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欣紅
蘇翊鳴摘銀,任子威奪冠,谷愛凌逆轉奪金……當北京冬奧會高燃氛圍“拉滿”時,也點燃了很多青少年的冰雪熱情。
北京冬奧會是中國冰雪運動新的開端。申辦本屆冬奧會時,中國就提出了“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并為之做出不懈努力,推出了“百城千冰計劃”“冰雪惠民計劃”等。截至2021年初,全國已有654塊標準冰場,覆蓋30個省區(qū)市,較2015年增幅達317%;已有803個室內(nèi)外各類滑雪場,覆蓋29個省區(qū)市,較2015年增幅達41%。毫不夸張地說,冰雪運動已成為一種時尚,一種新的學習、生活方式。
正是在北京舉辦2022年冬奧會的背景下,2019年教育部等四部門發(fā)布《關于加快推進全國青少年冰雪運動進校園的指導意見》,調動各方面大力發(fā)展冰雪運動的積極性,提高校園冰雪運動的普及水平。
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統(tǒng)計,截至2021年10月,全國18歲以下青少年群體參與冰雪運動的人數(shù)達到4600萬。全國冰雪運動特色學校在2020年已達2062所,預計2025年將達到5000所。伴隨著北京冬奧會申辦、籌辦的全過程,國家大力實施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戰(zhàn)略,即便在冰雪相對較少的南方,冰雪運動也成了不少學校的特色項目。
與蘇翊鳴4歲第一次滑雪時不同,滑雪、滑冰那時在國內(nèi)還屬相對小眾運動,今天的中國,冰雪是最受青少年群體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年輕人有著更便利的條件去參與冰雪運動,追求冰雪競技夢想。
隨著各項冰雪運動在校園里“破冰”啟航,給孩子們帶來的不僅僅是身體素質的增強,更重要的是在培養(yǎng)團隊精神、磨煉意志等方面給他們帶來的幫助。孩子們在冰雪運動中體驗樂趣,激發(fā)運動潛力和體育熱情,同時也是學校積極響應“雙減”政策、加快體教融合發(fā)展的具體實踐。有家長表示,參與冰雪運動能倒逼孩子認真學習,“為了能早點和小伙伴出去玩雪滑冰,孩子們就會努力更快、更好地完成作業(yè),形成了體育與學業(yè)的良性互動”。
冰雪運動進校園,青少年是主體,對冰雪運動的推廣和奧運精神的傳承起到重要作用。專家指出,中小學校應以增加冰雪運動人數(shù)為主要目標,在普及知識、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基礎技能等擅長之事上下功夫。同時,學校要對冰雪運動知識加以細分,分為冰雪運動間接知識和冰雪運動直接知識,前者走學科融合路徑,后者走專門課程路徑。學校要對冰雪運動項目進行階梯式和校本化抉擇。在這方面,北京一些學校的做法值得借鑒。據(jù)媒體報道,利用碎片化時間,在學習之余準備北京市東城區(qū)中小學冬奧知識競賽,成了北京第十一中學學生最興奮的一件事。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nèi),該?!把┍牎标爢T完成了分配任務、整理資料、復習備考等任務。視覺設計、歷屆冬奧會信息、北京2022冬奧會相關信息等內(nèi)容分配給5名同學。通過比賽學生既學習了冬奧會知識,又鍛煉了團隊合作能力,收獲滿滿。
在孩子們身上播撒熱愛冰雪運動種子的目標已經(jīng)初步達成,但受到經(jīng)費、場地、師資等限制,冰雪運動進校園仍面臨諸多困難,需繼續(xù)發(fā)力。后冬奧時代,冰雪運動進校園要圍繞“在哪學”“跟誰學”等方面深入思考和籌劃。
隨著國內(nèi)的冰雪場地設施增加,現(xiàn)在參與滑雪運動的整體費用已經(jīng)降下來,基本上成為一項平民運動。不少雪場也有意識地在吸引青少年和學生參與滑雪運動,推出學生優(yōu)惠甚至免門票滑雪的政策。這些固然為學校開展冰雪運動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我們必須看到,由于諸多因素限制,依然還有相當一部分青少年沒有真正參與到冰雪運動中來。
2022年1月,《“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統(tǒng)計調查報告》顯示,15.73%的受訪者的孩子學校有冰雪體育活動或開展了知識普及。相比于以前,這個數(shù)據(jù)固然令人欣喜,但想要進一步提升冰雪運動的普及率,依然任重道遠。
讓更多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首先,要開齊開足冰雪課程。2025年我國校園冰雪運動特色學校將達5000所,一定要先在這些學校實現(xiàn)開齊開足冰雪課的目標,通過這些學校帶動更多學校積極參與到冰雪運動中來。
其次,要開放更多場館讓中小學生賞冰戲雪,引導更多社會場館向普通中小學生敞開大門,低價甚至免費開放,讓孩子們有更多接觸冰雪、親近自然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冰雪場地共享化解場地難題??偨Y國內(nèi)外學校冰雪運動場地問題化解路徑發(fā)現(xiàn),“共享”是通用原則。一是學校與社會共享冰雪場地。即使是在挪威、日本等冰雪運動和教育強國,其學校冰雪運動場地也并不能滿足學校需求,而是要同政府和社會組織擁有的場地協(xié)同,才能滿足中小學生的冰雪運動需求。二是學校之間共享冰雪場地。在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的政策背景下,具有較好冰雪運動場地的學校發(fā)揮資源的輻射作用,與周邊學校共享場地,這既是氣魄也是義務。三是校內(nèi)運動場地錯時共享。當前學校運動場地建設和使用多為“夏季模式”,一進入冬季,其場地使用率和使用范圍便大大減少,造成了資源的浪費。這恰恰為校園冰雪運動提供了機會,有條件、有意愿的學??梢员P活校內(nèi)場地,采用“季節(jié)性冰雪場”“仿真冰雪場”“冰雪運動旱地化”“可拆卸冰場”等方式,實現(xiàn)一地兩季、因需切換。
其三,要配齊配足冰雪教師。近年來,一些高校雖然成立了冰雪學院,但仍不能滿足冰雪運動尤其是校園冰雪運動發(fā)展的需要,廣大中小學校也希望有夏冬“兩棲”運動兼顧的人才充實進來。除了場地之外,師資是制約冰雪運動進校園的“攔路虎”。相比于跑跑跳跳等常規(guī)體育運動,冰雪運動在技術和安全等方面的要求無疑高多了。目前,國內(nèi)大多數(shù)學校,尤其是南方的中小學校,鮮有這方面的師資儲備。冰雪運動若要常駐校園,必須培養(yǎng)專業(yè)的冰雪教師。為今之計,需要雙管齊下,一是對各地各校體育教師進行“就地轉化”,通過輔導培訓獲得冰雪項目的教練員資格證書;二是借鑒一些冰雪運動強國吸引志愿者進校執(zhí)教的經(jīng)驗。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必然會儲備相當數(shù)量的冰雪運動愛好者和專業(yè)人員,他們是學校冰雪運動教師的潛在力量,可以從中招募志愿者。
借冬奧會“東風”掃除“攔路虎”,冰雪運動才能在更多校園“破冰”啟航,惠及更多孩子。唯有“冰雪一代”的不斷壯大,才會有更多的年輕中國健兒在冬奧會上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