅于一身,色、香、韻、姿俱佳。梅花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梅花與松、竹并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梅花以它的高潔、堅毅、謙虛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fā)的激勵。在嚴寒中,梅花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與梅花結下了不解之緣。留下了許多以梅花為題的詩,北宋名士林和靖的梅詩中最為人稱道、最有神韻的莫過于《山園小梅》詩里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一聯(lián)了。這兩句詩把梅花的神韻寫得活靈活現(xiàn)、惟妙惟肖。梅花不像海棠那樣開得滿樹是花,它只是稀疏的幾朵,清新淡雅,把人帶進一種極美的、無塵無擾的仙境,讓人流連忘返。怪不得歐陽修說:“前世詠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辈浑y看出,歐陽修很欣賞這兩句詩,給予極高的評價。
寫梅花最膾炙人口的當數(shù)南宋詠梅大師陸游的《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寥寥幾句,言簡意賅,表達了詩人的壯志難酬、孤傲憂郁的苦悶和熾熱的愛國情感。
當恣意的北風肆虐著料峭的寒冬時,梅花用燦爛明媚的笑容,點亮了季節(jié)的灰暗。有道是:“梅花更喜漫天雪?!泵放c雪從來就是如影隨形。南宋詩人盧梅坡的《雪梅》:“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詩人雪中賞梅,梅下聽雪,覺得“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雪因梅才透露出春天的氣息,梅因雪才顯現(xiàn)出高潔的品質。
梅花,一種安之若素、處以泰然的美之精靈,王安石的《梅花》:“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北煅┑刂?,一樹梅花挺拔而出,傲然綻放,清香縷縷。而元代王冕的“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則像一幅動感的水墨丹青,在白雪素宣上,渲染著自己的淡泊高潔,寧靜晶瑩。當一陣又一陣清香氤氳開來時,冬也會變得溫潤而親和。
梅花詩好,梅花聯(lián)亦佳。古往今來,歷代文人墨客為我們留下許多膾炙人口、耐人尋味的贊詠梅花的佳聯(lián)。
宋朝杰出的書畫家米芾,曾撰有一副對聯(lián):雪里紅梅,雪映紅梅梅映雪;風中綠竹,風翻綠竹竹翻風。此聯(lián)在句式上采用先勾輪廓后描繪的手法,猶如一幅頗具風采的“梅竹圖”,雪梅互映,風竹相翻,有靜有動,色彩鮮明。
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寫過一副贊梅對聯(lián):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這副對聯(lián),看似寫物,實為寫人。作者將“竹”與“梅”人格化。語句前后和諧自然,寫出了虛心竹和傲骨梅的形象特征。
蘇州網(wǎng)師園是蘇州古典園林的代表作,也是“世界物質文化遺產(chǎn)”。清代著名文學家、書法家何紹基在此題下一聯(lián),將園林的幽雅與梅花的孤傲盡展其中:滿地綠蔭飛燕子;一簾晴雪卷梅花。
清代的篆刻家兼書畫家黃易撰寫了一副謳歌梅竹品格的佳聯(lián):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間。
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方志敏烈士,曾撰寫過一聯(lián):心有三愛,奇書駿馬佳山水;園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蘭。此聯(lián)先綜述后分釋,以山水養(yǎng)性,因花木陶情,是方志敏烈士高尚情操、高潔品格的寫照。
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副著名的對聯(lián):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此聯(lián)生動形象,寓意深刻。上聯(lián)用磨劍闡述了要想獲得成功,取得成就,就必須經(jīng)過千錘百煉。下聯(lián)則是借用梅花傲風霜,戰(zhàn)嚴寒,吐芬芳,告誡人們只有歷盡艱難,永不放棄,方能有所作為。多少年來,此聯(lián)給無數(shù)人特別是讀書人以積極的影響。
在這些梅花詩聯(lián)中,讓人仿佛嗅到了一陣撲鼻暗香,梅花香氣幽幽,令人陶醉。梅花也是中國文人的風骨,走進文人墨客的思想情懷,感受梅花詩聯(lián)的獨特魅力,心情寧靜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