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用不著;不必;情態(tài);否定
[中圖分類號]H146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674-8174(2022) 01-0025-06
1. 引言
否定是說話人的主觀判斷,主要用于否認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真實性。作為一種重要的表達功能,否定在話語分析中有重要作用,表現(xiàn)形式也多種多樣,如可用“不、沒有、不用、甭、別、不必、無需、不要”等詞匯形式。關(guān)于否定范疇的研究成果較多,如陸儉明(1982)、盧甲文(1983)、江藍生(1991)、史錫堯(1995)、張誼生(1996)、潘瑞芳(2010)、侯瑞芬(2016) 等等,不過將“用不著”與“不必”做比較分析的則鮮有涉及。
關(guān)于“ 用不著”,《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第2 版) 收錄“ 用不著” 并注釋為:“1 動詞,沒有用場;用不上。2動詞,不需要;沒有必要?!保?014:1598) 關(guān)于“不必”,《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 版) 解釋為:“副詞,表示事理上情理上不需要?!?(2016:105)《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第2版) 解釋為:“副詞,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面,表示不需要或用不著”(2014:102)。
漢語中“ 用不著” 和“ 不必” 均可表示“不需要”的否定意義,二者作為否定范疇的成員,有哪些語義特點,又有哪些差別,目前尚無專文研究。本文擬在前人研究基礎(chǔ)上闡述否定成分“用不著”的特點,全面分析“用不著”和“不必”表達否定必要性語義時所呈現(xiàn)的細微差異,以期厘清二者關(guān)系,為漢語本體及對外漢語教學(xué)研究提供參考。
2. 否定功能的“用不著”
漢語“用不著”是表達否定的特殊形式,一般否定形式是單/雙音節(jié), 如“ 不、沒、別、勿、不曾、不得、不許、不要”等,而“用不著”是三音節(jié)形式。要全面理解“用不著”,有必要弄清其與能性述補結(jié)構(gòu)“V 不C”的關(guān)系以及“用不著”本身內(nèi)部構(gòu)成的特點。
2.1“用不著”與能性述補結(jié)構(gòu)
漢語的述補結(jié)構(gòu)有組合式和粘合式之分,朱德熙(1982:132) 指出,帶可能補語的述補結(jié)構(gòu)是一種組合式述補結(jié)構(gòu),這類述補結(jié)構(gòu)表可能性,如“看得見”是說能看見,“看不見”是說不能看見。由此觀之,“用不著”當(dāng)屬組合式述補結(jié)構(gòu)“V 不C”的一個實例,跟“看不見”“買不到”等一樣,是肯定形式“V得C”即“用得著”的否定形式,表示“用不上、不能用著”之否定意義。
但是在現(xiàn)代漢語中“用不著”已經(jīng)黏著化了,不同于一般的“V 不C”,比如趙元任(1979:212) 認為“用不著”意義是熟語性的, 呂叔湘(1980: 626-627) 認為“ 用不著”是凝固的述補結(jié)構(gòu),是表示“不必,無須”的意思。其實現(xiàn)代漢語中“用不著”已經(jīng)詞匯化了,由自由短語詞匯化為表否定的情態(tài)動詞(吳德新,2017)。
2.2“用不著”的分化
否定功能的“用不著”在融合度、擴展形式、組合以及替換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吳德新,2017)“用不著”可分化為兩個:自由短語“用不著1”和情態(tài)動詞“用不著2”。例如:
