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厚芹
若舉重運動員擁有較為良好的體能素質(zhì),那么其便能夠令自身機體適應高負荷、高強度的體育競技節(jié)奏,同時在發(fā)揮出他們自己原本實力的同時,也能夠激發(fā)出更多的潛能,創(chuàng)造出更多更好的比賽成績。為進一步加強舉重訓練的科學化與系統(tǒng)化,并延續(xù)我國在舉重傳統(tǒng)項目上的競技優(yōu)勢,因此,需要通過體能素質(zhì)提升訓練,幫助舉重運動員保持更好的競技狀態(tài)并延長他們的體育競技壽命。鑒于此,本文將著重分析舉重運動員體能素質(zhì)提升訓練的重要性、原則、落實方面的相關問題以及具體的提升策略。
隨著我國成功申辦了2008年夏季奧運會,近些年來,國人對體育運動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其中,舉重作為一項重要沖金項目,也深受人們的喜愛。舉重運動是對體育運動員身體素質(zhì)要求較高的運動,且其比賽成績與運動員個人的體能素質(zhì)成正比。所以針對舉重運動員的體能素質(zhì)提升訓練,是不容忽視的關鍵訓練部分。但是現(xiàn)階段,由于部分教練員和運動員都忽視了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從而導致部分體能訓練的內(nèi)容與運動員自身的實際訓練需求不一致,反而會起到諸多的反作用,故而要在重視體能訓練的前提下,采用科學化、系統(tǒng)化的體能訓練方式,來幫助舉重運動員提升他們的舉重競技能力。
1 舉重運動員體能素質(zhì)訓練的重要性
所謂體能提升訓練,是針對運動員機體基本運動能力而制定出的訓練方案。它并不是單純地讓運動員通過長跑等新式去進行身體素質(zhì)的提升,這是一種極為片面的認識。體能訓練實際上是現(xiàn)代體育當中提出的一種綜合訓練概念,它能有效地提升運動員在競技比賽過程中的疲勞對抗能力,同時,它也能直觀地體現(xiàn)出運動員在參與體能訓練過程中,身體本身的競技能力。
一般來說,體能包括人體機能的多個方面,而針對體育運動員來說,包括基本的身體形態(tài)、身體機能中的心肺功能和運動功能以及身體素質(zhì)中的力量、速度和柔韌性這些方面。當一個人長期堅持體能訓練,那么其耐力素質(zhì)就會越好。而針對體育運動員來說,堅持參與科學的體能素質(zhì)訓練,能夠有效地促進其身體機素質(zhì)中力量性、耐力性和柔韌性的全面發(fā)展。當運動員參與專項體能訓練時,則能突出地強化某一方面的身體素質(zhì),這樣才能令運動員在體育比賽中有更強的競技能力。當運動員長期堅持體能訓練,其機體衰退的速度就會有所減緩,且體能的保持時間也會相對延長,故而可以使得運動員能夠長時間地保持競技體育的能力與水平。
而與其他體育項目相比,舉重運動對運動員體能素質(zhì)中的力量要求是比較高的,所以在基礎性的體能訓練中,還應該有針對性地加強力量方面的訓練。這樣可以使得舉重運動員的身體協(xié)調(diào)性得到發(fā)展,并且?guī)椭錅p少肌肉勞損的可能性。加強速度方面的體能訓練,舉重運動員便可以在短時間能完成舉重動作,能夠有效地避免因抓舉動作長時間保持后對身體造成的損傷。除此之外,即便是舉重運動員也要對其進行一定的耐力訓練。雖然耐力訓練的形式比較單一,但是能夠強化舉重運動員的精神意志力,從而形成不退縮、不放棄的體育競技精神。對舉重運動員多加以耐力方面的體能訓練,不僅可以改善其心肺功能,還可以使其抗疲勞能力有所提升,最重要的是能夠激發(fā)出他們身體的潛能,延長他們的競賽壽命。但是,不能施以盲目的體能素質(zhì)提升訓練,否則會因為所采取的訓練方式不得法,反而對運動員的身體造成傷害。
根據(jù)長期的舉重運動實踐反映出,如果舉重運動員通過了系統(tǒng)性、科學性且較為合理的體能素質(zhì)提升訓練,那么在實際的比賽過程中,能夠幫助他們保持更好的體育競技狀態(tài),同時,也能發(fā)揮出其較為穩(wěn)定的比賽實力。為了能夠使得舉重運動員在競技比賽中將平時訓練的狀態(tài)和能力發(fā)揮出來,那么必須要重視舉重運動員的體能訓練,并且使訓練變得更為科學化、合理化,如此,才能夠幫助運動員取得更好的比賽成績。
2 舉重運動員體能素質(zhì)提升訓練的原則
2.1 計劃性
舉重運動員的體能素質(zhì)提升訓練必須經(jīng)過科學的計劃,才能發(fā)揮出訓練的作用,這就要求教練員必須將體能訓練與專項訓練相結合,并借助多樣化的方法,使得舉重運動員在實際訓練過程可以不斷提升自身的體能素質(zhì),尤其是力量方面。因此,教練員需要結合運動員自身的特點和所需要重點訓練的內(nèi)容,為舉重運動員制定出相應的訓練計劃,并體現(xiàn)在每月、每周、每日的訓練計劃表之中,這樣才可以保證舉重運動員所參與的體能訓練是行之有效且科學合理的。故而,體能素質(zhì)提升訓練必須要遵循計劃性原則,要根據(jù)運動員的能力水平和實際需求設計相應的計劃,以便于教練去指導運動員做好體能提升訓練。
