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軍的個人裝備近來受到關注。據臺灣《聯合報》20日報道,臺志愿役基層裝備被爆出現諸多不合格問題。
報道稱,臺深綠小黨,“時代力量”的“立法院”黨團19日召開“裝備安全實用遠比帥氣強悍重要——子彈不會看你帥不帥”記者會,稱臺軍基層軍人反映裝備不行,包括頭盔不抗凹陷、防彈背心抗瞳板無法抵抗穿甲彈射擊等,但“軍備扃”始終不愿意正視問題?!傲⑽鼻耧@智稱,這些裝備質量就是“粗制濫造”。
該黨干事長王婉諭以最重要且基本的頭盔為例稱,頭盔應該通過三個測試,包括貫穿測試、防破片測試和凹陷測試,美國通用的ACH頭盔就會進行這些測試。然而,臺軍2017年的建案還是采取40年前公布的老舊頭盔標準,完全沒有凹陷測試,而不抗凹陷的頭盔經射擊會因為擠壓頭骨而造成士兵傷亡。王婉諭又以抗彈板為例稱,臺軍同樣采用較為老舊的抗彈標準,而非2008年公布的、現行國際通用標準,導致抗彈板和頭盔一樣沒有環(huán)境測試,規(guī)避了新版驗收標準里的標準溫度、濕度以及受高溫與潮濕影響的環(huán)境;“用40年前的標準來測試、驗收,除了玩忽職守外,難以想到其他解釋”。
19日晚,臺“國防部”回應稱,臺軍新式戰(zhàn)斗裝備的采購、生產及驗收,均以保護官兵、發(fā)揮戰(zhàn)力為最優(yōu)先考慮,依相關標準嚴格把關,確保質量無虞。邱國正20日稱,個裝產制過程中的測評都按照國際標準,裝備使用意見由陸軍特戰(zhàn)裝備持續(xù)搜整中,不會輕忽。
蔡英文剛上任時曾承諾,“國防部會在3年內全面提升軍隊的服裝以及個人裝備”,并編50億元新臺幣預算購買換裝。但6年過去了,臺軍裝備不止一次引發(fā)爭議。就在3月“國防部”進行史上“最硬教召”之際,“陸軍特指部”一名志愿歿士兵戳破一切假象。他透露入伍已兩年,仍然沒有自己的戰(zhàn)斗個裝,“教召”人員用新的,現役軍人卻用舊的。此文引起軒然大波,民眾這才知道,連最精銳的特戰(zhàn)部隊都裝備老舊,一般部隊會好到哪里去?
臺灣《中國時報》評論稱,過去60萬大軍時代,財政困難只得省吃儉用,現今臺陸軍部隊不到10萬,戰(zhàn)備部隊還補不足,情何以堪。文章稱,由此可知兩件事,一是臺軍反映渠道功能不彰,二是臺軍造假文化猖獗。長期以來不重視后勤補保,演習、校閱借人、借裝備早就習以為常,“軍容壯盛是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