(1) a. 你用不著/不必這會兒再來假惺惺的。你還可以再回去玩去,別誤了你的大事,這兒用不著/*不必/用不上你, 沒你也可以?。ㄍ跛贰段沂悄惆职帧罚?/p>
例(1) 中兩個“用不著” 是不同質(zhì)的。后一個“用不著”是自由短語,可以拆分,不可替換成“沒必要”“不必”,但可替換成“用不上”“用不到”,此為“用不著1”;而前一個“用不著”是凝固的詞,不能拆分,不能帶“了”“著”“過”,但能與“沒必要”“不必”替換”,此為“用不著2”。以下進一步分析“用不著”的性質(zhì)和特點。
2.2.1 自由短語“用不著1”
“用不著1”是謂詞性的自由短語,可充當(dāng)謂語,也可單獨成句?!坝貌恢?”有肯定形式“用得著”,中間可插入“大”“太”構(gòu)成“用不大/太著”。例如:
(2) 用著了甜言蜜語下跪都行,用不著正眼都不瞧一眼。(王朔《玩兒的就是心跳》)
(3) 正是新落花生下市的時節(jié),除了深夜還用不著棉衣。(老舍《牛天賜傳》)
例(2)(3)“用不著1”語義較為實在,是典型的自由短語,特別是例(2) 中“用不著”與“用著了”對舉出現(xiàn)。
2.2.2情態(tài)動詞“用不著2”
“用不著2”已經(jīng)成詞,是表示必要性的情態(tài)動詞,主要用來充當(dāng)謂語,有時前面可出現(xiàn)副詞“也”“根本”等。例如:
(4)你要是想幫我呢,也用不著動你的積蓄。(陳建功、趙大年《皇城根》)
(5)公立醫(yī)院做一個這樣一個先天性結(jié)腸的這樣的手術(shù),也用不著這么貴。(《鏘鏘三人行》2012-05-22)
(6)由于有這樣一個庫存,所以用不著太擔(dān)心。(《今日觀察》2010-08-12)
(7)簡佳又點了點頭,這后一點,根本就用不著小西囑咐。(電視劇《新結(jié)婚時代》)
可見,現(xiàn)代漢語“用不著”性質(zhì)并不單一,短語用法“用不著1”是能性述補短語“V 不C”的具體實例,動詞用法“用不著2”是否定功能的情態(tài)成分(吳德新,2017)。
表1是現(xiàn)代漢語中不同性質(zhì)“用不著”的句法特點。
3.“用不著”與“不必”的功能特點及差異
上文對否定功能的“用不著”做了分化,并詳細描寫了其內(nèi)部差異,下面深入闡釋作為情態(tài)動詞的“用不著”① 與“不必”在表達否定必要性語義時的特點及差異。
3.1“用不著”與“不必”均用來否定必要性
“ 用不著” 和“ 不必” 都含有否定成分“不”,從詞義來看,均表示事理或情理上不需要、沒必要做某事。二者的詞義十分接近,在一定條件下會發(fā)生語義中和,有時可以相互替換,替換后意義基本保持不變。例如:
(8) a. 你用不著先想方設(shè)法安置我。我挺好,你只管忙你的,不必惦記我。(王朔《無人喝采》)
b. 你不必先想方設(shè)法安置我。我挺好,你只管忙你的,用不著惦記我。
例(8) 同時出現(xiàn)“用不著”和“不必”,例(8) a 中的“用不著”可替換成“不必”,同時“不必”也可以替換成“用不著”,而且替換后句子的意思基本不變??梢姡坝貌恢焙汀安槐亍闭Z義確實十分接近,均是表達對某動作行為或做某事的必要性的否定。
3.1.1否定出現(xiàn)某動作行為或某事件的必要性
“用不著”和“不必”都可以表對某動作行為或出現(xiàn)某事件必要性的否定。主要與動詞性成分共現(xiàn),既可以是一般的光桿動詞,也可以是動詞短語、心理動詞等。此時,“用不著”和“不必”可以替換。例如:
(9) 現(xiàn)在陛下讓公主放縱奴仆殺人,還能治理天下嗎? 用不著/不必打, 我自殺就是了。(《中華上下五千年》)
(10) 丁公你也別說啦,也用不著/不必再哭啦,在旁暫且歇息,待我問過樊噲后再做決斷。(《中國傳統(tǒng)相聲大全》)
(11) 我不知道。不過你用不著/不必這么害怕,思嘉,新上任的州長是我的朋友。(翻譯作品《飄》)