2.2 競技性
舉重運動是一項十分常見的體育項目,一般喜歡觀看體育比賽的觀眾都不會感到陌生。而對于舉重運動員來說,在參與比賽之前,必須付出超出常人可想象的辛勞,尤其是令人感到十分艱苦的體能訓練,但這些都是為了使得他們自己能夠在競技比賽中可以獲得好成績而付出的前期努力。因此,舉重運動員的體能素質(zhì)提升訓練也必須遵循競技性的原則。教練員不僅需要根據(jù)運動員原本的運動能力制定訓練計劃,還需要針對運動員的年齡、所處的運動時期、性別等進行區(qū)分,繼而將訓練計劃的側重點通過不同的計劃呈現(xiàn)出來,并結合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調(diào)整,如此才能令運動員在參與訓練后,實現(xiàn)在競技比賽中成績的突破。
2.3 系統(tǒng)性
舉重運動不光要看運動員本身的力量素質(zhì),還要看運動員的身體的綜合能力。所以說,教練員在幫助運動員制定體能訓練計劃的時候,不能只著重開展某一方面的體能訓練,需要使得運動員的身體素質(zhì)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且要堅持訓練的系統(tǒng)性,這樣才能令運動員的身體機能達到平衡。因運動員參與的體能訓練實際上有著既定的目標,且對于獨立的個體而言,運動員參與訓練的需求和他們原本的身體素質(zhì)之間存在著一定差距,所以教練員必須對體能訓練做出詳細又清晰的計劃,這樣才能使得舉重運動員在參與體能訓練后,能夠有所收獲,并將訓練的成果在實際比賽中發(fā)揮出來,體現(xiàn)在具體的成績上。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因為舉重運動員能參與競技比賽的時間是有限的,且大部分運動員的黃金時期都是比較短暫的,故而體能訓練還應做到,在保證運動員當下保持良好競技狀態(tài)的基礎上,還應確保運動員在退役后依舊能夠順利地投入到培養(yǎng)工作中,所以要重視運動員身體的自我調(diào)節(jié)功能的訓練,這樣才能延長舉重運動員在賽場上的時間。
3 舉重運動員體能素質(zhì)提升訓練中的問題
3.1 在思想上不夠重視體能素質(zhì)提升訓練
如今,部分舉重教練員和運動員都沒有認識到體能素質(zhì)提升訓練的重要性,且也缺乏對科學訓練手段的實踐認識,所以一直對體系化、規(guī)范化的體能訓練與專項訓練結合的高效訓練沒有形成深刻理解。因此,人們沒有對體能訓練的具體實施手段和細節(jié)性的計劃進行研究,從而無法及時了解舉重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這樣一來,運動員無論是在舉重技術層面還是自身體能水平,都很難取得突破性的進步,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運動員的職業(yè)發(fā)展。
3.2 沒有學習先進的體能素質(zhì)提升訓練經(jīng)驗
就目前來看,我國的部分舉重運動員和教練員存在著閉門造車的不良現(xiàn)象,嚴重缺乏對舉重項目的深度研究。不僅沒有認真研究國內(nèi)相對先進的體能訓練模式,同時更沒有去研究國外較為前沿的訓練方法。故而在體能訓練的模式與方法上都沒有學習到更為先進的訓練經(jīng)驗。國內(nèi)的大多研究人員和教練員總是將目光聚焦在體能訓練的影響因素上,并沒有重點分析出可實施性強的高效訓練方法,所以很難幫助舉重運動員提升其競技能力。
3.3 過于重視技術性訓練而忽視體能訓練
只有當舉重運動員的體能達標,技術過硬才能在賽場上幫助他們?nèi)〉糜型黄菩缘某煽?,但是目前我國的大部分訓練計劃中,往往重技術、輕體能。故而無法幫助運動員奠定良好的競技基礎。一般情況下,舉重教練員與運動員都會將更多的訓練時間花費在技術訓練上,而在整體的運動員訓練體系中,缺乏體能提升訓練。這樣的不良現(xiàn)象導致舉重運動員即便學會了較高技術技巧,也會因基礎性的體能素質(zhì)跟不上而無法正常發(fā)揮出技術技巧,這樣一來不僅使得舉重運動員的技術水平發(fā)展受到了限制,也嚴重阻礙了他們在競技比賽中成績上的突破。
4 提升舉重運動員體能素質(zhì)的訓練策略
4.1 轉變落后的舉重訓練思想觀念
