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少欽
教師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閱讀材料的整合、落實素養(yǎng)目標,成為閱讀教學研究的重點。筆者以統(tǒng)編語文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為例,談一些個人經(jīng)驗。這一單元的人文主題是:“重溫革命歲月,把歷史的聲音留在心里?!闭Z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樣點面結合寫場面的。嘗試運用點面結合的寫法記一次活動?!痹诮虒W時,筆者以教材為導向,根據(jù)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對單元內容進行整合,采用問題前置、全班交流、開展實踐活動等方法,在組文閱讀課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解讀教材,提取課外資源
所有語文課程的開設都應該以教材為本,教師在教學組文閱讀課之前,應該認真揣摩編者意圖,深入了解每一篇文章,從而實現(xiàn)資源整合的有效性。統(tǒng)編語文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編排了《七律·長征》《狼牙山五壯士》《開國大典》《燈光》《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既有詩歌體裁,也有敘事性文章。前文也提及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和人文主題,基于以上幾個因素,在備課組文的過程中,教師是選擇以“體裁”為線索進行選文,還是選擇以“語文要素”或“人文主題”為線索進行選文呢?
教師進行本單元教學時,應將傳統(tǒng)文化自然融入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語文園地的“交流平臺”及課后習題均提及“點面結合”的寫作手法。基于多重考慮,筆者在選文上采用的是語文要素和人文主題相結合的方式,最后確定將配套“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中的《八百壯士守四行》《狼牙山遠眺》以及《長安街——狂歡奔騰的河》為組文閱讀課的拓展篇目。
二、習得學法,初識閱讀方法
閱讀能夠培養(yǎng)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例如,《狼牙山五壯士》課后習題要求學生“朗讀課文。根據(jù)課文內容填一填,再講講這個故事”,以及《開國大典》課后練習要求學生“默讀課文,體會新中國成立時人們自豪、激動的心情。想想從群眾入場到游行結束,課文寫了哪幾個場面,連起來簡要說說開國大典的過程”。這兩道課后習題都指向小標題的提取以及文章的簡要復述。教學時,教師應向學生傳授提取小標題的方法,如依據(jù)段意提取小標題,摘取原句中的關鍵詞提取標題,等等。以《開國大典》一課為例,文章寫了群眾入場、典禮儀式、閱兵式以及群眾游行等場面,教師可以向學生闡述小標題要具有簡潔的特點,要求學生根據(jù)文章中的關鍵語句進行標題的提取。
點面結合的方法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人物。《狼牙山五壯士》的第二自然段既描繪了五壯士的群體形象,也突出了五壯士的個體形象。教師可以向學生說明,群體就是“面”,個體就是“點”,并讓學生初步了解點面結合的好處。
在這一系列的文本教學過程中,學生已經(jīng)能夠初步掌握擬小標題的方法和點面結合的手法。
三、發(fā)布任務,提升閱讀能力
基于對教材的分析,筆者選定了“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中的相應的篇目《八百壯士守四行》《狼牙山遠眺》以及《長安街——狂歡奔騰的河》作為組文閱讀文本,組文課已經(jīng)初具雛形。筆者進而根據(jù)篇目的特點進行問題的對應設置,以小組合作形式下發(fā)任務單。
(一)制作學習任務單
筆者在學習任務單中設置了如下題目:1.三篇文章寫了哪些場面,試擬小標題。2.文章哪些地方采用了點面結合的寫作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教師明確問題,將問題前置,學生在閱讀時就會知道側重什么、思考什么。
(二)旁批閱讀感受
學生在三年級初步接觸了旁批的方法,在四、五年級也逐步掌握了批注的方法,教師利用課前幾分鐘時間適當?shù)貛椭鷮W生回顧批注的方法,讓學生在文本旁邊自由批注,記錄下自己的閱讀感受,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字的敏銳度和感受力。
(三)制作手抄報
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根據(jù)文本中的事件或者人物制作手抄報,以進一步提高理解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審美能力。學生在制作手抄報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將學習任務單的內容以及旁批感受融入其中,當學生在制作手抄報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引導學生查閱資料,豐富手抄報的內容。例如,學生以《長安街——狂歡奔騰的河》為主要文本進行手抄報的制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輔助學生補充信息,培養(yǎng)學生自主搜集信息的能力。
四、交流展示,激發(fā)思維碰撞
(一)小組匯報,交流展示
學生就學習任務單、旁批、手抄報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小組交流完畢后,小組代表在班級進行展示,學生相互點評。
(二)教師小結,指向寫作
閱讀最終指向寫作?;顒拥淖詈?,學生通過知識回顧、小組交流、成員匯報等方式對點面結合的手法已經(jīng)有了充分的了解,這時教師根據(jù)教材“習作”部分的要求,引導學生采用點面結合的手法進行場面描寫。
(三)搭建平臺,展示作品
學生的學習不應局限于課堂,教師應該多提供機會展示學生的閱讀成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八百壯士守四行》《狼牙山遠眺》以及《長安街——狂歡奔騰的河》都是講述革命重要事件的文本,十分具有教育意義。筆者利用微信公眾號、美篇等進行宣傳,展示學生的手抄報成果,播放學生錄制的文章朗讀視頻,展示學生的習作。
簡而言之,組文閱讀課不僅僅是課堂的40分鐘,它需要教師做大量的前期工作,學生也要適當?shù)剡M行課后訓練,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單位: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zhèn)東升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