3.1.2否定出現(xiàn)某性狀、屬性或某情緒的必要性
“用不著”和“不必”有時還可以表示說話人對某性狀、屬性或者某種情緒態(tài)度等的否定,語義上表示說話人不希望出現(xiàn)某種性狀,即說話人認為某種性狀的出現(xiàn)是沒有必要的。“用不著”和“不必”主要與形容詞性成分共現(xiàn),此時二者可以替換。例如:
(12) 姑娘,用不著/不必傷心,都有爸爸呢!爸爸缺不了你的吃穿?。ɡ仙帷端氖劳谩罚?/p>
(13) 如果王喜是個徹頭徹尾的混蛋,他倒也用不著/不必這么為難了。(陳建功、趙大年《皇城根》)
可見,“用不著”和“不必”均可用來否定必要性,既可以否定某種行為或事件發(fā)生的必要性,也可以否定某性狀、屬性或者某種情緒態(tài)度出現(xiàn)的必要性。但是二者在表達否定必要性意義時,還會存在一些細微差異。
3.2“用不著”與“不必”的差異
3.2.1“用不著”性質(zhì)不同導(dǎo)致的差異
由上文可知,“用不著”可分化為“用不著1”和“用不著2”,在表達否定功能時有時“不必”可以與“用不著”替換,比如“用不著/不必擔(dān)心”“用不著/不必請示”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能夠與“不必”進行替換的“用不著”當(dāng)為已經(jīng)詞化的“用不著2”,而自由短語“用不著1”不能與“不必”進行替換。例如:
(14) a. 她為黨工作,為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工作,她今后一生屬于黨的了,用不著我們再給她操心了。(周而復(fù)《上海的早晨》)
*b. 她為黨工作,為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工作,她今后一生屬于黨的了,不必我們再給她操心了。
(15) a. 我倒用不著你這么恭維。這不過是我這些年來的一點感受。(《宋氏家族全傳》)
*b. 我倒不必你這么恭維。這不過是我這些年來的一點感受。
(16) a. 我心里升起一種戰(zhàn)勝父親尊嚴的自豪感。我已經(jīng)用不著他來對我發(fā)號施令了。(張承志《黑駿馬》)
*b. 我心里升起一種戰(zhàn)勝父親尊嚴的自豪感。我已經(jīng)不必他來對我發(fā)號施令了。
上述例句中的a 句均成立,而b 句則均不成立。可見,同樣是修飾謂詞性成分表達說話人對事件必要性的否定,上述例句“用不著”
能說而“不必”不能說。造成以上差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漢語中“用不著”要區(qū)別對待,在表達否定功能時,只有詞化的“用不著2”才可以與“不必”替換,而自由述語的“用不著1”不能與“不必”相互替換。
3.2.2 與副詞搭配共現(xiàn)時的差異
否定功能的“用不著”和“不必”都可與副詞共現(xiàn),但是共現(xiàn)時存在選擇傾向的差異??疾彀l(fā)現(xiàn),在話語中“用不著”經(jīng)常與副詞“也”“根本”“完全”等共現(xiàn),而“不必”經(jīng)常與副詞“但”“而”“就”等共現(xiàn),有時也可與“也”搭配共現(xiàn),但比率很低。例如:
(17)自從修了微水池,打了衛(wèi)生井,我們再也用不著跑到五里外的小河溝挑水吃了。(《人民日報》1998年)
(18)算命先得看相,看相首先得看人。其實根本用不著到處抓差,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作家文摘》1997年)
(19)我們可以說他們患有智障,但不必說他們遭受弱智的折磨,是弱智的犧牲品。(新華社新聞報道2002-09)
(20)正是這些假設(shè)往往決定了管理者的信念,而不必涉及管理者實際上的、可察覺的品德。(《哈佛經(jīng)理的謀略》)
