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陶子
“丁零零……”熟悉又刺耳的鈴聲把我從睡夢中叫醒,只覺得有什么東西在我的眼前晃啊晃啊……
半睜著眼,我瞟了一眼鬧鐘,心里咯噔一下:“天哪,現在八點了嗎?我八點半在光谷還有英語課!”我睡意全無,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沖出臥室。
“睡醒了,還是鬧鐘叫醒的?”爸爸親切地問。
“爸爸,你怎么不早點叫我?還有半小時就要上課,來不及了!”我急得答非所問。
“前幾天都告訴你了,這學期開始,周末沒有補習班了呀!你是忘了還是睡糊涂了?”爸爸笑著說。
“別貪睡,咱們九點出發(fā)去研學!”媽媽見我準備睡回籠覺,在客廳里扯著嗓子喊。
我想起來了,之前媽媽讓我挑選研學活動,我和爸爸商量后挑選了“體驗稻谷收割,感受農耕文化”項目。這個活動我期盼了很久,盡管今天穿漂亮公主裙的計劃又會泡湯,盡管那上面的花朵正準備綻開笑靨,但我也要去。
唉,還是小有遺憾哪!
九點鐘準時出發(fā),半小時的車程就到了研學基地。一下車,小伙伴們就像脫韁的野馬,歡呼著奔向前方一大片金黃色的稻田。一陣陣濃郁的稻香和著淡淡的草香撲鼻而來,讓人神清氣爽。但我還是想著我的公主裙。
研學老師帶我們參觀了大米陳列館,我第一次知道我們天天吃的大米,竟然還分那么多種類!在這里,我了解了水稻的起源,看到了袁隆平爺爺的畫像……
隨后,老師把我們帶到稻田中央,給我們每人發(fā)了一雙手套和一把小鐮刀,我們開始體驗割稻子。老師先做示范,左手握住稻桿的中下端位置,右手用鐮刀用力割下,一束稻子就只剩下短短的稻茬留在泥土里了。老師提醒我們,手一定要抓牢稻桿,注意鐮刀的用力方向,不要割傷自己。我很快就學會了割稻子,不一會兒就割下來一座“小山”。我累得氣喘吁吁,心里卻樂開了花,好像在說:“好爽,真舒服!”來時的某種不情愿被這種愉悅感打跑了。
稻子除了“割”,還少不了“打”。我們握著稻桿,將稻穗往“打谷桶”里用力拍打,結果脫粒的稻谷滿天飛,老師見了哭笑不得,我們樂得哈哈大笑……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抓著一把稻子的根部,揮起稻子讓稻穗拍在桶壁上。“啪啪啪”的打稻聲聲聲入耳,一粒粒稻谷應聲入桶??粗皟鹊牡竟仍絹碓蕉?,我們都很開心。我捧起一把稻谷放在手心聞了聞,沁人心脾的稻香充塞了我心靈的空間。
收稻子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曬谷。曬谷最簡單,只要把稻谷倒在干凈的水泥地上鋪平,讓它曬著太陽就行了。曬谷時,老師帶我們做了米粑。
“爸爸,這米粒多漂亮??!”
“自己親手打的米,當然漂亮,吃起來還會更香呢!”爸爸笑道。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首詩我好像更懂啦!”我笑著說。
這次研學活動,讓我體會到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以及“稻花香里說豐年”所蘊含的真意。晚上,我擰開臺燈,把公主裙輕輕放在一邊,開始寫今天的日記。從前呀,我最討厭寫日記了,可今天,那金色的稻穗在我眼前搖曳生姿,我總覺得好多話說不完。公主裙呢,那上面紅色的花朵綻開了笑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