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語文老師布置了一項有趣的親子作業(yè)——做陀螺,周一上課時要舉行轉陀螺比賽。
周日下午,我和爸爸一起構思設計,一起找材料,一起動手,做了一個陀螺。它是用廢棄的輪軸、小竹棒、尼龍線等材料做成的,雖然長得不起眼,但是轉起來又快又穩(wěn)。我還給它起了個名字——“不動金鐘號”。
星期一,開始上語文課了,也終于迎來了陀螺大比拼的時刻。我的陀螺雖然能旋轉很長時間,但是我不知道別人的陀螺的實力,所以心里一點兒底都沒有。我端詳著手里的陀螺,它似乎猜出了我的心思,挺了挺腰桿,自信地看著我。這時我的腦海里浮現出我和爸爸一起做陀螺的情景,心中頓時燃起了斗志。我先后迎戰(zhàn)了鐘宏銘、譚雄仁等同學,并且贏得了每一場比賽。
隨后,黃老師讓楊宸瑜和我比賽。此時,我已對自己的陀螺有了極大的信心,看,插軸、纏線,我的動作一氣呵成。只聽“噓,噓”,伴隨著陀螺發(fā)射的聲音,楊宸瑜的陀螺落在地面上后便暴躁地蹦來蹦去,我立刻在心里給她的陀螺起了個外號——“暴躁小子”。你看,它似乎迫不及待地想把我的“不動金鐘號”打敗,而我的陀螺則不急不躁、穩(wěn)穩(wěn)地旋轉著,就像是一個專業(yè)的舞者在盡情地舞蹈,絲毫不受外界干擾。終于,“暴躁小子”在奮力旋轉的“不動金鐘號”面前敗下陣來,我勝利了!
這真是一個令人驕傲和充滿成就感的時刻!此時要是有張獎狀該有多好,這張獎狀屬于我和爸爸,因為這是我和爸爸共同努力的結果。
(指導老師:黃松林)
好詞分享(請在橫線處填入文章中你認為用得好的詞語):
迫不及待
好句摘抄:
【描寫生動】
點評:楊承培同學主要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還有動作描寫的方法,有詳有略地敘述了陀螺比賽的經過。小作者還賦予了陀螺或暴躁或沉穩(wěn)的性格,使習作讀起來生動有趣。