首先,舉重教練員需要認識到當前舉重訓練體系中的輕體能的問題。從而轉變落后的舉重訓練觀念,要做到實現(xiàn)技術與體能訓練的結合,同時多開展體能訓練的實踐訓練,從而使得舉重運動員能夠在實際的體能提升訓練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運動素質(zhì)。其次,在設計具體的舉重體能提升訓練計劃的過程中,教練員需要關注運動員自身競技狀態(tài)、身體素質(zhì)和承受能力等個各方面的問題,從而設計出適合運動員本身的體能訓練計劃,這樣才能達到體能訓練的目的與效果,從根本上提升舉重運動員的技術與體能。最后,在具體的舉重體能訓練過程中,教練員要發(fā)揮出自身的指導性作用,需要讓舉重運動員認識到體能訓練的重要意義,同時也要與其他教練員進行溝通與交流,使得人們都能夠認識到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并在具體訓練過程中互相配合,以順利完成體能訓練。
4.2 科學安排運動員的體能基礎訓練
對于舉重運動員來說,體能基礎是一切訓練的根本,故而教練員一定要重視基礎性的體能訓練,同時科學地安排并規(guī)劃運動員的基礎訓練內(nèi)容和相應的訓練目標。如果只追求技術技巧的訓練,并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技巧訓練上,以求更快地有所突破,實際上這是一種忽視了基礎體能訓練的方式,很容易反向增加運動員的身體負擔,甚至會在運動員體力不支的情況下,仍舊強行去做高難度的技術技巧,便會對其身體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害。故而,這種既不能快速提升成績,也會影響到運動員身體健康的辦法,是非常不提倡的。所以教練員要不斷優(yōu)化基礎體能訓練,并使得運動員的體能素質(zhì)得到全面的發(fā)展,要做到按照運動員的個體差異去設計個性化的訓練方案,具體可采取立定跳遠、長跑等基礎訓練方式,從而提升舉重運動員的力量、柔韌、速度和爆發(fā)力等綜合性的基礎體能素質(zhì)。
4.3 更有針對性地增強體能提高訓練
當舉重運動員參加了基礎的體能訓練以后,還需要對個體實施更具有針對性的體能增強與提高的訓練。一般來說,增強提高訓練針對身體素質(zhì)不同的運動員來說,其訓練項目不僅會有所改變,包括訓練的具體方法也會發(fā)生變化,以此來提高舉重運動員的體能。具體在強化提高的體能訓練當中,教練員應該對基礎性的爆發(fā)力和力量性訓練加以強化,同時,對于身體協(xié)調(diào)性和柔韌性的專項訓練也予以重視,因為舉重運動的特殊性,它具備了較強的極限性特質(zhì),且也會對運動員的內(nèi)臟器官產(chǎn)生壓迫性的影響。故此,教練員一定要以基礎性訓練為根基,再對全體運動員實施專項訓練,繼而再有針對性地實施體能提高訓練,從而提升運動員素質(zhì)。此外,在體能提高訓練中,教練員還需要針對個別運動員施以體能輔助訓練,可以通過抓舉動作或前蹲等動作訓練運動員的抓舉力量和下蹲翻力量。
4.4 結合實際加強快速力量耐力訓練
雖然力量性訓練是舉重運動員最重要的訓練內(nèi)容之一,但是耐力和快速力量的訓練,同樣是不容忽視的體能訓練內(nèi)容,所以教練員在制定訓練計劃時,也不能忽視這兩項體能素質(zhì)提升訓練。一般來說,在快速力量訓練的過程中,教練員和舉重運動員都應該將訓練重點放在提升爆發(fā)力的訓練上,這樣才能使得舉重運動員在比賽競技的過程中,將自己通過平時訓練所積攢的力量全部爆發(fā)出來,從而提升成績。因此,教練員在安排舉重動作訓練時,要采用各種能夠提高運動員爆發(fā)力的動作,促使其快速完成動作,以此打好競技比賽的基礎。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定不能操之過急,否則會損害運動員的身體。而在耐力訓練的過程中,教練需要引導運動員使用耐力訓練器,以此來科學有效地提升舉重運動員的耐力素質(zhì),使得舉重運動員最終可以在比賽中獲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5 結束語
總之,隨著社會大眾對體育競技比賽關注度的提高,使得各項體育運動都收獲了眾多觀眾的喜愛。其中,舉重運動也不例外,舉重運動因其有著競技性強和對力量要求高的特點,故而在對運動員實施訓練的過程中,要以提高成績?yōu)樽罱K目的,并不斷強化運動員身體的整體素質(zhì)。而體能訓練是舉重運動當中的基礎性訓練,一定不能忽視其重要的作用。舉重教練需要科學合理地幫助運動員規(guī)劃其個性化體能訓練計劃,以此來激發(fā)出舉重運動員的競賽潛能,幫助他們不斷突破自己,并取得優(yōu)異的比賽成績。
(作者單位:山東省舉重摔跤柔道運動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