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茹,張 超,周甜甜,畢蒙蒙,舒 越,徐建梅
久坐行為(sedentary behavior,SB)是以坐姿、斜躺姿勢時能量消耗≤1.5 METs為特征的任何清醒行為[1]。在我國成年腦卒中病人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的復發(fā)率分別為10.9%,13.4%和14.7%[2],其中74%的復發(fā)原因可歸因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久坐行為[3]。久坐行為對腦卒中身心健康造成的不利影響已被多次驗證[5-8],即便如此,腦卒中病人久坐行為轉(zhuǎn)變狀況仍不理想,只有明確腦卒中病人久坐行為的相關影響因素,才能夠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久坐行為干預措施。目前國內(nèi)缺少關于腦卒中病人久坐行為的影響因素研究。因此,本研究對腦卒中病人久坐行為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進行探索,以期為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腦卒中久坐行為干預方案提供借鑒與參考。
1.1 對象 采取方便抽樣法,選取2020年6月—2020年12月南昌市某三級甲等醫(yī)院卒中護理門診160例腦卒中病人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選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醫(yī)學分會制定的診斷標準[9],經(jīng)頭顱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檢查為腦卒中者;②年齡≥18歲;③首次發(fā)病,出院時間>3個月者;④知情且自愿參與者。排除標準:①功能性步行量表(FAC)<2分[10];②語言及認知功能缺損不能配合者;③合并其他器官功能不全或惡性腫瘤者。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方法
1.2.1 一般資料與疾病狀況調(diào)查 通過文獻回顧及咨詢相關專家,確定一般資料與疾病狀況調(diào)查表內(nèi)容。一般資料調(diào)查包括性別、年齡、婚姻、職業(yè)狀態(tài)、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醫(yī)保方式、煙酒史、體質(zhì)指數(shù)(BMI)、居住方式;疾病狀況調(diào)查包括卒中類別、卒中部位、美國立衛(wèi)生院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NIHSS)及合并癥個數(shù)。
1.2.2 久坐行為及體力活動水平評估 中文版國際體力活動問卷(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IPAQ) 由屈寧寧等[11]于2004年翻譯成中文版,采用自我報告法對病人久坐行為進行評估,IPAQ中久坐問卷重測系數(shù)為0.887。本研究根據(jù)以往的研究[12]以6 h/d作為有無久坐行為的分界值。依據(jù)IPAQ中體力活動水平的計算方法將體力活動水平分為包括低、中、高3個水平,IPAQ中體力活動問卷重測系數(shù)、效標關聯(lián)系數(shù)分別為0.779和0.718[11]。
1.2.3 自我效能感評估 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re,GSES)由王才康等[13]翻譯。包含10個條目,每個條目按照Likert 4級評分,總分為10~40分,分數(shù)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強,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28。
1.2.3 感知障礙評估 中文版腦卒中后身體活動障礙量表(the Barriers to Physical Activity after Stroke Scale,BAPAS)由徐玉等[14]進行漢化,共14個條目,采用 Likert 6級評分法,“非常不同意”計0分,“非常同意”計5分,總分0~70分,總分越高,身體活動感知障礙越大。該量表內(nèi)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數(shù)為0.870 ,重測信度為0.828,信效度良好。
1.2.4 抑郁評估 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由Hamilton[15]于1960年編制而成,共17個條目,總分<7分為無抑郁;7~17分為輕度抑郁;18~24分為中等抑郁;>24分為嚴重抑郁;HAMD分值越高卒中后抑郁越嚴重。問卷總體平行效度和結構效度均較理想[15]。
2.1 影響腦卒中病人久坐行為的單因素分析 腦卒中病人久坐行為時間為每天(8.37±1.89)h,產(chǎn)生久坐行為的腦卒中病人占總人數(shù)的64.4%。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不同性別、年齡、婚姻、職業(yè)狀態(tài)、家庭月收入、居住方式、卒中類別、NIHSS評分、抑郁水平、體力活動水平的腦卒中病人久坐行為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影響腦卒中病人久坐行為的單因素分析 單位:h
2.2 腦卒中病人感知障礙及自我效能感現(xiàn)狀 BAPAS總分(32.21±8.93)分,GSES總分(18.84±6.45)分,經(jīng)過Pearson相關性分析,腦卒中病人久坐行為時間和身體活動感知障礙呈正相關(r=0.878,P<0.001)、與自我效能感呈負相關(r=-0.846,P<0.001)。
