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賢
5月20日,諧音“我愛你”,是個適合表白的日子。一個朋友告訴我,她上大四的兒子喜歡上了一個大三女生,想在這天表白,但是看到女孩身邊似乎有男友,兒子糾結(jié)了,但又憋不住心底的那份喜歡。
朋友是這么對兒子說的:“去追啊,你不說出來,難道讓人家猜嗎?”
這句話我很贊同。
我想起上大學(xué)那會兒的事。同學(xué)瓜瓜喜歡我們宿舍的曉曉,但是曉曉有男友了。雖然男友在外地上學(xué),但是曉曉和他保持著書信聯(lián)系,感情似乎也是妥妥的穩(wěn)。
當時,瓜瓜對曉曉的那份喜歡,我們一群女生都看在眼里:晚自習(xí)留個座位啦,時不時地制造偶遇啦,周末找著理由約玩啦,諸如此類的小心機。但那時候每個局外人都有著單純的心思:曉曉已經(jīng)有男友了,瓜瓜你這樣做,“No,no,no,是不可以的?!?/p>
沒想到,在瓜瓜的真誠表白下,曉曉竟然和瓜瓜走到了一起。我還清楚記得,當曉曉在宿舍里傷感地跟大家說和異地男友分手的原因時,有些“控訴”的意味,他不夠關(guān)心她,他在外校有關(guān)系親近的女孩……唯獨沒有提到瓜瓜。
室友們說著安慰的話,心里是有些想法的:曉曉其實是移情別戀了,這些都是借口。
人到中年,想到過去的這些事兒,反倒覺得我們這幫吃瓜群眾當時著實無趣,瞎操心了。
感情的事兒,不是簡單的1+1=2。1+1=2只適合數(shù)學(xué)理性的邏輯,感情本來就是感性的,兩個人戀愛了,還得考慮到是否真的情投意合,是否有共同的生活目標,是否對彼此的境遇感同身受……
總之,決定感情發(fā)展的細節(jié)挺復(fù)雜。那么,在正向的、積極的情感交往里,如果你喜歡一個人,為什么不大膽表白呢?你不說,難道讓人家猜嗎?
事實上,同學(xué)瓜瓜和曉曉的感情走進了婚姻。無論生活中遇到什么難事兒,兩個人都攜手“打怪”,恩愛如初,羨煞當年的吃瓜群眾。也讓大家在說到過去的那段事情時,語氣變得云淡風輕。
前陣子看到一個暖心的視頻。一家手機店里,一個漂亮的聾啞女孩偷偷給一個帥氣的男店員畫像,然后寫上“我喜歡你,可我不會說話”,鼓起勇氣遞給男店員。太突然了!男孩不知該如何婉拒。這時,旁邊一個會手語的女店員教他用手語表達:謝謝你的好意,我很開心,我們可以先做朋友。
聾啞女孩用手語回答:我只是想告訴你我的喜歡。我畢業(yè)了,要回家鄉(xiāng)了,謝謝你出現(xiàn)在我的世界。
是的,勇敢表白,有時候只是把心事說出來,并不一定一定要得到回應(yīng)。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心居》里,馮曉琴教男主角展翔怎么向心愛的人表白,“跟她求婚了嗎?光買戒指沒有用。這個事情是要有儀式感的,心里再清楚你也要說。”
其實,在和展翔一起籌辦養(yǎng)老院的過程中,馮曉琴不知不覺喜歡上了展翔。她知道,自己這是單戀,但是心底的這份喜歡她要說出來,于是就以教展翔的方式,自己一吐為快:她懂他,喜歡他,也會為他著想周全。
這段表白十分精彩,于是有心的觀眾聽了幾遍,數(shù)了一下,馮曉琴說了400多字。這400多字酣暢淋漓的表達,更像是一封精彩的情書,也像是對得起自己情感的一份交待、一段內(nèi)心獨白。
人生能遇到雙向奔赴的愛情,當然是再好不過。如果不巧只是單戀,沒有關(guān)系,只要是正向的、積極的喜歡,就大聲地、勇敢地說出來,莫要為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