我們檢索了北京大學(xué)CCL 現(xiàn)代漢語語料庫中“用不著”和“不必”句,結(jié)果在92 條“ 用不著” 句中“ 也用不著” 有38 例, 占48.9%;在86條“不必”句中“也不必”只有2 句,占2.3%。結(jié)果表明,副詞“也”很少跟“不必”搭配,但經(jīng)常跟“用不著”搭配,其搭配比率占優(yōu)勢,這是因為副詞“也”具有委婉意味(馬真,1982),跟“用不著”表達委婉否定的語義和諧。具體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如下面表2所示。
3.2.3“用不著”與“不必”否定轄域有差異
“用不著”和“不必”都表達說話人對發(fā)生某事件必要性的否定,但是二者否定轄域的范圍存在差異,有時會對句義理解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呂叔湘(1985) 指出,“一個詞在不在否定范圍之內(nèi),有時候會產(chǎn)生重大的意義差別?!崩纾?/p>
(21) 他天天不上班:他不天天上班
我實實在在沒告訴他:我沒實實在在告訴他(轉(zhuǎn)引自呂叔湘,1985)
就否定轄域來說,“用不著”經(jīng)常用于徹底否定,一般不能用于留有余地的否定;而“不必”既可用于徹底否定,也可用于留有余地的否定。比如副詞“完全”與“不必”搭配時,出現(xiàn)在“不必”前后均可,而“完全”只能出現(xiàn)在“用不著”前面。例如:
(22) 她為什么突然走了?如果是光明正大的,完全不必回避她嘛?。ㄍ鹾{_《中國式離婚》)
(23) 你要心平氣和地去充實自己。不是為了要壓倒別人,也不必完全為了爭取別人的好感。(《讀者(合訂本)》)
(24) 他完全用不著帶父母去防空洞,他可以帶他們?nèi)e的什么地方。(殘雪《殘雪自選集》)
為了驗證二者否定轄域的差異,我們在北京大學(xué)中國語言學(xué)研究中心CCL現(xiàn)代漢語語料庫中,對“用不著”和“不必”與副詞“完全”共現(xiàn)情況進行檢索統(tǒng)計,共得到“用不著” 有效例句31例,“ 不必” 有效例句132例。結(jié)果如表3所示。
統(tǒng)計表明,“完全不必”的搭配頻率占絕對優(yōu)勢,占16.5%;“不必完全”的搭配相對較少, 僅占約2.75% ;“ 完全用不著”占10.33%;而“用不著完全”則為0例。可見,“不必”既可以用于徹底否定,也可以用于留有余地的否定;而“用不著”偶爾可以用于徹底否定,但是不能用于留有余地的否定。究其原因,“用不著”和“不必”虛化程度不同,“不必”虛化程度高,與其他副詞共現(xiàn)時位置相對自由,而“用不著”虛化程度相對較低,與其他副詞共現(xiàn)時位置相對粘著,一般只能位于其他副詞之后。
3.2.4“用不著”與“不必”的語體分布差異
“用不著”和“不必”既可用于口語也可用于書面語,但是二者對語體有選擇傾向,使用頻率上存在差異?!坝貌恢敝饕霈F(xiàn)在通俗的口頭語體中,而“不必”則不受限制,通俗的口語和正式的書面語中均可使用。我們統(tǒng)計了南開大學(xué)TSC (2008) 語料庫中“ 用不著”句和“不必”句的語體分布情況,結(jié)果如表4所示。
統(tǒng)計表明,“用不著”更傾向于出現(xiàn)在通俗的口頭交際語體中,如新聞報道、劇本臺詞和小說人物對話中,因為這些語體的現(xiàn)場交際性較強,是典型的口語語體;而“不必”則既可以出現(xiàn)在較正式的語體,比如法規(guī)、合同契約和說明性的應(yīng)用文,也可以出現(xiàn)在通俗的口頭語體,如新聞報道、劇本和小說等語體中。
例如:(25) a. 兩眼微閉,唇微閉,牙關(guān)相接,不可緊咬。后背微圓,前胸不必張開。端身正坐者,只要不歪不靠、自小腹以上端正挺直即為合法。(應(yīng)用文《健康養(yǎng)生》)
*b. 兩眼微閉,唇微閉,牙關(guān)相接,不可緊咬。后背微圓,前胸用不著張開。端身正坐者,只要不歪不靠、自小腹以上端正挺直即為合法。