2.3 影響腦卒中病人久坐行為的多因素分析 納入單因素分析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的變量(性別、年齡、婚姻、職業(yè)狀態(tài)、家庭月收入、居住方式、卒中類別、NIHSS評分、抑郁水平、體力活動水平)及身體活動感知障礙與自我效能感評分,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見表2。
表2 影響腦卒中病人久坐行為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3.1 腦卒中病人久坐行為現(xiàn)狀分析 本研究中腦卒中病人久坐時間平均為8.37 h/d,伴有久坐行為的腦卒中病人占總人數(shù)的64.4%,其平均久坐時間為9.47 h/d。英國English等[16]對利用活動檢測器G73X+對腦卒中與非腦卒中病人的久坐行為時間進行比較,腦卒中病人久坐時間為10.9 h/d; Sj?holm等[3]對瑞典醫(yī)院康復中心收治的104例腦卒中病人久坐行為進行調(diào)查,結果顯示一天中進行久坐行為的病人占74%,與本研究中腦卒病人久坐行為檢出率存在差異。原因可能是English等[16]的研究運用客觀評估工具對久坐行為進行評估,而相關報告稱自我報告法等主觀評估法較加速器等客觀評估工具會低估自身久坐行為。此外,環(huán)境因素是影響腦卒中病人久坐行為的重要因素之一[17],康復中心的腦卒中病人容易對護理人員產(chǎn)生依賴,身體活動相對較少,久坐行為增多。
3.2 腦卒中病人久坐行為影響因素分析
3.2.1 疾病嚴重程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 NIHSS評分(疾病嚴重程度)越高,久坐行為時間越長,這與美國國心臟協(xié)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及美國卒中協(xié)會(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聲明[18]中的觀點一致。NIHSS是公認的對卒中病人疾病嚴重程度的客觀評價體系,評估內(nèi)容涵蓋意識、感知覺、視野、語言、肢體功能等多項內(nèi)容[19]。NIHSS評分不同,病人站立能力和步行功能不同也會存在差異,伴有更嚴重身體殘疾和較慢的步行速度的腦卒中病人久坐行為時間更長[18]。因此,腦卒中病人身體活動方案應根據(jù)病人身體狀況量身定制,輕度卒中病人可將AHA/ASA推薦的體力活動水平作為目標,較為嚴重的卒中病人可以通過輕體力活動或站立中斷久坐行為。
3.2.2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采取健康行為的信念[20],本研究結果顯示,腦卒中病人GESE總分為(18.37±1.89)分,處于中等偏低水平,且GESE評分與久坐行為時間呈負相關,這與Oossensen等[21]的結果一致。自我效能感對健康行為有直接影響,是健康行為改變的最強影響因素,而低自我效能感是腦卒中病人行為改變的最強障礙[22]。卒中后病人由于肢體功能障礙產(chǎn)生羞恥感、社會活動參與減少,疾病導致社會及家庭角色改變,加重心理負擔,短暫鍛煉無法使病人看到肢體康復效果,致使病人運動自我效能低下,久坐行為增加。因此,醫(yī)療工作者應為病人提供具體可行的身體活動方案,或以成功案例激勵病人進行減少久坐行為;照顧者應給予病人鼓勵與支持,改善負性情緒,提高病人自我效能感。
3.2.3 感知障礙 本研究顯示,腦卒中病人感知障礙總分為(32.21±8.93)分,處于較低水平,相關性分析顯示,腦卒中病人久坐行為與BAPAS得分呈正相關,這與以往研究結論一致[23]。BAPAS是對肢體功能、信息獲取、社會支持、心理狀態(tài)評估的綜合結果[14]。據(jù)報告,約70%的腦卒中病人中存在肢體功能障礙[24],33.3%的病人存在跌倒恐懼[25],致使大部分病人處于久坐不動狀態(tài)。然而大多數(shù)腦卒中病人對久坐行為的認知嚴重不足[26],甚至將長期久坐行為視為正?,F(xiàn)象。因此,醫(yī)護人員應增加對久坐行為的知識宣講,加強腦卒中病人對其嚴重性的認識。此外,缺乏社會支持是行為改變的重要障礙因素[27],加強醫(yī)護人員與家庭照護者支持力度是病人邁向健康行為的第一步。總之,醫(yī)療保健人員應加強對腦卒中病人身體活動障礙的識別,并制定相應的干預措施。
3.2.4 抑郁水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腦卒中病人的抑郁狀況影響久坐行為,抑郁水平越高,久坐時間越長。這與Simpson等[28-29]的結果相一致。原因可能是腦卒中后抑郁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精神萎靡、反應遲鈍、對事物興趣缺乏[30],致使病人喪失對身體活動的信心。但Karaahmet等[31]表示除年齡和病程外,腦卒中病人的久坐行為與抑郁無明顯關聯(lián),原因可能是各研究之間樣本量及評估工具的選擇不同,且社會人口學因素存在差異。未來研究者可開發(fā)統(tǒng)一的腦卒中病人久坐行為評估工具并開展深入研究,進一步驗證腦卒中病人久坐行為與抑郁水平之間的關系,同時醫(yī)務工作者應加強對腦卒中病人心理狀態(tài)的評估,及時篩查并采取措施,促進病人身心健康。
腦卒中病人是久坐行為的高發(fā)人群,本研究中疾病嚴重程度、自我效能感、身體活動感知障礙及抑郁情緒是影響腦卒中病人久坐行為的重要因素。醫(yī)療工作者及家庭照顧者應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減少病人久坐行為,增加身體活動,促進疾病的恢復。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僅納入南昌市某一家醫(yī)院護理門診的腦卒中病人,未來研究者可擴大樣本量,進一步深入挖掘影響腦卒中病人久坐行為相關因素,以供社會及臨床工作者借鑒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