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雅子
相信大家對故宮建筑屋頂上的脊獸并不陌生。要知道,脊獸數(shù)量越多,就表示這座建筑的等級越高。除去騎鳳仙人,從龍開始算起,故宮建筑上的脊獸數(shù)量一般是單數(shù),但有一個特例,那就是太和殿上還多了一個“行什(hángshí)”。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
原來,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太和殿并非是“原裝”的。以前這里是皇極殿,因為一場大火,皇極殿被付之一炬??滴跄觊g重建后,人們將其命名為太和殿。這座大殿由原來的9間變?yōu)榱?1間,建筑整體的長度增加了,屋頂上恰好多出來一塊放一只脊獸的位置,所以加入了行什。
行什究竟是誰?
關于行什的原型是什么,專家們并沒有統(tǒng)一的說法。有的推測行什的原型是雷震子,因為雷震子掌管著雷電,紫禁城的木質(zhì)建筑最怕火,所以人們就派行什來守護這座大殿;還有專家推斷行什的原型是羽人,長生不老、羽化成仙是歷代帝王夢寐以求的事,行什背生雙翅,腳為鳳爪,極有可能是羽化登仙的仙人;另外還有人說行什的原型是印度神猴哈奴曼……看來,行什究竟是誰,一時還真是個難題。
“脊獸小分隊”的排序有這樣一段順口溜:
一龍二鳳三獅子,
天馬海馬六狻猊(suānní),
狎(xiá)魚獬豸(xièzhì)九斗牛,
最后行什像個猴。
在不同的建筑上,這些脊獸中也會有獸“插隊”。比如天馬和海馬,狻猊和狎魚有時候會調(diào)換位置,需要你睜大眼睛仔細觀察喲。
騎鳳仙人帶領著十只瑞獸日復一日地守護在故宮建筑的屋脊上,它們每一個都有自己的拿手絕活兒。因為它們既有能力也有傲氣,所以只有等級最高的太和殿才能讓它們齊聚一堂!
站得最高的瑞獸是鴟(chī)吻,又名龍吻,因為傳說中它喜歡吞東西,所以也叫吞脊獸,又因為它喜歡咬大殿的正脊,所以也叫正脊獸。它是古建筑中為了避火防雷而專門修建的建筑構件,一般成對出現(xiàn)在屋頂正脊的兩端,遙遙相望。它的表面裝飾有龍紋,龍首張開大嘴吞住正脊,四爪騰空,背上插著一把寶劍,顯得十分威嚴。
隱藏文物
仔細觀察故宮各宮殿上面的鴟吻,你是不是覺得它們的樣式?jīng)]有什么不同?但是通過看它們的大小,你應該能區(qū)分出宮殿的高低等級來。有的鴟吻只用1塊琉璃構件制成,有的則是用5塊琉璃構件拼裝而成,而太和殿頂?shù)镍|吻,竟然是用13塊琉璃構件拼裝而成的!
你遠遠地看太和殿上面的鴟吻會覺得它很小,實際上它高3.4米,重約4.3噸呢!
“鴟吻小分隊”不僅故宮里有,在其他地方、不同時期的建筑上也能見到它們的身影。當然,各地鴟吻的造型和特征也是不一樣的。下次和爸爸媽媽去旅游的時候,你可以留心觀察古建筑上的鴟吻,看看你能發(fā)現(xiàn)多少種。
故宮很多宮殿的大門上都有很像獅子的動物形象,它們怒目圓睜,頭上長角,腦袋周圍有一圈鬃毛,嘴里一排整齊的牙齒死死咬住一個環(huán)。那并不是獅子,而是傳說中龍的一個兒子,名叫椒圖。
“守護大門小分隊”椒圖就這樣日復一日地守護著皇家的大門。椒圖這樣的金屬構件被稱為“鋪首”。鋪首有三個作用,用來敲門、拉門或裝飾,相當于現(xiàn)在門把手和門鈴的集合體。但是又有誰會真的去敲皇帝家的大門呢?所以故宮殿門上的椒圖辟邪、鎮(zhèn)宅和裝飾的作用大于其實用功能。
你發(fā)現(xiàn)了嗎?故宮里的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是坐落在一個8米多高的“土”字形臺基上的,整個臺基分為上、中、下三層。石臺的外沿有漢白玉的圍欄圍繞,把石臺裝飾得仿佛一層層白云。從遠處看,“三大殿”就像浮在云上的瓊樓仙閣一般。
這些圍欄由欄板和望柱組成,每個望柱下面都探出一個龍頭,這個龍頭又叫螭(chī)首。螭首不僅是雕刻精美的石刻藝術品和建筑裝飾品,它還有非常實用的功能呢!你仔細觀察螭首,會發(fā)現(xiàn)它的嘴里有一個圓洞,這個圓洞其實跟望柱的下面是連通的。每個螭首,其實就是一個排水孔。故宮里面一共有1000多個螭首,在下暴雨時,會出現(xiàn)“千龍吐水”的壯觀景象,這就是宮里不會積水的原因。這些螭首可是故宮里的“排水黑科技”呢!
原來,這幾座宮殿的臺基設計得中間高、四周低,就是為了讓雨水能夠從高到低順勢向下流,而地下又暗藏玄機,設計了精密的、縱橫交錯的暗溝作為排水系統(tǒng),雨水從明溝排入暗溝,暗溝又貫穿紫禁城,各個區(qū)域的雨水就都能順利排入內(nèi)金水河了。
當然,“千龍吐水”的壯觀景象可不是你每次去故宮都能見到的,只有在大雨滂沱時,故宮里才會出現(xiàn)“千龍吐水”的景觀。屆時,在白茫茫的雨霧之中,上千條的“白練”會從龍口中噴出,蔚為壯觀。
現(xiàn)在,瑞獸們依然以自己的方式保護著已經(jīng)600歲的故宮。它們彼此沒有見過面,卻都心照不宣地肩負起自己的責任。這個“守護者聯(lián)盟”是不是很值得我們敬佩與喜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