(26) a. 做紅燒肉的水稍多一些即可,大火煮開,小火煮一個小時;粉絲洗凈,不必泡軟,以便粉條放入鍋中可以更多吸收湯汁的味道。(《經(jīng)典菜譜大全》百度文庫2020-05-26)
*b. 做紅燒肉的水稍多一些即可,大火煮開,小火煮一個小時;粉絲洗凈,用不著泡軟,以便粉條放入鍋中可以更多吸收湯汁的味道。
上述例句中“不必”均不能換成“用不著”,或者替換后表達很不自然,比如像例(25)、例(26) 這種《健康養(yǎng)生》指南、菜譜說明書等應(yīng)用文體中,其表述都是較為正式的,在表達否定意義時說話人一般會選擇使用“不必”而不會使用“用不著”,除了受到上下文的韻律制約(雙音節(jié)音步)、語境照應(yīng)(上文有“不可”) 外,更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語體的限制,應(yīng)用文是較正式的書面語體,該語體用詞正式文雅,因此只能用“不必”。
3.2.5“用不著”與“不必”話題句選擇差異
“ 用不著” 和“ 不必” 經(jīng)常與言說動詞“說”搭配構(gòu)成“用不著說”和“不必說”。二者既可通用也有差異。首先,二者都可作為插入語獨立使用,可相互替換。例如:
(27) a. 至于服裝首飾呢,用不著說,必須格外出色,才能壓得住臺。(老舍《正紅旗下》)
b. 至于服裝首飾呢,不必說,必須格外出色,才能壓得住臺。
(28) a. 最有趣的是兩座山峰中間蜿蜒上升的曲線,不必說,它指示的是登山的路徑。(當(dāng)代報刊《讀書》)
b. 最有趣的是兩座山峰中間蜿蜒上升的曲線, 用不著說, 它指示的是登山的路徑。
其次,“用不著說”和“不必說”有時又可以在話題句中充當(dāng)謂語,但是存在差異,“不必說”可充當(dāng)話題句的謂語,而“用不著說”不能充當(dāng)話題句的謂語。例如:
(29) a. 現(xiàn)在我們都是上了年紀的人,這些傻話請你不必說了。(曹禺《雷雨》)*b. 現(xiàn)在我們都是上了年紀的人,這些傻話請你用不著說了。
(30) a. 這話請你不必多說了。為我們大家的面子,你從明天起不必來了。(張愛玲《多少恨》)*b. 這話請你用不著多說了。為我們大家的面子,你從明天起不必來了。
上述例句中a 句成立b 句不成立,“不必說”在話題句中均用來充當(dāng)謂語成分,比如例(29)(30) 中“這些傻話”“這話”,說話人基于客觀事實或者一般常理做出否定判斷,表達這種否定態(tài)度時語氣比較直接,此時不能用“用不著說”。
4. 結(jié)語
綜上所述, 現(xiàn)代漢語中“ 用不著” 和“不必”是否定范疇的重要成員,均具有否定功能, 在話語中用于否定事件發(fā)生的必要性,在一定條件下有時會發(fā)生語義中和,二者可以無條件替換。本文界定并厘清了“用不著”和“不必”各自的性質(zhì),細致考察后發(fā)現(xiàn)同樣具有否定功能的“用不著”和“不必” 并不完全相同, 二者也存在一些細微差異。
首先,雖然“用不著”和“不必”均可否定必要性,但是在現(xiàn)代漢語中“用不著”是短語和動詞的混合體,而“不必”則徹底雙音節(jié)化了,沒有短語用法。由于“用不著”本身是可以分化的,因此在表達否定功能時要區(qū)別對待,只有詞化的“用不著2”才可以與“不必”替換,而自由短語“用不著1”不能與“不必”替換。
其次, 從句法性質(zhì)及分布來看,“ 用不著”和“不必”在表達否定時,二者在語法性質(zhì)、音節(jié)形式、前后共現(xiàn)成分、詞語選擇傾向、語體分布、話題句選擇等方面均存在細微差異。
現(xiàn)代漢語中類似“用不著”和“不必”這樣的似同實異的詞語很值得研究。本文對“用不著”和“不必”的相關(guān)討論可為漢語本體及對外漢語教學(xué)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