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靜
【摘要】在“詩意”中學習語文,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讓學生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得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師生動態(tài)發(fā)展的生命成長過程,還應該是師生生命的一種崇高的體驗,情感的滌蕩,卓越的創(chuàng)造,快樂和諧的共生和發(fā)展。
【關(guān)鍵詞】詩意;語文;閱讀;實踐;延伸;收獲
語文是一門綜合的語言藝術(shù),作為母語語言,學生都想學好語文。但也出現(xiàn)了為了學知識而學知識,為了考試而考試。在課堂上,那些句子,五花八門的閱讀題目,枯燥的教學方法,學生們失去了學習語文的興趣。如果我們能在語文教學中引領(lǐng)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品讀文字,在“詩意”中學習語文,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讓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得到提高。教學應該是師生動態(tài)發(fā)展的生命成長過程,不只是知識的傳授、能力的機械訓練,不只是在一種固定的模式中起承轉(zhuǎn)合,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師生生命的一種崇高的體驗,一種情感的滌蕩,一種卓越的創(chuàng)造,一種快樂和諧的共生和發(fā)展,特別是在“雙減”背景下,語文的詩意教學更是勢在必行。
最先提出語文教學中的“詩意語文”的是由王崧舟老師提出的。他指出詩意語文是對語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種追尋,也是對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種深刻自覺和回歸。何謂詩意呢?它指的是像詩里表達給人以美感的意境?!毙W語文教學富有“詩意”,充滿“詩意”,那是何等美妙的境界。有了這種“詩意”,語文教學才有靈動和生氣??梢蕴嵘Z文教學的品質(zhì)。基于此的考慮,在語文教學中進行詩意教學并有了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一、九曲黃海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重視課前讀,篩選好文章,詩意語文的前奏
課前讀,是我們班的特色,為此,我挑了《大學》《中庸》《論語》《千家詩》《唐詩宋詞》……雖然每節(jié)課只有短短的5分鐘時間,但是一天直至一周、一個學期的課前讀時間不可小視。時間在慢慢流逝,而學生們古文化的熏陶中,逐步提高了語文的素養(yǎng),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了質(zhì)的提高。從剛開始的對古文的討厭,甚至讀著那些難懂拗口的文字不知其意,到喜歡上了這些語言,有的學生在下課后,還纏著我講解古文的意思。古文在學生的心中落地生芽,開出了陶冶心靈的片片詩章之花。
二、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課堂上的詩意綻放,開啟了詩意的大門
語文的課堂是靈動的課堂,是充滿活力的,蘊含著學生和教師的智慧,承載著學生成長,期翼著無數(shù)的向往?!缎抡n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學生語文素養(yǎng)形成和發(fā)展的就是他們不斷接受語文美的熏陶的過程,也就是接受語文詩意熏陶的過程。在課堂上,每學一篇課文的時候,我和學生們一起走進課文中,一起去品讀,賞讀,美讀。在課文中,體會作者的喜怒哀樂和表達的情感。在讀中和學生們體會到了優(yōu)美的語言;在讀中,也將詩般的語言呈現(xiàn)給學生們,在這種氛圍的長期熏陶中,也會用詩般的語言來回答問題。學生的詩意的語言紛繁多樣,每天都在他們的詩意語言中感受美的事物。
我不僅用詩意的語言來感染學生,還用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獲得和作者一樣的感受,豐富學生的情感,對學生世界觀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在教課文《母親的賬單》時,講到了母親給小彼得開了一份無價的賬單,這時我創(chuàng)設情境:假如你就是小彼得,你心里在想些什么?背景音樂播放著《懂你》畫面上出現(xiàn)了母親為兒女勞累的一個個感人至深的場面,這群孩子也陷入了思考當中。這時一個學生站起來說:當我生病時,是母親送我去醫(yī)院,當我遇到困難時,是母親安慰我。當我哭泣時,是母親讓我懂得道理。
另外一個學生說:母親是海,比海還深得情意;母親是船,載我駛向溫暖的港灣;母親是太陽,照亮我前進的路。
一些學生激動地站起一起唱起了母愛的歌曲,詩意的課堂充滿了溫情,詩意的課堂書寫著感動。
三、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課后閱讀與寫作結(jié)合在一起,詩意語文的延伸。
課堂上的詩意語文,讓學生們成為詩人,感受著詩意語文給予他們的愛與哀愁。課堂下,我更沒有放松詩意語文在學生身上的再次升華。那些美文,那些名著,所飄逸出的芳香,所帶來的深刻影響,我不會放過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在課下或是在閱讀課上,我們班的孩子都會沉浸在書海中,在書中飛翔。學生的視野開闊了,語言表達能力上來了,就開始寫了。平時學生見到詞句佳句抄寫下來。長此以往,學生慢慢地把這些好詞好句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這時再教給學生寫作的技巧和怎樣創(chuàng)新,把作文寫得具體生動。通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學生不怕寫作文了,而且越寫越好寫出了一篇篇好文佳作。詩意的語文不但在課堂上可以用,在課下和課前都可以找到它的蹤影。詩意語文,就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樣清新自然,水到渠成。
四、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膭顚W生個性成長,學生作品編輯成冊,詩意語文的收獲
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人才,每個學生的思想和他的作品都應得到尊重。詩意語文,它不僅教會了學生愛語文,愛詩歌,愛自己,愛家人,最重要的是讓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展示。在課堂上的凝練、精彩的語言我都記錄在教學日記上,學生的作品包括日記、周記、課堂小練筆、作文,我和一些學生將這些作品匯編成冊,一個學期一本,學生們看著自己的作品裝訂成冊,欣喜、滿足、尊重、都寫在臉上。這也是對學生課堂上所學知識的一次展示和檢驗。在相互傳閱的過程中,學生思想的火花一次次地閃現(xiàn),激發(fā)著更多的學生去寫作,去閱讀,走進詩意課堂,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融匯貫通。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在實踐中,學生的詩意語文走向生活,在生活中淺吟低唱,在課堂下妙曼多姿。
詩意語文,讓我們生活綻放最絢麗的色彩 ;詩意語文,讓課堂活躍起來,詩意語文,讓課堂有了美感,學生有了思維的創(chuàng)新。語文存在于生活之中,語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是有詩意的,自然語文也是有詩意的。
【參考文獻】
[1]王崧舟.詩意,讓課堂如此美麗.2011(3):23 .中華語文網(wǎng).
[2]小學新課程標準.2011.
[3]王崧舟.詩意、境界、本色.中華語文網(wǎng).2010(1)4.
(特約編輯:羅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